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每日必读 - 正文

3月31日股市必读:欧普康视发生4笔大宗交易 成交金额1.32亿元

来源:证星每日必读 2025-04-01 02:48:2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盘,欧普康视(300595)报收于15.87元,下跌3.29%,换手率1.64%,成交量10.97万手,成交额1.75亿元。

当日关注点

  • 交易信息汇总:3月31日欧普康视发生4笔大宗交易,成交金额1.32亿元。
  • 机构调研要点:一季度角膜塑形镜销售情况尚未完整统计,但公司表示塑形镜市场有望止跌趋稳再向上,且超高透氧角膜塑形镜即将上市。
  • 机构调研要点:公司视光服务终端收入已超过公司总收入的一半,今年将更积极推动视光终端的新建和投资并购。
  • 机构调研要点:公司新一代角膜塑形镜预计很快获批,使用了超高透氧材料(DK为185),比现有产品高出85%。
  • 机构调研要点:欧普康视已启动先加盟后入股的行动计划,孵化一批视光终端,为后续入股做准备。

交易信息汇总

资金流向显示,欧普康视3月3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329.88万元,占总成交额7.58%;游资资金净流入455.28万元,占总成交额2.6%;散户资金净流入874.6万元,占总成交额4.99%。此外,3月31日欧普康视发生4笔大宗交易,成交金额总计1.32亿元。

机构调研要点

角膜塑形镜销售情况及行业展望

一季度角膜塑形镜的销售情况尚未完整统计,具体数据将在4月披露的一季报中公布。公司表示,经过1~2年的使用,不少功能性框架镜控制近视加深的效果不理想,视光专家们已开始认识到塑形镜更靠谱,应该是第一选择。如果高端消费能够趋于稳定,塑形镜总体市场有望止跌趋稳再向上。欧普康视的超高透氧角膜塑形镜即将上市,加上新品超高透氧巩膜镜已上市推广,公司希望能有所突破。

视光中心建设进度及未来规划

视光服务终端是公司的第二增长极,控股视光终端的收入已超过公司总收入的一半。最近两年,由于消费形势不太好,新建视光终端的速度放缓,投资并购数量减少。今年,公司将在管控好投资风险的前提下,更加积极推动视光终端的新建和投资并购,并启动先加盟后入股的行动计划,孵化一批视光终端,为后续入股做准备。

使用ok镜回流情况

不少视光师和用户家长反映,因功能性框架眼镜的近视防控效果未达预期而换用塑形镜。从公司接收的塑形镜订片数量看,2024年四季度的同比减幅低于三季度,但是否已形成趋势尚难判断。

行业ok镜的平均客单价及价格趋势

由于品牌竞争加剧,行业内的零售价格逐步走低,但具体客单价不掌握。从公司硬镜产品的毛利看,2024年为88.31%,2023年为89.20%,下降幅度很小,主要原因是高端产品占比增加和采用配镜送护理品的政策。

美瞳业务情况

公司去年下半年投资控股了江苏多姿,由其承担常规软镜和美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目前江苏多姿的产品虽已获注册证,但尚未上市销售,预计今年会上市销售,产品种类也会增加。

AI眼镜进展

公司将I技术应用于视光产品,已推出智能设计+验配的DreamVision硬镜系统,并投资了使用R技术进行视功能训练的企业。公司将聚焦护眼I眼镜,将I和护眼技术融合一体,已启动相关产品的规划和设计。

巩膜接触镜的技术优势及销售策略

公司的巩膜镜使用了透氧系数DK为185的材料,是目前全球巩膜镜中最高的。公司推出了“常规版”和“高难版”两个版本,高难版的价格略低于目前市场上的巩膜镜价格,常规版则大幅降低零售价,吸引更多的普通隐形眼镜配戴者使用。

新一代角膜塑形镜的技术优势及市场影响

公司新一代角膜塑形镜预计很快获批,其使用了超高透氧材料(DK为185),比现有产品高出85%。推出后将是市场上透氧系数最高的产品,公司将推出政策,鼓励使用新一代产品,希望以此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占率。

护理产品业务营销重点

公司护理产品的营销重点包括进一步加强自产护理品的推广,提升占比、自主性和毛利率;加强线上的销售和管控,进一步提升线上护理品销售的市占率;充分利用公司产能优势,继续开展购镜片送护理品的活动,促进镜片的销售。

多焦点软镜的技术优势和业务战略规划

多焦点软镜为减离焦设计,属于功能性软镜,原理上具有延缓近视加深的作用。公司将其定位为近视防控产品的第二选择,在不能使用塑形镜时使用,由第二销售中心负责产品的推广和销售,除专业视光渠道外,也开始在泛视光渠道宣传、培训、推广。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欧普康视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