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月17日收盘,诺 普 信(002215)报收于10.01元,较上周的10.47元下跌4.39%。本周,诺 普 信1月14日盘中最高价报11.01元。1月16日盘中最低价报9.93元。诺 普 信当前最新总市值100.62亿元,在农化制品板块市值排名18/57,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1466/5126。
诺普信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6,000.00万元–62,0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7.66%-163.1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9,897.50万元–55,897.5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32%-192.74%。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蓝莓业务作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进入第二年量产,投产面积与亩产量均较大幅度增长,致使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1月15日业绩说明会
2024年第四季度蓝莓成本有所上涨,约42元/公斤。主要是蓝莓业务规模扩张,中后台职能配称队伍人员大幅增长,云南同事超2,000人,中后台成本增加导致产季初期吨成本增加。公司不断强化提升加工中心和物流冷链体系建设,通过加工中心集中规划、总调度模型及数据化建模提升、终端前置仓再辐射模式建立、车辆满载率及物流调配效率等经营指标改善,冷链物流的速度及流畅性得到较好的提升与改善。
田田圈还有4个多亿的投资余额,其中大部分并表公司为良性资产。目前田田圈积极退出参股公司股权,同时加大诉讼力度,收回投资。未来计提情况以审计为准。
种苗诉讼是因种苗方提供给公司的部分种苗出现质量问题,公司产量受损,审计对种苗情况进行审核评估,后续情况还需关注诉讼进展。
双方合作意愿很强,山姆对品质和规格要求非常高,更多要求口感的提升,近期将加快推进投放山姆的进程。
去年12月下旬至今年1月上旬,基地阴天偏多,蓝莓转色及成熟慢,目前每天大概100-120吨左右出货量,产量平稳,价格有所上涨,一季度产量预期暂无变化。
目前已拿地超5万亩,土地增量十分困难,公司按季度设立指标去寻找土地。目前在建基地争取在2025年5月前完成定植。
育种育苗是中国农业的短板,当下国内这方面挑战很大。种植方面,2024年公司加大产季调节的范围,第四季度产量对比同行业有所增加。公司也在保鲜技术及产量预测及采购准确率方面进行了科研推进,有效提升蓝莓成熟度及采摘加工有序性。
蓝莓价格下降约10%,促早技术使蓝莓价格上行,产量几倍增量,渠道商合作流畅。但价格的下降受供需关系影响,进口蓝莓、车厘子货量大幅增加且受消费降级影响,价格有所下降,需求端在供应端增长的刺激下也在进一步扩张,价格水平在预期范围内。
蓝莓销量方面,KA约占40%,渠道约占40%,批发约占20%,公司建立三大链路针对三大品牌,随着品牌的推出,爱莓庄发展更好,公司计划重点推出爱莓庄,其他品牌稳中推进。
公司积极布局海外销售,当前已经触达中国香港、雅加达均有销售,出口方面目前主要是往东南亚发展。当下还是以国内为主,国内蓝莓供应依然紧缺。伴随产量与品质的双升,资本市场能够同步感知企业发展脉搏与价值提升。
保鲜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更加新鲜,例如入冷库时间、链路调度时间、预冷时间和次数,在鲜蓝莓的保鲜及货架期延长上面下功夫。行业认为亩产1.5吨是大致天花板,公司在行业平均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水肥技术、园艺技术等有望进一步突破亩产。
“一证一品”是农药行业产品逐步出清,走向更加规范的信号,利好持证大户。农药业务的两个抓手为三证储备和营销团队,今年冬储的力度有所增加,在制剂业务的考核和发展上更积极,公司看好未来市场。
深圳诺普信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告期间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预计业绩同向上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6,000.00万元–62,0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7.66%-163.13%,上年同期盈利23,562.6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9,897.50万元–55,897.5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32%-192.74%,上年同期盈利19,094.65万元。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5623元/股–0.6225元/股,上年同期盈利0.2409元/股。
深圳诺普信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215)董事、总经理高焕森先生及董事会秘书、董事长办公室主任莫谋钧先生计划自本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本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484,000股(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0.05%)。截至本公告日,高焕森持股3,724,000股,拟减持404,000股;莫谋钧持股1,260,000股,拟减持80,000股。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要,股份来源为二级市场买入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获授股份。减持期间如遇法律法规规定的窗口期,则不得减持;减持价格根据减持时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确定。若期间有派息、送股等事项,减持股份数量将相应调整。两位高管承诺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股份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股份,目前承诺正常履行中。本次减持计划的实施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影响。公司将持续关注减持进展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