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片、乌鸡白凤丸、六味地黄丸……当人们提及这些家喻户晓、疗效显著的中医药品,多会想到同仁堂。
从康熙年间的一家小药房,到供奉御药,再到今天扬名海内外的现代中医药集团,同仁堂经历了346年风雨。历代继承者们恪守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祖训,在患者心中铸造了一块“金字招牌”。
供御药百年显扬名
“‘同仁’二字,可以命堂名,吾喜其公而雅,需志之。”1669年的秋天,康熙八年,出身中医世家的北京名医乐显扬在一番宦海沉浮之后,立志以医药“济世养生”,辞官创办了同仁堂药室。“同仁”即取“天下大同、公义仁爱”之意。
1702年,乐显扬之子乐凤鸣承袭父业,在前门大栅栏路南开设北京同仁堂药店,并集毕生精力搜集配方,研制药剂。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女金丹、再造丸等至今惠及民众的中药名品就是由他配制而成。
由于配方独特、原料上乘、疗效显著,同仁堂名声日隆。雍正元年,同仁堂药选为宫廷御用,从此独办官药188年,历经八代帝王。
此后,随着历史更迭,同仁堂一直饱受战乱动荡之苦,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重获新生。1954年,同仁堂率先响应国家号召,进行公私合营,大大改善了生产劳动条件。三年后,同仁堂中药提炼厂正式成立,开创了中药西制的先河。
改革开放后,同仁堂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1992年7月,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组建成立,同仁堂跻身国有大型企业之列。为摆脱集团初期的严重亏损,借助资本市场转型发展,1997年,由集团6家绩优企业组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由此这家京城老字号正式向现代企业迈进。
保质量炮制“良心药”
见证了清王朝荣衰、外敌入侵、军阀混战、民主革命及建国伟业,同仁堂饱经沧桑依然神采奕奕。这块金字招牌何以数百年屹立不倒?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北京同仁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梅群说,不管历史如何变迁,同仁堂一直坚持诚信经营,让老百姓(603883,咨询)吃药放心,代代相承才形成品牌。“诚信为本,讲究质量,以义取利,义利共生,才能屹立不倒。”
药材好,药才好。上等、洁净、地道一直是同仁堂挑选药材的标准。例如,人参要用东北吉林的,蜂蜜专用河北兴隆的,白芍用浙江东阳的,就连处方规定的16头人参,也绝不用32头的小人参顶替。
78岁的芦广荣1956年起就在同仁堂担任药材质量检验员,把守重要的首道质量关。“要把好质量关不容易,掺假的事也碰到不少,但我们始终记着,药是治病救人的,绝对不能有私心杂念,这是对老百姓负责。”
为保证原料优质,近年来同仁堂投资数千万元,在吉林、河北、陕西、湖北等地建立10多个中药材种植基地。同时,在传统质检基础上,又增加现代检测仪器,以科技手段对药材和成药进行分析检验,更精确鉴定其成分质量,严防不合格药材入厂。
医者仁心。多年来,同仁堂不仅提供代客煎药、坐堂诊病、代办邮购、夜间售药等便民业务,还在重要公共卫生事件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一个突出事例是,2003年非典期间,同仁堂61家门店满足了北京市抗非典药物三分之一的需求。尽管原料药材采购价格成倍疯涨,同仁堂坚持不加价、不停售。其间,共卖出198万服饮片,100多万瓶代煎液,仅此一项就亏了600万元。
老字号酿出新味道
如今,在喧闹的北京前门外大栅栏,红墙碧瓦、描金彩绘的同仁堂药店依然吸引着八方来客。店内人声鼎沸,药香浓郁,顾客们挑选各类药品,员工们忙碌称量草药,老中医认真诊治病患。
同仁堂新一代的传人们,以现代企业制度,让这家百年老店重获青春。从新中国成立前仅100多人和三间门面的老铺,发展到今天拥有6个二级集团、3家上市公司、2万多员工的大型国有企业,形成现代制药(600420,咨询)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
目前,集团已拥有6大类1500多种产品,海内外零售终端和专卖店达2000多家。截至2014年底,集团总资产近200亿元,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利润近19亿元。
立足国内的同时,同仁堂也着力拓展海外市场,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一个闪光的民族品牌,正在世界舞台上续写着中医药传奇。
北京同仁堂集团副总经理丁永铃介绍,同仁堂经营的出口品种规格现在已达680种,同仁堂商标在海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在20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110家零售终端,为超过3000万患者提供了诊疗服务。同仁堂第一家境外生产研发基地也在香港建成。
“随着全球消费者对健康理念提升,对中医养生保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未来,我们将打造集种植采购、研发生产、批发零售、养生服务、文化教育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努力把同仁堂这一民族瑰宝推向世界,让中华国药飘香四海。”丁永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