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11-18 16:59:0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11月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山东招远核电项目位于烟台招远市张星镇,是中广核在全国布局的第十个核电基地,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庞松涛表示,该项目是中广核积极融入山东能源发展规划、梯次打造核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产业集群的关键项目,将持续助力山东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项目全部机组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500亿千瓦时,可满足约500万人口的年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等效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约152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620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植树造林超11万公顷。

项目新闻发布会上,山东招远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喻向东向记者介绍:“项目最显著的特点是配置了高达203米、淋水面积为16800平方米的高位收水自然通风冷却塔,首次将二次循环冷却技术应用到了‘华龙一号’机组上。”他进一步说明,冷却塔将核电站常规岛的直接冷源由大海变为大气,依托大气热阱带出常规岛热力循环余热,海水仅作为补充水源。这一设计不仅实现了冷却水的循环使用,还大幅降低水头和能耗,最大程度降低飘水率,有力保障了冷源安全。采用该技术的招远核电,拓宽了核能项目开发空间布局,将为我国核电建设开辟新路径、提供新经验。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亚璋在发布会上对二次循环冷却技术的创新价值作了详细解读。他表示,高位收水自然通风冷却塔凭借自身蓄水量,在失去厂外补水的特殊工况下,仍可确保机组连续运行不少于2小时,为极端情况下机组安全稳定退出预留“缓冲带”。此外,项目还首次为“华龙一号”配置核级机械通风冷却塔,其自备大容积水池可在失去补水情况下,为反应堆提供不少于30天的冷却能力,进一步强化核岛冷却保障。二者协同构成“自然+机械”的二次循环冷却技术体系,构建起覆盖“常规岛-核岛”的全面冷源保障系统。 

创新冷却系统的落地,离不开高质量的建造支撑。承担冷却塔施工任务的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长期深耕超大型高位收水自然通风冷却塔建设。“项目冷却塔建造采用哈蒙Ⅲ型冷却塔筒壁电动爬模、‘123’机械化立体施工和环基人字柱筒壁与塔芯结构‘双主线’同步施工等技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施工效能。”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建明表示,将充分发挥在高位收水冷却塔建设领域的技术和经验优势,高质量推进招远核电项目冷却塔建设。

在施工一线,创新理念已深入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据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亚璋介绍,施工团队按照“一机一策”的精准策略,针对性策划了钢衬里全模块化施工、主管道自动焊机等36项先进建造技术方案,全面覆盖核心厂房和重要设备,系统提升建造品质与工程效率。同时,智慧工地3.0、数字沙盘、无线测温等数字化应用同步落地,为关键工序提供实时监测与全过程留痕,构建起可视、可控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在自动化施工方面,中核华兴作为项目主要施工单位之一,也带来了创新突破。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博介绍,项目一期工程采用了集成化智能模板加工系统,在核电行业内首次实现模板无人化、智能化生产。此外,通过智能钢筋加工车间、预埋件“积木工厂”自动化生产线等自动化、标准化技术的应用,将更多工序前移至工厂和模块生产环节,显著提升结构成型质量与施工效率,推动核电建造从“传统施工”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

除了发电与建设,核能的综合利用也是项目重点推进方向。喻向东透露,招远核电正积极谋划核能综合利用,融入山东省胶东半岛清洁供暖一张网建设,助力北方清洁供暖和生态环境改善。项目一期工程核能供暖按照“同设计、同建造、同投运”方式推进,单台机组每小时最多可提供约1000吨蒸汽,供暖面积超1500万平方米,供暖范围可覆盖招远市及周边县市。未来随着工程建设的平稳平顺推进,项目还将持续拓展工业蒸汽、核能制氢、海水淡化等核能综合利用场景,为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广核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