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8月28日收盘,博济医药(300404)报收于7.13元,上涨0.56%,换手率2.57%,成交量7.08万手,成交额5049.23万元。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98.34万元,占总成交额7.89%;游资资金净流出368.71万元,占总成交额7.3%;散户资金净流入767.05万元,占总成交额15.19%。
8月27日投资者电话交流会上提到,目前市场上新药研发的临床需求整体平稳,大型医药企业研发热情更高,客户对公司的认可度也不断提升。2024年半年度,公司新增临床研究服务合同额7.19亿元,同比增长60.99%。按业务类别划分,2024年上半年新增订单整体以临床研究服务为主,占比约87%;临床前研究服务占比约10%;其他咨询服务占比约3%。按照产品类别分,化药和生物药占比超60%,剩余为中药和医疗器械。公司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包括传统制药企业、创新药企业及医疗器械企业等,合作的以大型医药企业为主。目前公司业务以国内客户为主,主要收入均来自境内,未来希望帮助国内企业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服务美国本土企业开展早期临床项目以及承接国外申办方在中国的注册和临床业务。2024年半年度,因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临床试验的要求不断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所下降,但公司最主要的临床研究服务毛利率相对比较稳定,该类业务营收占公司整体营收约80%,也是公司最有竞争优势的业务。随着业务量不断增长,公司整体规模化效应越来越强,公司也持续加强成本控制、优化内部流程、提升效率,预期未来毛利率趋于稳定。双方前期已就博奥晶方治疗心衰的中药项目开展临床研究合作,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互信。进而双方成立了以I中药研发为核心的合资公司,拟将合资公司打造成为中药创新药项目筛选的落地主体和实践载体。中药研发一直是公司的特色业务,公司在其中积累了大量中药组方、成分、院内制剂资源以及项目经验;博奥晶方则将现代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中医药传承创新,建立了分子本草技术平台。双方将共建中药组方快速筛选平台,利用I大模型对公司积累的中药复方、组分进行评估分析,挖掘出高潜价值的临床前候选药物,并全力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落地。截止2024年半年度末,公司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履行完毕的收入金额约25.16亿元,预期2024年下半年能确认收入约4.12亿元。公司有多个自研项目正在研发过程中,公司今年对自研项目也做了梳理,一方面控制研发费用,另一方面挑选一些更贴合市场的需求项目加快推进。科技园公司今年取得了两个药品生产批件,近期杏林中医药取得了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新药临床批件,公司自主研发进展顺利。目前有部分项目在洽谈当中,未来可能对外转让形成收入。整体而言,临床研究人才相对充足,薪酬较为稳定,预计未来也不会有大的波动。公司也在持续招聘经验丰富的临床人才。截止2024年6月末,公司已与近30所临床试验服务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临床试验机构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为临床试验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公司也持续优化、建立战略合作供应商库,加强上下游合作深度、广度,提升项目交付质量的稳定性和推进的效率。公司坚持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并购相结合的发展策略,公司将围绕主业,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和战略发展规划开展投资,进一步增强公司实力。2024年公司订单增速希望能超过2023年度的增速。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增业务合同金额约8.24亿元,同比增长约47.52%。营收方面是要达到公司股权激励设置的业绩目标。2024年半年度,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及研发费用率同比均有所下降,主要由于公司商务团队布局已基本完成,公司也持续加强成本控制、优化内部流程、提升效率。公司会持续关注并控制费用,进而提高公司利润率。公司以临床业务为主,未来公司在保持临床研究服务优势的前提下,持续发展临床前药学研究和药物评价业务、技术成果转化服务;持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稳步开发自主研发品种,着手推进主营业务链条的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CDMO)服务,充分发挥“一站式”全流程服务的优势。目前,多地政府出台了支持创新药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也在积极组建创新药产业基金投资新药研发企业,提高了创新药研发的积极性,也带动CRO公司的发展。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