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AI医疗市场关注度提升,赋能医疗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本期(02.08-02.15)上证指数收于3346.72,上涨1.30%;沪深300指数收于3939.01,上涨1.19%;中小100指数收于3939.01,上涨1.45%;本期申万医药行业指数收于7368.10,上涨2.71%,在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5位。其中,中药、医药商业、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原料药、医疗器械的周涨跌幅分别为0.80%、4.18%、0.52%、1.61%、6.51%、1.69%、4.81%。重要资讯:
北京儿童医院“AI儿科医生”官宣上岗,基于百川智能大模型
据新浪科技2月14日下午消息,百川智能宣布,由北京儿童医院与北京百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小儿方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AI儿科医生”在经过北京儿童医院近一个月的内测并得到专家认可后,日前正式“上岗”。
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首次开展的“AI儿科医生+多学科专家”双医并行多学科会诊活动上,基于Baichuan M1大模型打造的“AI儿科医生”,与来自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肿瘤外科、肿瘤内科等科室的13位知名专家并行会诊,并给出了与专家组会诊结果高度吻合的建议。
全国中成药联盟集采结果揭晓,174款药品入选,多个独家品种流标
2月10日,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正式公布了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的中选结果。此次集采涵盖了20个产品组、95个具体产品,最终有174款药品成功入选。超过150家药企在此次集采中获得了中选资格。随着正式结果的公布,联盟地区将开始组织落实约定采购量、签订购销合同等相关工作。预计全国中成药联盟集采的中选结果将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AVIC
在2025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
首款!罗氏小分子疗法再获FDA批准
2月13日,罗氏(Roche)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公司宣布,美国FDA已批准Evrysdi(risdiplam)片剂的新药申请(NDA),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新闻稿指出,Evrysdi是首款改变SMA疾病进程的非侵入性治疗药物。Evrysdi(5mg)片剂既可整片吞服,也可溶解于水中服用。这是首款治疗SMA的片剂药物,其便捷的用药方式给SMA患者和护理者提供更多自由和独立性。
天津市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
2月13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牢记嘱托善作善成·强协同抓落实促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市科技局局长朱玉兵作主发布,介绍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有关情况。朱玉兵表示,生物医药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天津“制造业立市”战略部署的重要发展方向和重点支持产业。
为进一步巩固天津在生物医药领域创新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协同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市科技局会同市相关部门和单位,在落实国家相关文件基础上,充分借鉴北京、上海等先进城市经验做法,深入重点区和重点企业调研,广泛征集重点企业、高校院所、服务机构等意见建议,编制了《天津市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2025年2月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
核心观点:
2025年年初以来,Ark Invest发布《Big Ideas2025》报告,预测AI将彻底改变多组学工具、药物研发、分子诊断,并显著改善药物的经济回报。此外,随着近期DeepSeek接连发布具备开源、低成本、高性能的优势的V3和R1模型以及之后多家医药公司宣布接入DeepSeek,推动AI加速落地,AI医疗市场关注度提升。
市场规模方面,AI医疗的规模持续增长。根据甲子光年智库,2023年中国AI医疗行业规模达到973亿元,并预期在2028年达到1598亿元,2022-2028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5%。
从需求动力来看,AI医疗的需求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政策的引领构成AI相关产品的直接动力。宏观层面,从2016年开始,我国开始围绕AI出台相关政策,推动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从而实现医疗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微观层面,国家又密集出台了《关于进一AVIC
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医学证明文件类医疗文书管理工作通知》《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文件,以评级等形式推动医院参与医疗IT建设,相关政策标准成为医院采购AI相关产品的直接动力。二是医院提质增效的需求AI指引医院寻求AI解决方案。
AI医疗主要可以分为AI影像诊断、AI新药研发、AI机器人、智慧医院等应用场景。AI影像诊断和医疗信息化的发展相对成熟。AI影像方面,历经近10年发展,随着医院对影像AI产品接受程度不断提升,医生对影像AI研发的参与程度不断深入,影像AI的应用场景日渐宽泛。目前,以影像AI为核心打造的医疗器械已贯穿筛、诊、治、防全流程,应用场景也由放射科向外延伸。根据蛋壳研究院,许多热门脏器的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多病种辅助诊断,如心脏、骨骼、头颈、肺部等部位,部分产品已经取得了医疗器械注册证,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商业化。AI影像的细分赛道包括:AI赋能精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乳腺癌的筛查、智慧放疗等。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AI诊断方面,《Big Ideas2025》报告预测,AI将使DNA等生物信息的读取和写入成本分别降低100倍和1000倍,使癌症筛查的效率提高20倍,并且将市场规模扩大10倍。多癌症筛查技术通过一次血液检测即可识别多种癌症早期迹象,显著提升筛查效率,建议关注:美年健康、华大制造、华大基因、金域医学、迪安诊断等。
医疗信息化方面,评级是医院配置AI的主要动力。国内的电子病历分级评价工作起步于2011年,2019年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评价被正式纳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要求,是公立医院极为重视的“大考”。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显示:2022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信息化支撑能力持续增强,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参评率达到99.0%,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全国平均级别达4级,达到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设置的目标--到2022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平均级别达到4级。5级以上的电子病历评级需要医院在数字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部署,意味着必须引入AI工具,并将其高度整合至已有的信息化体系。
2023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成为国内首家获得8级电子病历评级的医院,突破了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上限。2024年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