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公司研究 - 正文

以量补价平抑业绩波动,核增释放增强内生动力

来源:信达证券 作者:左前明,李春驰 2023-08-25 07:3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以量补价平抑业绩波动,核增释放增强内生动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中煤能源(601898)
事件:2023年8月24日,中煤能源发布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3.57亿元,同比下降7.4%,实现归母净利润118.35亿元,同比下降11.5%;扣非后净利润117.51亿元,同比下降11.7%。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0.35亿元,同比下降15.3%;基本每股收益0.89元/股,同比下降11.9%。资产负债率为49.9%,比上年度末下降1.6pct。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501.98亿元,同比下降10.85%,环比一季度下降15.1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6.8亿元,同比下降28.92%,环比一季度下降34.6%;单季度扣非后净利润46.18亿元,同比下降29.37%,环比一季度下降35.26%。
点评:
煤炭主业产量大幅增长缓解煤价波动对业绩影响。2023年上半年公司煤炭产销量稳定增加,实现商品煤产量6712万吨,同比增长13.3%,自产商品煤销量6485万吨,同比增长10.6%。其中动力煤销量5913万吨,同比增长11.5%,炼焦煤销量572万吨,同比增长1.4%。自产煤产量增加主要来自新建大海则煤矿与核增产能的持续释放。买断贸易煤销量7620万吨,同比增加10.5%。动力煤价格受到了市场价格下行的一定影响,上半年动力煤售价548元/吨,同比下降13.8%;公司销售结构以长协煤为主,煤价稳定性强,公司动力煤售价跌幅低于港口市场价格19%的跌幅;炼焦煤售价692元/吨,同比下降16.9%,商品煤综合售价624元/吨,同比降低128元/吨,降幅17%。公司上半年成本控制较好,一定程度上缓解煤价下跌对业绩影响。公司自产煤单位成本285.17元/吨,同比下降7.6%,主要由于公司露天矿剥离量同比减少,吨煤材料成本同比减少20.9%。同时,产量增加产生摊薄效应,使吨人工成本同比下降5.6%、吨煤维修支出下降12.6%。总体看,公司煤炭板块以量补价,煤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35.23亿元,同比下降8.2%,实现毛利225.19亿元,同比下降15.4%,毛利率维持在24.1%。产量增长及销售结构优势保障公司在市场下行阶段,业绩仍然有较强确定性与稳定性。
煤化工产量保持增长,价格下降导致利润空间收窄。上半年公司聚烯烃产品实现销量74.9万吨,同比增长3%;尿素实现销量119.9万吨,同比增长5%;甲醇实现销量97.1万吨,同比增长7.1%;硝铵实现销量29.2万吨,同比增长33.3%。价格方面,化工品销售价格下跌。上半年聚烯烃综合售价6903元/吨,同比下降10.5%;尿素综合售价2484元/吨,同比下降8.8%;甲醇价格1770元/吨,同比下降7.8%。价格下跌影响下,公司煤化工板块实现毛利18.73亿元,同比下降24.3%,利润空间有所收敛。
核增与在建产能有望陆续释放产量,公司业绩内生增长动力较强。公司上半年商品煤产量增量800万吨,约一半增长来自大海则煤矿。公司预计今年大海则煤矿产量将达到1500万吨,2024年达产2000万吨,有望成为公司煤炭板块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此外,今年上半年东露天煤矿、安家岭煤矿批复核增产能500万吨/年,目前正在推进完善产能置换、矿区总体规划修编等相关手续,产量有望逐步释放。远期看,公司苇子沟煤矿(240万吨)、里必煤矿(400万吨)预计于2025年左右投产,公司中短期业绩增长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回顾上半年煤炭市场,我们认为动力煤价格调整是淡旺季切换的正常现象,当前终端电厂库存仍然维持较高日耗水平,库存持续去化,叠加化工用煤持续增长,高于过去三年水平。我们认为下半年煤炭需求对于长协价格仍有较强支撑,市场价格也不具备单边下行的条件。中煤能源高比例长协特点及内生增长动力有望带来业绩稳健向上的确定性预期,同时伴随煤炭产量有序释放,公司业绩有望稳中有增,且未来有望伴随板块估值而提升迎来公司估值修复;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9.54/259.77/277.65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66/1.96/2.0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全球经济;煤炭、电力相关行业政策的不确定性;煤矿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煤能源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