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中兴通讯(000063.CH/人民币14.42,未有评级)发布公告,美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对面向公司及中兴康讯的出口限制,曾作出临时普通许可,将不会在2016年6月30日前实施。目前美商务部已进一步裁定将该临时普通许可延期至2016年8月30日。
【消息点评】
事件负面影响逐步淡化,公司经营情况稳定,趋势持续向好。
美商务部一再延期处罚,显示公司在该项危机的应对再次显现出效果,负面影响正在逐步消退。我们之前分析过,面向中兴的出口限制本质是国家之间的博弈,全球化使得产业利益错综复杂,已不大可能通过单方面制裁达成目的。我们愈加相信,随着公司继续与美国相关部门保持合作,积极沟通以寻求最终解决方案,该事件将以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达成妥协,对公司负面影响不必如早前那么悲观解读。公司仍将持续受益于国内外4G系统产品、国内外光传送产品、国内家庭终端以及智慧城市项目和轨道交通项目,从公司1季度营收和递延收入来看,后期的增长有望加速提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也出现大幅增长,显示公司实际经营状况出现了质的扭转,经营趋势全面向好。
作为NB-IOT重要贡献者,公司在物联网的领先布局和优势将逐步体现。
NB-IOT是电信行业的下一个热点,从2015年9月立项到今年6月标准冻结,进度之超预期反映了产业界整体的迫切需求。中兴通讯是NB-IOT的主要技术贡献者之一,在评估和标准化阶段分别输出提案24和166篇,其中几十篇被采纳,位居第一阵营。凭借在该领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深厚技术积累,公司已携手中移动在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实验室,率先完成了严格遵循NB-IOT标准协议的技术验证演示,并计划在2017年初正式商用。我们认为,在5G商用前的窗口期,窄带低功耗广域覆盖场景将是全产业尝试新技术与应用的重要方向,包括芯片、模组、终端、RAN及核心网在内的端到端产业链将被激活,中兴这样的主设备供应商对产业的投入和支持不可或缺,公司的领先技术和布局优势必将全面得到体现。
公司在汽车无线充电领域伏笔多年,产业与政策催化有望迎来业务爆发
中兴是国内最早提出了大功率无线充电,在成都、深圳、北京、张家口、长春、沈阳和惠州等地都建立了众多的商用实验局,在近两年时间积累了大功率汽车市场运行方面的经验,在应用上也得到了多个城市和公交公司的好评。继率先达成技术研发后,进过运营和实验,去年在12个城市开了13个公交线,其中在国内客车龙头宇通,已有10台车正式上线,说明汽车无线充电已经具备产业化的技术和条件了。因为无线充电的全程自动化,随着人力成本上升和硬件成本的下降的背景下,尤其在产业批量化之后,优势更为明显。随着政府对无线充电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越来越多的主流汽车生产商采纳无线充电预装,两方面的催化将有望使公司迎来相关业务的爆发。
事件负面影响逐步淡化,公司经营情况稳定,趋势持续向好
美商务部一再延期处罚,显示公司在该项危机的应对再次显现出效果,负面影响正在逐步消退。我们之前分析过,面向中兴的出口限制本质是国家之间的博弈,全球化使得产业利益错综复杂,已不大可能通过单方面制裁达成目的。我们愈加相信,随着公司继续与美国相关部门保持合作,积极沟通以寻求最终解决方案,该事件将以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达成妥协,对公司负面影响不必如早前那么悲观解读。公司仍将持续受益于国内外4G系统产品、国内外光传送产品、国内家庭终端以及智慧城市项目和轨道交通项目,从公司1季度营收和递延收入来看,后期的增长有望加速提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也出现大幅增长,显示公司实际经营状况出现了质的扭转,经营趋势全面向好。
作为NB-IOT重要贡献者,公司在物联网的领先布局和优势将逐步体现。
NB-IOT是电信行业的下一个热点,从2015年9月立项到今年6月标准冻结,进度之超预期反映了产业界整体的迫切需求。中兴通讯是NB-IOT的主要技术贡献者之一,在评估和标准化阶段分别输出提案24和166篇,其中几十篇被采纳,位居第一阵营。凭借在该领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深厚技术积累,公司已携手中移动在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实验室,率先完成了严格遵循NB-IOT标准协议的技术验证演示,并计划在2017年初正式商用。我们认为,在5G商用前的窗口期,窄带低功耗广域覆盖场景将是全产业尝试新技术与应用的重要方向,包括芯片、模组、终端、RAN及核心网在内的端到端产业链将被激活,中兴这样的主设备供应商对产业的投入和支持不可或缺,公司的领先技术和布局优势必将全面得到体现。
公司在汽车无线充电领域伏笔多年,产业与政策催化有望迎来业务爆发
中兴是国内最早提出了大功率无线充电,在成都、深圳、北京、张家口、长春、沈阳和惠州等地都建立了众多的商用实验局,在近两年时间积累了大功率汽车市场运行方面的经验,在应用上也得到了多个城市和公交公司的好评。继率先达成技术研发后,进过运营和实验,去年在12个城市开了13个公交线,其中在国内客车龙头宇通,已有10台车正式上线,说明汽车无线充电已经具备产业化的技术和条件了。因为无线充电的全程自动化,随着人力成本上升和硬件成本的下降的背景下,尤其在产业批量化之后,优势更为明显。随着政府对无线充电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越来越多的主流汽车生产商采纳无线充电预装,两方面的催化将有望使公司迎来相关业务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