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公司研究 - 正文

键凯科技推荐更新报告:键凯科技六问六答

来源:浙商证券 作者:孙建,毛雅婷 2023-03-03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23-2025年,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实现从 PEG 制造到创新应用跃迁,公司 2022年生产交付受疫情影响,但 PEG 衍生物在药物等领域精准释放、药效优化等领域应用景气持续。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医药硬科技、创新供应链的典型代表,有望持续受益于医药创新周期迭代,并将 PEG 材料制造推向全球。

1、市场空间:PEG 化的药品全球市场有多大、由哪些药品构成?根据 Bloomberg 和各公司年报等数据,2021年全球主要含 PEG 衍生物的药品销售额约 124亿美元、2022年销售额约 135亿美元,同比增长 8.9%。2022年销售额结构中,区域划分看,中国占比约 5.2%、海外占比约 94.8%;类型划分看,细胞因子类占比约 56.8%、蛋白/酶占比约 37.7%、其他类占比约 5.5%。具体看构成,细胞因子类药品中 92%+为安进的培非格司亭(Neulasta)及其类似物&改良型药品,蛋白/酶类药品中 68.8%为 UCB 的 Certolizumab、20.5%为 Horizon 繁的 pegloticase(聚乙二醇重组尿酸酶);其他类药品中 32.9%为长春高新金赛增,此外为 RedHill 的 naloxegol 和 Schering 的长效阿霉素脂质体注射液。我们认为,PEG 在药品端的药品应用集中在几个较成熟的产品及其类似物中,小分子修饰、补体修饰等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2、创新潜力:下一代 PEG 修饰新应用在哪里、有没有潜在大产品?2018年以来,PEG 在 IL-2领域应用几经波折,但在补体抑制剂、ADC Linker、细胞治疗等领域应用快速推进,举例看:

补体抑制剂:2021年 5月 FDA 批准 Apellis 的 Empaveli(即Pegcetacoplan)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适应症上市,2023年 2月 FDA 批准该药用于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继发性地图样萎缩(GA)。

根据公司官网及健康界等报道,Empaveli 为聚乙二醇聚合物结合而成的合成环状肽,可以特异性结合 C3和 C3b,在于重磅罕见病用药 Soliris(eculizumab)的头对头临床试验中显示为优效。而根据阿斯利康年报,2022年 Soliris 销售额达到 37.6亿美金(同比下降 5%,适应症主要包括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PNH)、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静脉内用于治疗抗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的成年患者的视神经脊髓炎症(NMOSD)、难治性全身重症肌无力等罕见病),Ultomiris(长效化版)销售额达到 19.6亿美金(同比增长 42%)。我们认为,从海外已上市的产品看,含 PEG 修饰的 C3和 C5补体罕见病用药有较大的市场开拓空间。在临床&NDA 阶段看,值得期待的涉及 PEG 修饰的补体药物包括 UCB 的Zilucoplan(C5抑制剂,2022年 11月上市申请被 FDA 受理,适应症为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AChR Ab+)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成人患者),和 Iveric Bio 的 Zimura(C5抑制剂,2023年 2月上市申请被 FDA 受理,适应症为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继发地图样萎缩(GA))。

ADC Linker:根据我们在 2023年 2月 8日外发的《键凯科技更新报告:应用突破的利基市场(PEG)龙头》的总结,全球已上市的 ADC 产品中,戈沙妥珠单抗、朗妥昔单抗等的 Linker 中含 PEG 衍生物修饰,以 2021年销售额计算,相当于 18%的 ADC 销售额中涉及 PEG 衍生物修饰 Linker。考虑到国内外快速增长的 ADC 临床管线,我们预计 2023-2025年该领域的 PEG 衍生物应用有望明显增加。

细胞治疗:根据 Nectar 官网,NKTR-255正在开展与 Yescarta?或 Breyanzi?的临床 2/3期试验,以在 B 细胞淋巴瘤的 CAR-T 疗法中验证能否“Increase Cmax and Extend CAR-T Cell Persistence”。我们建议关注 PEG 修饰白介素疗法未来在联用、基因细胞治疗等领域的临床进展。

3、自研管线:怎样看待聚乙二醇伊立替康的销售空间?

(1)竞品市场总容量看,根据 Wind 医药库,伊立替康(包含注射液+注射用,不含伊立替康脂质体)2021、2022年销售额分别约 7.7亿元、6.5亿元,结合样本医院放大倍数,我们估算终端销售额约 32-38亿元;2022年 7月的第七批全国集采中包含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我们预计 2023-2024年该品种降价后销售量有望明显增长。

(2)适应症用药看,根据公司公告,公司的聚乙二醇伊立替康小细胞肺癌适应症于 2023年 1月获得 CDE 同意开展临床三期试验,2022年 11月该产品的脑胶质瘤适应症临床二期正式入组。从竞品适应症看,根据智慧芽数据库,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在中国上市的适应症为胰腺癌(施维雅于 2022年 4月首次获批),临床阶段适应症包括晚期胰腺癌(恒瑞医药,临床三期)、食管癌(恒瑞医药,临床二期)。从适应症看,我们认为聚乙二醇伊立替康与国内已上市的竞品差异化竞争。

