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公告2020年一季报,实现营收36.90亿元,同增32.84%,实现归母净利9.01亿元,同比+44.68%,扣非后8.63亿元,同比+41.17%,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6.48亿元,同比+12.54%,EPS0.44元,单季利润再创上市以来新高,超出市场预期。
点评:
春节后国内钛白粉市场受疫情影响需求疲软,但海外市场在疫情爆发前受益于下游补库需求,2020年1-2月中国出口钛白粉17.41万吨,同比大幅增长。根据海关数据,公司2019年出口量在全国占比33%,公司业绩再创单季新高,我们认为原因主要为:1)前期饱满的出口订单驱动销量同比增长;2)一季度国内铁矿石价格景气维持,进口58%矿均价同比增长10.5%至641元/吨,合理推测攀西55%钒钛铁精矿盈利稳定;3)新立矿业海绵钛于2019年10月复产后逐渐放量形成销售;4)一季度中间产品四氯化钛均价维持在8000-8500元/吨的高位,盈利水平超过氯化法钛白粉,部分直接外售贡献业绩增量。
非公开发行助力氯化法产能扩张和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公告定增预案,计划募集44亿元,用于禄丰新立钛业年产20万吨氯化法项目建设、50万吨攀西钛精矿升级转化氯化钛渣创新工程,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公司目前拥有4条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持续的产线扩张除增加产能之外,未来在产品结构方面将有更多选择,提升在海外钛白粉市场的竞争力;氯化钛渣项目有助锁定上游资源,支撑公司向百万吨体量的发展。此外实控人和公司重要董事、核心高管认购约四分之三,彰显未来发展信心。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维持公司2020~2022年盈利预测,预计EPS分别为1.51、1.66和1.95元,最新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1倍、10倍和9倍,公司氯化法产能两年后将看齐硫酸法,全产业链布局降低周期波动风险,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国内下游需求和对外出口大幅下滑,二期氯化法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原料端的价格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