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依托PVD技术在全球领先的电子专用纳米级高端金属粉体制造企业,产品包括镍粉、铜粉、银粉、合金粉等,其中MLCC用镍粉业务占21年毛利90%以上。此外,公司向光伏用银包铜粉、负极用纳米硅粉等领域不断扩张。22年9月,公司拟向实控人通过非公开募资不超过8.3亿元,主要用于补流或偿还银行债务。
投资逻辑22年受疫情及行业周期波动影响,消费电子MLCC需求下降,车规等高端MLCC需求仍保持增长,预计22年全球MLCC需求量下降3%。根据草根调研,当前MLCC原厂稼动率逐步回升,主动去库存向被动去库存过渡,部分高容型号价格已结束倒挂,MLCC周期已见底。全球MLCC制造商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CR5超过80%。国产替代浪潮下,大陆企业凭借产业集群效应带来综合成本优势和快速响应优势,在中低端MLCC市场占比有望逐步提升。
镍粉用作MLCC内电极材料,预计26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为88亿元,5年CAGR为7.73%。公司目前镍粉产线162条,粒径包括80nm、180nm、300nm等;第一大客户为三星电机,近五年销售额占营收比例在60%以上,其他客户台湾国巨、台湾华新科、风华高科等均为全球前十大MLCC生产厂商。公司镍粉定价采用原材料+加工费模式,21年镍粉原材料占成本52%,平均吨毛利23万元。
公司依托制粉技术拓展光伏HJT银包铜粉领域,根据国金电新组预测,23年HJT扩产规模在60GW以上,光伏银浆用量快速增长,降本需求下银包铜技术将批量导入,经测算210尺寸HJT采用银包铜浆料单耗下降30%,总单瓦成本下降0.04元,较PERC成本仅高0.03元。公司已搭建一条银包铜中试线,目前已有数百公斤的出货,预计明年出货量将实现快速增长。此外,负极用纳米硅粉目前仍处于客户评价阶段,将视认证情况开展产线布局。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预计公司22-24年营收分别为8.77亿元、13.02亿元、19.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9亿元、3.08亿元、4.78亿元,EPS分别为0.72元、1.18元、1.83元,对应PE分别为62倍、38倍、25倍。23年公司有望受益MLCC行业周期底部反转、HJT放量+降本需求下银包铜粉出货量快速增长,给予公司23年60倍PE,对应市值185亿元,目标价70.5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新领域拓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