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营业收入减少,但受资产处置和毛利提升,净利润增加
公司2011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07亿元,比上年同期41.33亿元减少 20 %;其中,房地产项目结转营业收入29.7亿元,较上年同期35.4亿元减少16%;实现净利润6.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2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54%。
战略定位已经清晰
公司计划依托中国信达的系统资源,融入信达主业。公司希望通过项目并购、专业化管理、阶段性持有和多渠道退出等方式,形成新的盈利增长点。公司战略定位已经基本清晰,未来将面临的是战略执行问题。
财务杠杆依然使用不足
公司期末的货币资金22.92亿元,短期借款7.5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性负债3.84亿元,长期借款26.56亿元,公司的净负债率24.37%,公司在偿债方面没有任何压力,具有极高的安全边际。但同时也说明,公司的财务杠杆运用不充分,战略略显保守。公司依然看淡2012年的房地产市场,维持稳健运营策略,希望能够蓄积更多能量抓住未来发展的机会窗口。但我们认为作为成长期的公司,公司财务稳健将会抑制公司的成长性。
公司内部管理梳理基本成型
公司在2011年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内部管理体系,突出进行了成本管理以节约成本,同时也通过项目管理的推行优化项目流程。同时,公司也梳理出四条产品线,便于未来项目进行复制,加速周转。
战略可选择余地较大
公司现在持有现金较多,而且由于公司存货较多,未来新开工的压力不大,公司战略可选择的余地较大。但我们认为公司的规模与其在中国信达的定位不符合。无论是内部和外部要求,公司规模上都应该更进一步。并且,大股东的项目资源较多,在大股东平台上公司具有获取项目的先天优势。但大股东的项目都具有一定瑕疵,我们认为公司需要有专门的团队来进行项目运作,而这个团队更集中于资产管理能力和项目操作能力的对接。
2012年增长依然会缓慢 公司在2012年的推案计划要略低于2011年推案量,说明公司2012年销售依然维持在低位。公司的成长将有赖于公司战略执行情况。加强和大股东之间互动,并寻求可以落实新资源的方法,以实现持续快速的增长。
增持评级,6-12个月目标价至5元 公司2012-201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4元,0.35元和0.45元,对应2012年3月19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2.87倍、12.26倍和9.67倍。对应2012年3月19日的收盘价的PB为0.99倍、0.92倍、0.84倍。公司未来具有破净的概念。6-12个月目标价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