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87.5亿(+3.2%),实现归母净利润 25.2亿(-7.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20.1亿(-6.8%)。
平安观点:
二季度受疫情因素影响较大,上半年净利润有所下滑。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 25.2亿元(-7.8%),其中二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 8.1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达到 43.6%。分业务板块来看,公司上半年内外饰件、金属成型和模具、功能件、电子电器件、热加工件业务净利润分别为 14.5亿/1.8亿/7.2亿/2.4亿/-0.6亿,同比分别增加 7.7%/-5.9%/-34.5%/264.0%/-297.6%,电子电器板块利润大幅增加主要是受公司出售参股公司上海法雷奥汽车电机雨刮系统有限公司 27%股权收益影响,其他业务板块净利润下滑主要受疫情以及钢、铝等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营收表现稳健,上半年上汽外客户贡献已经接近 50%。上半年公司除热加工件业务营业收入下滑外,其他各项业务营收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公司核心业务内外饰件营收达到 459.2亿,同比增加 5.0%。从客户结构来看,按汇总口径统计,公司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的 49.38%来自于上汽集团以为的整车客户(2020/2021年该比重分别为 46.1%/49.2%),公司在紧跟上汽集团发展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发展机会,汽车内饰、座椅骨架、安全气囊、传动轴等新获华晨宝马、北京奔驰、沃尔沃等全球平台相关车型的部分配套供货;汽车内饰、电驱动铝壳盖、传动轴、前副车架、制动卡钳、车灯、电动空调压缩机等新获特斯拉、蔚来汽车、比亚迪、小鹏汽车、小米汽车等相关车型的部分配套供货;汽车车灯、转向机、传动轴、空调压缩机等新获长城汽车、广汽乘用车、奇瑞汽车、吉利汽车等相关车型的部分配套供货。
国际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国际化方面,公司推进核心业务的国际化发展,除汽车内饰外,公司汽车座椅和被动安全业务借助全球客户关系和运营能力,已在大众、通用、奥迪、宝马、奔驰、特斯拉等全球客户取得配套定点,轻量化铸铝、车灯和油箱系统等业务也逐步开始拓展海外市场,2022年上半年公司海外市场营收达到 139.1亿元(+8.9%),占公司主营业务营收的21.2%。智能化方面,公司作为汽车内饰零部件龙头,可以为客户提供多种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此外公司 4D 毫米波雷达已实现小批量供货,智能车灯交互系统正参与智己、高合新一代车型研发。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在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受上海疫情的影响较大,叠加原材料价格波动,净利润出现一定幅度下滑,但营业收入表现稳健,同时客户结构不断优化,为特斯拉、比亚迪等电动车领头羊企业配套金额快速提升,另外公司在国际化、智能化和电动化方面不断拓展,有望在汽车产业转型中受益。结合公司上半年业绩以及公司最新情况,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预测为 69.7亿/80.4亿/90.1亿(原净利润预测值为 74.1亿/84.1亿/93.3亿),公司作为国内汽车零部件龙头,在产业链拥有较强的话语权,主营业务行业地位突出,竞争优势明显,我们认为公司客户结构优化将带来估值提升空间,当前公司 PE 估值已低于静态 10倍,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疫情、芯片短缺等不确定因素导致汽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进而影响汽车产销量和公司产品订单;2)上汽集团销量下滑,公司有 50%左右的营收来自上汽集团,受上汽集团产销影响较大,若上汽集团销量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业绩;
3)公司上汽集团以外客户拓展情况不及预期;4)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公司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