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 9日晚,公司发布 2022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2252.60亿元,同比增长 14.91%,归母净利润 68.72亿元,同比增长 2.16%,扣非归母净利润 63.72亿元,同比增长 5.03%,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业务表现亮眼,规模效应持续显现。报告期内,云计算业务实现营收 996.78亿元,同增 21.07%,其中服务器、存储器出货维持全球领先地位,推出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首发两款基于 Arm 架构高性能多核云服务器;工业互联网实现营收 4.35亿元,同增 17.26%,已建设 5座世界级“灯塔工厂”,9座“绿色工厂”和超过 10座“智慧工厂”,累计服务电子制造、汽车等 8大行业,服务企业超 1300家;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实现营收 1245.39亿元,同增 10.49%,WiFi6/6E 及 5G 相关产品实现双位数增长,智能座舱方面积极开拓多媒体、影像、5G 车联网模块等相关产品;费用率方面,公司 22H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同降0.24PP/0.18PP/0.4PP,智能制造龙头规模效应持续显现。
对外投资力度持续加大“第二增长极”提速,看好数字经济主线下公司未来业务横纵发展。公司目前重点布局半导体、新能源汽车、自动化及机器人,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和生态圈开展更加多元的产业投资,挖掘出 22年 7月在科创板上市的工业视觉龙头企业凌云光及全球协作机器人独角兽思灵机器人,22H1长期股权投资较 21全年增加 90亿元。据 IDC 预测,到 2023年数字经济产值将占到全球 GDP 的 62%,公司已实现对数字经济产业五大类范围全覆盖,主要客户涵盖全球头部品牌商、北美前三大 CSP 服务商、国内头部 CSP 服务商及互联网应用服务企业,出货量位居全球领先地位,未来纵向有望基于规模效应进一步巩固在供应链、客户资源的龙头优势,横向基于智能制造及投资战略拓展半导体等多领域业务,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盈利调整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5.9/246.34/278.09亿元,对应PE 为 8.5/7.8/6.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毛利率持续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