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董事长王跃林将逐步退出未来愿全力支持新管理层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唐强 2016-12-01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近日,硅宝科技董事罢免案被炒得沸沸扬扬,迅速成为资本市场的关注焦点。在外界看来,这无疑就是一部争权夺势的商战大片。为探究此事的详细脉络,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奔赴硅宝科技,独家专访到公司董事长王跃林和四位联名股东之一的王有治,努力为投资者及资本市场充分还原事件前因后果。

王跃林不甘被罢免

尽管股东提出罢免案已经过去数日,但王跃林仍旧对记者表示,罢免理由很牵强,不能接受股东们的此次提案,就算股东大会表决通过罢免议案,自己也不会轻易屈服,将通过司法等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他进一步指出,近来南玻A和万科A等事件频发,上市公司不能被资本所绑架,应该合理对待经营管理层。

时间回到11月16日~18日,硅宝科技持股10%以上股东郭弟民、蔡显中、王有华、王有治均向上市公司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要求审议《罢免王跃林第三届董事会董事职务的议案》。

联名股东认为,王跃林投资与硅宝业务有竞争关系的湖北硅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硅科”)的行为,违背了对公司、对股东的承诺,严重侵害了硅宝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针对上述情况,王跃林表示,今年5月自己的确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投资湖北兴发高投新材料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兴发基金),成为其有限合伙人之一;2016年9月,兴发基金参股湖北硅科,持股比例为28%。

王跃林认为,他只是作为LP(有限合伙人)参投了兴发基金,投资份额为5%,并没有决策权和否定权。此外,间接对湖北硅科投资占比仅为1.5%,事先根本不知道兴发基金会投资湖北硅科。在A股之中,上市公司高管参股产业投资基金是很常见的情况,况且兴发基金对湖北硅科的投资发生在9月,当时后者密封胶项目一期才刚竣工投产。

王跃林称,在这极短的时间,其投资行为怎么可能严重侵害硅宝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此罢免理由很牵强,不会接受该提案。

联名股东称缺乏沟通

“原则就是原则,违背了当初承诺就应该接受处罚。”一位联名股东对记者如是表示。

据悉,10月中旬,当时硅宝科技管理层突然收到王跃林在外投资了与硅宝科技存在业务竞争关系的企业的举报材料和深交所的问询函。对此,深交所要求硅宝科技及王跃林自查并说明其是否违背竞业禁止承诺和对上市公司的忠实义务,硅宝科技需就上述问题做出书面说明。

上述股东透露,“在收到这些材料后,公司管理层当时就傻眼了,公司监事会主席立即将此事递交董事会。这种行为,对硅宝科技多数股东、员工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完全没有想到作为董事长和大股东的人会做出这种损害公司、员工、股东利益的事情来,完全违背了上市承诺和商业道德。”

该股东进一步指出,事情发生后,股东们都要求王跃林对此事做出解释。但令人失望的是,王跃林并未进行充分沟通和解释,只是在董事会上宣读了他给深交所的回复,完全不承认自己有任何错误,态度十分恶劣,在场股东都很生气。实际上,10月底王跃林曾到深交所进行沟通,而在此之前他并未给公司股东有所交代。

面对股东的指责,王跃林告诉记者,此事的沟通交流必须是公开会议的场合,私下讨论是绝对不行的。举报信事情发生后,他迅速与深交所进行了联系,监管层认为需要卖出兴发基金股权,并给予“口头警告”。此后,硅宝科技正好召开董事会,便将基本情况和深交所处理意见予以通报。不过,当时有部分股东不认可,所以第二天公司开了专题讨论会,要求其回避,因而王跃林并不认可没有充分沟通的说法,但中间或许出现误会。

作为硅宝科技另一重要人物,其副董事长王有治对记者表示,王跃林做为董事长,从私募基金投资了一个同行业的企业,显然是违反了当初IPO时的承诺。从另一个侧面来看,王跃林掌握着硅宝科技大量技术、商业、财务机密,其行为让公司股东非常气愤,硅宝的投资者利益如何得到保证?

王有治认为,12月12日,就是股东会表决日,在此之前双方还是可以坐下来好好谈。此前,如果王跃林与股东们做到有效沟通,承认错误、道个歉,事不至此,错过了沟通的最佳时机。

无实控制人制约发展

尽管身处罢免案的漩涡之中,王有治还是表达了对王跃林的感激之情。王有治告诉记者,90年代初两人曾是同事,并同住一间单位宿舍。此后,王跃林出外闯荡,并成为密封胶行业的领军人物。1998年,王有治则以50万元创立硅宝科技,2005年王跃林携资注入公司,带领公司发展壮大、最终成为行业内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王有治认为,在硅宝科技发展初期,股权分散、无实际控制人也对公司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心系一体、劲往一处使。在日常经营之中,王跃林主外、王有治主内,“二王组合”也得到业内的认可。

王跃林同样感慨,大家其实都没有太多外界宣称的个人恩怨,更没有特别激烈的内斗。硅宝科技发展到今天不容易,大家都应不忘初心,利用好上市平台优势。目前,硅胶行业竞争激烈,一流企业约4~6家,二流企业30家左右,其余几百家都是不入流的。

按照最初的设想,王跃林希望硅宝科技通过行业整合、并购,第一步将营业收入提升至10亿~20亿元;第二步将净利润做到3亿元左右,市值达到100亿~200亿元;在拥有一定体量后,推进海外并购。王跃林认为,硅宝科技浪费了太多时光,如今上市7年了,规模没有明显提升,营业收入只有6亿元,净利润从没上过亿元,市值也仅有50亿元。

对此,王有治对记者表示,股东对硅宝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分歧,只有快慢的区别,董事长的规划也是公司一直努力发展的目标。

在专访的最后,王跃林坦言,大家70%多的朋友圈都是相同的人,双方最大的个人资产还是在硅宝科技,肯定希望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股权分散没有实际控制人的现实,无疑是困扰硅宝科技未来发展的障碍,这也是上市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王跃林称,企业发展到现在,硅宝科技就必须要有一个核心,目前他已披露减持计划,且董事长及董事任期2017年6月就将结束,未来将逐步有序退出,并愿意全力支持以王有治为核心的管理层团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硅宝科技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