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12月3日收盘,中国巨石(600176)报收于11.64元,上涨0.26%,换手率0.9%,成交量36.04万手,成交额4.18亿元。
投资者: 我现在是依据公司大股东已经两次违反承诺的事实,请问为何没有像江西铜业一样违背承诺受到当地证监局处罚,麻烦公司代问下大股东。这和公司回答的“现阶段控股股东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继续研究论证具体整合方案,并将在条件成熟时尽快推进相关业务整合。若有新的进展,公司将会根据信息披露原则及时公告。”是两码事,因为不管我们今年是否遵守承诺,前面已经违反的两次承诺岂能不了了之?
董秘: 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2020年控股股东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协调两家A股上市公司(公司及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但因交易各方未能就交易方案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两家A股上市公司经审慎研究决定于2020年12月15日终止了拟议交易。2022年12月17日控股股东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仍继续承诺解决同业竞争。您所关切的问题公司已向控股股东反馈,现阶段控股股东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正在持续研究论证具体整合方案。若有新的进展,公司将会根据信息披露原则及时公告。
投资者: 我们是国际玻纤冠军企业,对一下数据有何感想,提请相关部门分析(由于字数限制要分三段提交):一、2024年1-10月,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累计出口量为170.91万吨,同比上升13.63%;出口金额累计23.27亿美元,吨均价1362美元。10月份玻璃纤维及制品单月出口量达到16.08万吨,10月单月出口金额2.30亿美元,吨均价1369美元;
董秘: 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详见问题三回复。
投资者: 二、2024年1-10月,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累计进口量为8.60万吨,同比下降9.19%,进口金额累计为7.07亿美元,吨均价8221美元。10月份玻璃纤维及制品单月进口量为0.75万吨,但10月份玻纤及制品进口金额0.74亿美元,吨均价9867美元.
董秘: 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详见问题三回复。
投资者: 三、为什么进出口差价7倍,既然我们是国际玻纤冠军企业为什么国内还有如此多高端高利润市场让没有成本优势的外企占领,我们高端市场的断点在哪,产品技术问题还是销售能力问题?
董秘: 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自2000年以来,中国玻纤行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玻璃纤维生产国和消费国。玻纤产品进口量小,不到国内玻纤纱年产量的2%,且同比下降。统计数据的进口产品中包含单价较高的制品和预浸料。作为玻璃纤维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公司已在高性能玻璃配方、超大型玻纤池窑设计开发、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等方面拥有世界一流核心自主知识产权,高端产品比例不断提升。未来,公司将通过全面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等手段,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比重,推动玻纤行业不断技术进步。
投资者: 请问公司,是否有规定在重大资产重组前,公司的大股东二股东不能增持公司股份?换言之,是否因为二股东这次公告增持,导致中建材继续违背承诺呢?或者说二股东已经知道实控人要违背承诺了才来增持么?全市场都盯着呢,公司大股东再违背承诺就是第三次了,无论再找任何理由都说不过去了吧?如果这次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再支持大股东违背承诺的话,我们如何去通过法律诉求告独立董事和监事会成员呢?谢谢。
董秘: 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股东增持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及中长期价值的认可,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提升公司价值,与解决同业竞争事项没有关联。控股股东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的两次延期承诺除延长期限外,没有对《关于避免与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同业竞争的承诺》中的其他内容进行变更,并非违背承诺。现阶段控股股东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正在持续研究论证具体整合方案。若有新的进展,公司将会根据信息披露原则及时公告。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在解决同业竞争事项上也在积极督促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履行承诺。
中国巨石2024年12月3日的资金流向显示,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918.01万元,占总成交额6.98%;游资资金净流入208.72万元,占总成交额0.5%;散户资金净流入2709.29万元,占总成交额6.48%。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