(3)潜在市场空间:两个适应症销售额峰值约 25-30亿元(未调整风险概率且未折现)。针对小细胞肺癌适应症,根据《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0年版)》,局限期 SCLC 治疗用药主要为依托泊苷+顺铂/卡铂,广泛期 SCLC 用药新增伊立替康+顺铂/卡铂。我们根据中国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和用药情况,假设 25%的SCLC 患者使用伊立替康类的药品治疗、聚乙二醇伊立替康达峰时占其中的 20-25%,对应使用人数为 4.5-5万人/年;同时我们结合盐酸伊立替康的年费用,假设聚乙二醇伊立替康年费用为盐酸伊立替康费用的 2倍,估算聚乙二醇伊立替康的小细胞肺癌适应症销售额峰值为 15-20亿元(未调整风险概率且未折现)。

针对脑胶质瘤适应症,根据《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经典化疗方案(Stupp 方案)“放疗期间同步口服替莫唑胺 75mg/(m2·d),连服 42天;同步放化疗结束 4周,进入辅助化疗阶段,口服替莫唑胺 150~200mg/(m2·d),连用 5天, 每 28天重复,共 6个周期”,“应用于胶质瘤治疗的药物还有卡莫司汀、伊立替康、 依托泊苷、顺铂、卡铂等”。我们根据中国脑胶质瘤的发病率和用药情况,假设伊立替康渗透率为 15%、聚乙二醇伊立替康达峰时占其中的 20%,对应使用人数为 2-2.5万人/年,假设脑胶质瘤适应症用药全年费用与小细胞肺癌相似,估算该适应症销售峰值约 8-10亿元(未调整风险概率且未折现)。

4、商业模式:从项目梯队看,怎样展望公司 2025年盈利模式变化?产品销售:我们预计海外药品相关的收入占比有望明显提升。根据公司 2023年2月 27日公告的《投资者交流记录表》,“海外目前是 3个三期临床(2个已经结束三期,1个临近结束),7个 2期临床(赛诺菲的项目从二期临床又退回一期)”。节奏上看,我们预计 3个临床三期的项目中,1个于 2023年底在美国正式获批上市(可能带来 2023H2的备货需求)、1个长效抗癌药于 2023H1正式 NDA且有望于 2024H1获批、1个即将结束临床三期的项目有望于 2023H2正式 NDA且有望于 2024-2025年获批。我们认为,从项目推进看,2023-2024年有望成为公司服务海外药品管线增长的拐点;从项目个数看,我们认为全球 PEG 相关的创新研发景气度持续,随着公司盘锦产能释放,我们认为公司服务的在研项目个数有望持续增长。

技术服务:我们预计技术授权、销售分成收入占比有望明显提升。根据公司2023年 2月 27日公告的《投资者交流记录表》,“目前我们的研发管线分为药物和医美两个方向,药物包括我们现有的小分子药物伊立替康、一个在研的基因药物和一个在研的蛋白类药物。医美方向包括现有的面部填充用医疗器械聚乙二醇化透明质酸钠,还有在研的长效水光针和 siRNA 及 mRNA 方向的医美项目”,“长效水光针项目大概会在今年三季度上临床;此外计划 1到 2个药物进入临床前阶段,上临床大概在明年”。我们认为,从项目推进节奏看,我们预计 2023Q2-Q3伊立替康项目有望正式开展临床三期且确认合作方式,医美项目看“最早的中心已经进入 6个月的随访周期,会在伊立替康之后完成合作方的选择”。随着公司 医美项目新临床正式启动,我们预计 2024-2025年有望达成新得到项目合作,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创新平台的产品合作进展和潜在的销售分成收益贡献。

5、增长逻辑:如果国内客户收入占比下降,是否有增量项目抵补?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国内项目收入占比或下降,来自于

(1)特宝生物产品销售分成到期、

(2)国内部分产品竞争格局变化下销售额增速放缓,如果部分国内客户采用自建产能等方式增补第二供应商,我们预计公司的国内项目收入增速可能边际放缓。

我们认为以下的增量需求或对冲国内波动性:

(1)服务于海外的项目进入临床中后期或上市销售,产品销售达峰后有望带来可观的产品销售增量;

(2)伊立替康等项目合作里程碑收益+潜在的销售分成收入;

(3)mRNA 疫苗等新应用有望构成额外向上增量。

综合看,我们预计 2023H1是公司增长结构切换的过渡期,随着盘锦产能在2023H2逐步释放&创新平台的项目合作陆续落地,公司的利润增长有望边际加速。

6、竞争壁垒:PEG 制造到创新应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从产品销售的角度看,我们认为竞争壁垒来自于杂质控制&生产稳定性;从创新应用的角度看,竞争壁垒来自于药物结构的偶联设计。竞争格局看,我们认为公司是国内龙头、全球领先的 PEG 药用衍生物供应商,基于对公司竞争力的理解,我们预计公司有望维持国内龙头竞争地位、全球市占率再提升。

盈利预测与估值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的分析,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5年 EPS 分别为 3.04、4.16、5.15和 6.52元/股,利润端看 2025年有望相对 2022年增长 110+%(对应2022-2025年净利润 CAGR 约为 29%,复合增速与上次报告的差异主要来自于2022年公司利润基数的变化),自有管线的合作及分成有望构成额外的利润和市值增量(2023年有望成为自研创新管线变现的起点),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客户的原材料自给/订单转移风险;核心项目研发投入过大或临床失败风险;订单交付波动性风险;生产安全事故及质量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春高新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