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季报:业绩高增 116%, 期待订单/盈利/估值拐点相继兑现1)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8.5亿元,同比增长 184%;归母净利润 1.0亿元,同比增长 116%。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9.0亿元,同比增长 196%;归母净利润 0.4亿元,同比增长 266%。2)盈利能力:2022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13.2%、6.0%;Q3单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9.8%、5.3%。3)费用端:公司各项费用管控良好,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3.8%/1.3%,分别同比下降 1.3/5.5/5.1个 pct。
锂电材料设备+产线整包商,锂电营收占比 88%,锂电订单同比增长 33%公司 2017年布局新能源业务,为锂电材料企业提供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以及锂电专有设备制造,目前是锂电材料整线供应唯一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累计新签合同 21.4亿元,其中锂电板块合同 19.9亿元(占比 93%、同比增长 33%)。
锂电三大主材产线投资额未来三年 CAGR 达 52%,国内多为单点设备商大化工+产业联盟+材料出海趋势推动锂电材料扩产。根据我们深度报告测算,2022年国内锂电正极、负极、电解液三大主材产线投资额 561亿元,预计 2025年达 1989亿元,三年 CAGR 约 52%。锂电材料市场多为单点设备商,公司这类具备整线交付能力的厂商极具竞争力。
外延并购促进设备自供率提升至 80%以上,强化整线供应竞争壁垒目前公司锂电材料设备自供率已由 2021年的 40%提至 80%,并有进一步提升空间。2022年公司相继收购无锡百擎 60%股权、苏州云栖谷 40%股权,实现负极材料窑炉外循环线、锂电材料烧结设备自供;公司正积极推进对苏州兮然 60%股权的收购,有望进一步引入陶瓷对辊技术(主要用于正极材料破碎设备)。公司设备自供率提升,有利于强化锂电材料整线供应竞争壁垒,提升盈利能力。
内生研发实力雄厚,客户资源优质稳定,在锂电材料设备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全资子公司百利锂电(前身南大紫金)在锂电正极/负极/前驱体产线具备丰富的设备及整线服务经验,已在全国建成 500余条生产线。凭借领先的工程设计能力和服务理念,公司已获当升科技、贝特瑞、安徽海创、国轩高科、新锂想、巴斯夫杉杉、成都巴莫、宁德时代等优质客户的广泛认可,并持续开拓新客户。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 29.3/47.9/62.3亿元,同比增长 182%/63%/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3.6/5.2亿元,同比增长 658%/62%/45%,对应 PE 分别为27/16/1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大股东质押风险;锂电池市场景气度不及预期;收购整合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