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32.63亿元,同比增长22.38%;归母净利润6.45亿元,同比增长36.9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16亿元,同比增长142.77%。公司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派现金3.2元,同时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送红股3股。
经纪、资管业务四季度回暖,新增合同增速有所下滑:报告期内,公司经纪业务和资管业务实现增速20.97%和22.65%,其中四季度或因项目确认周期等原因导致业务增速相比三季度有明显上升。另一方面,公司财富业务和互联网业务延续了前三季度的较高增速,分别增长43.19%和69.02%。除此之外,2018年公司新签合同总体仍保持一定增长,但相比去年同期增速有所下降。从预收款情况来看,截至2018年底公司预收账款为12.92亿元,同比增速为3.46%。
管理费用控制有效,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利润: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用总计18.5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6.69%,相较2016年、2017年26.21%和29.92%的增速有明显下降。其中,2018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4.05亿元,占销售收入比重为43.05%,相比2017年的48.48%减少了5.43个百分点。2018年公司对管理费用进行了有效调整,进而使净利润得以持续释放,并高于营收增速。2017年公司由于处置云融网络股权而确认了1.31亿元非流动资产收益,2018年对应项无额外收益增加因而导致整体非经常性损益相比2017年有明显减少。另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共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31亿元,同比增长859.52%,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0.60亿元,主要系公司持有的远方信息股票股价下跌幅度相对成本已经超过50%而对其做出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0.41亿元,主要系公司参股的融都科技和开拓者科技因业务经营等原因进行减值计提。
业务发展面临资本市场活跃、政策落地和金融开放三大契机:我们认为2019年公司的业务发展面临三大契机:(1)资本市场活跃,今年以来市场交易活跃度大幅提升,一方面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有望提升他们对于IT建设的开支预算,另一方面交易量上升所带来的数据处理压力或促使金融机构加快对自身系统的升级改造需求;(2)政策落地,资管新规、科创板、券商托管结算、MOM等新政所带来的系统建设需求有望在今年实现规模化落地,从而带动公司相关业务快速增长;(3)金融开放,随着沪伦通、MSCI的明确,我国资本市场将实现对外的进一步开放,而近日证监会核准设立由外资控股的摩根大通证券和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则明确了监管引入外资金融机构的开放态度,从而为国内资本市场引入新鲜血液,扩大公司下游市场,为其带来业务增量。
投资建议:公司长期技术为本,传统业务稳步增长,卡位优势明显;创新业务多点布局,已初具规模。2019年公司面临资本市场复苏、政策落地以及金融市场开放三大发展机会,业绩有望实现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19、2020年EPS至1.38、1.62元,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95元。
风险提示:创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监管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