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汽车业务运行,三大板块共同驱动增长。报告期内,钴镍铜钨废塑料等各种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公司通过产能释放抵御产品价格下滑带来的业绩风险。钴镍回收业务与电池材料业务均实现增长,销量超过2.2万吨;钴镍钨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1.77亿元,较2014年增长20.84%;电池材料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为15.29亿元,较2014年增长24.00%。电子废弃物拆解突破850万台,实现营业收入18.13亿元,较2014年增长25.95%。报废汽车业务方面,江西、武汉、天津基地已进入产业运行阶段,处理量突破83,000吨(达4万余辆报废汽车车身)。至此,公司正式形成了稀有金属回收与动力电池材料、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与报废汽车综合利用三轨驱动的业务模式,巩固了核心竞争力。
毛利率下滑,造成净利润降低。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7.12%,比上年的18.63%降低了1.5个百分点。其中,塑木型材、钴粉、镍粉、电积铜和电子废弃物业务的毛利率下降较多,分别降低了7.55、7.10、4.77、4.01和3.91个百分点,毛利率的下降致公司15年净利润同比降低。此外,2015年下半年铜、镍等金属价格大幅下行,公司对相应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形成的资产减值损失为4,039.91万元,对公司的净利润造成一定影响。
16年产能有望进一步释放。2016年一季度,由于公司在三元电池材料销量增加,电子废弃物处理产能释放以及江苏凯力克和德威格林美两公司并表等因素,预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6,210.23-7,540.99万元,同比增长40%-70%。16年,公司外延扩张步伐明显,增发进行股权收购拓展三元材料电池业务,不断完善产业链的整合;通过新建子公司与并购开展废弃电子回收、废旧汽车回收与轮胎回收等业务,扩充公司在回收产业中的布局,等待政策放开后,有望贡献业绩;布局“互联网+”业务,实现互联网与智慧城市、环保城市的融合。我们预计,16年公司有望进一步释放产能,业绩预期向好。
盈利预测及评级:按照公司最新股本,我们预测公司16-18年实现EPS为0.18、0.23、0.27元。按照2016年4月25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61、45、40倍。继续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产品价格变动风险;产能释放不达预期;汇率变动风险;环保政策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