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澳洲高端市场大单,印证公司核心制造能力。据公司11月26日公告,中车长客股份与澳大利亚Downer、PlenaryGroup组成的三方联合体近日中标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高运量地铁车项目合同,总金额20亿澳元(约101亿元人民币),其中长客股份约占合同总金额的45%。澳大利亚属于国际高端市场,具有成熟的国际工程招投标市场,健全的相关法律体系和管理经验,长客股份的中标表现出中国中车不仅具备轨交车辆设备的高端制造硬实力,同时拥有国际化市场开拓的软实力,有望借由该项目深耕澳洲市场,获取潜在更多的订单。
11月28日公告显示筹划收购斯柯达交通技术公司,欧洲海量轨交市场潜力无限。SCIVerkehr预测,到2018年,欧洲市场轨道交通投资可达3700亿欧元以上,为仅次于亚洲4300亿欧元的全球第二大铁路市场。斯柯达运输设备公司是全套设备的供应商,它的出口份额占公司产品总量的54%,客户主要来自中东欧,庞巴迪、日本日立等国际知名企业均在欧洲设有重要据点。如果并购斯柯达成功,中车将直接具备在欧洲市场的“准入证”,拥有相关各种资质,加速在欧洲市场的快速拓展以获取更多业绩。伴随公司在高端市场的加速布局,预计中车的海外营收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从目前的12%提升到2020年的20%左右。
11月29日公告显示公司高层换帅,预期打开中车发展新局面。
近日,国资委对中车主要领导层进行调整,刘化龙任中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提名为中国中车股份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奚国华任中车集团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同时提名为总经理和中国中车股份公司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总体来讲,本次调整后公司党的领导与完善经营治理相统一,全面推行董事长、党委书记由一人担任,有助于公司决策效率的提升,加快发展步伐,并有助于调整和捋顺集团与股份公司的关系,确保党建主体责任和主要领导职责上下一致。
中国标准动车组进展值得期待,利好一带一路统筹下的海外输出。日前,长客造中国标准动车组正式通过60万公里考核,预期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并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形成订单。我们认为,伴随中国标准动车组的逐渐量产,有利于公司动车组车辆设备降低成本,并提升毛利率水平,且由于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有利于公司对动车组设备和行业标准的海外输出能力,增加海外业绩。
公司是大型央企中最具活力的公司之一,一带一路将逐步打开更广袤的市场空间,建议对一带一路的持续进展高度重视,同时考虑铁路后服务市场、进口替代和新产业拓展的组合利好,预测2016-2018年EPS为0.45/0.50/0.55元,对应PE26/24/22X,继续维持“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