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泰鹏环保研发费用率偏低:专利数量弱行业均值,左手分红右手补流)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近期,山东泰鹏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鹏环保)收到北交所下发的审核问询函,监管层围绕公司基本情况、业务与技术、公司治理与独立性、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层分析、募集资金运用及其他事项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关注。
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6月,泰鹏环保的北交所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2021年6月,泰鹏环保曾递表深市主板。
1
毛利率远高于同行
天眼查显示,泰鹏环保成立于2003年,公司主要从事各类非织造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纺粘非织造布、针刺非织造布、高温过滤材料等。公司产品广泛用于过滤与分离、工业用材、土工与建筑等领域。
其中,过滤与分离领域产品收入占比已超过50%,是公司最主要的业务领域;具体应用领域包括液体过滤、空气过滤、粉尘过滤、油气过滤、高温液体过滤等;具体应用场景包括泳池过滤、空调滤芯、汽车滤芯、工业除尘、实验室样本过滤器、航空航天机舱过滤器、洁净/超净实验室防尘、半导体芯片防尘过滤保护膜等。
根据原材料种类和生产工艺的差异,泰鹏环保的主要产品有纺粘非织造布、针刺非织造布、高温过滤材料、其他非织造材料等。
泰鹏环保的产品以纺粘非织造布为主,针刺非织造布、高温过滤材料及其他非织造材料为辅。从2022年-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纺粘非织造布销售收入分别为2.43亿元、2.73亿元和3.49亿元,占比分别为74.08%、85.81%和87.73%,呈逐年增长趋势。
收入贡献次高的为其他非织造材料,报告期内实现收入分别为4575.14万元、1127.98万元和1786.19万元,占比分别为13.95%、3.55%和4.48%。2023年,其他非织造材料收入较上年同比下降75.35%,主要系2022年停产喷胶棉业务、并剥离硬质棉等附加值较低的业务所致。
针刺非织造布与高温过滤材料的收入占比较为接近,均占期内泰鹏环保主营业务收入的5%上下。报告期内,针刺非织造布实现收入占比4.52%、5.69%和3.3%,高温过滤材料实现收入占比分别为5.89%、4.77%和4.39%。
报告期内,泰鹏环保以内销为主,境内销售收入分别为2.46亿元、2.41亿元和3.12亿元,销售占比分别为75.09%、75.98%和78.28%。
公司外销主要至英国、捷克、马来西亚、美国、新西兰、墨西哥、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产品主要用于泳池过滤材料、空气过滤、建筑防水材料、园林绿化布等。期内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8169.07万元、7628.79万元和8650.91万元,销售占比分别为24.91%、24.02%和21.72%。
整体业绩表现上,报告期内,泰鹏环保实现收入分别为3.37亿元、3.28亿元和4.0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078.86万元、2868.39万元和5664.42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50.79万元、2697.98万元和5265.59万元,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3.13%、24.50%和27.03%。
2023年,泰鹏环保的收入同比下滑2.58%。除了收入出现波动外,外界还注意到,泰鹏环保的毛利率要明显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同一时期,同行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均值分别为10.16%、11.98%和12.5%。
对于毛利率的差异性,泰鹏环保表示:2022年末资产重组后,公司纺粘非织造布的销售占比超过85%,针刺非织造布的销售占比约为5%,高温过滤材料销售占比约为5%,其他非织造材料销售占比约为5%。上述同行业可比公司的产品均属于非织造材料,但由于主要工艺方法、原材料及产品结构均存在较大差异,上述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大多以水刺非织造材料为主,欣龙控股虽然产品也包括纺粘非织造布,但其原材料为聚丙烯,与公司主要材料聚酯切片存在差异,产品应用领域也不同。目前上市公司中没有与公司业务结构完全一致的企业。
还需要指出的是,报告期内,泰鹏环保因产品创新研发项目等事项获得各类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521.31万元、727.76万元和436.34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8.34%、22.40%和6.77%。而若未来政府补助的金额或形式发生变化,或会对泰鹏环保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根据泰鹏环保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收2.05亿元,同比增长3.2%;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04.71万元,同比增长20.66%;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929.82万元,同比增长21.98%;毛利率28.63%,上年同期为25.84%。
2
研发费用率偏低,专利数量弱于行业均值
在毛利率明显高位的情况下,泰鹏环保的研发费用投入却处于较低的水平,而这一情况也引起了北交所的关注。
报告期内,泰鹏环保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250.29万元、1274.05万元和1349.20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71%、3.88%和3.3%;管理费用分别为1693.52万元、1926.14万元和1729.00万元,管理费用率分别为5.03%、5.87%和4.22%。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泰鹏环保的研发费用率要低于同时期的管理费用率。
此外,于2024年末,泰鹏环保的研发人员数量为37人,研发人员占比为10.82%,专利数量为50项,而以上数据泰鹏环保均要明显低于可比公司均值水平。同一时期,可比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均值121人,研发人员占比均值12.61%,专利数量均值206项。
监管层还注意到,在泰鹏环保的12项专利中,3项为继受取得。
对此,北交所在审核问询函中,要求泰鹏环保说明:发行人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及占比、专利数量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的原因,对技术储备、产品创新的影响,在研发投入低于可比公司情况下,毛利率高于可比公司的合理性;说明3项专利继受取得的背景,专利转让的定价依据及公允性,继受取得的专利是否属于核心技术,公司是否具备独立研发能力,能否在受让专利基础上进行改进或迭代,共有专利使用权是否受限等。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1983.61万元、2529.12万元和2243.72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89%、7.70%和5.48%,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4.25次、14.55次和17.15次。相应地,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余额分别为123.75万元、152.92万元和140.00万元。
在泰鹏环保的应收账款余额中,信用期外应收账款金额分别为776.37万元、814.36万元、578.85万元。
同一时期,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4749.93万元、5129.94万元和5344.40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2.40%、23.06%和20.59%;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分别为903.06万元、990.96万元和713.30万元,为计提的原材料及库存商品的跌价准备。
偿债能力方面,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流动比率分别为1.37倍、2.05倍和1.81倍,速动比率分别为1.07倍、1.58倍和1.44倍,合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5.79%、42.00%和38.92%,整体呈下降趋势。
同一时期,同行可比公司流动比率均值分别为2.69倍、3.46倍和3.21倍,速动比率均值分别为2.34倍、3.09倍和2.77倍,合并资产负债率均值分别为31.01%、29.24%和30.08%。
泰鹏环保表示,由于融资渠道单一,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略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总体仍处于合理范围,且有所改善。
3
左手分红,右手补流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刘建三、王绪华、范明、王健、李雪梅、韩帮银和孙远奇合计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57.39%股份,上述7人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约定在处理有关公司经营发展涉及的事项保持一致行动,并约定发生意见分歧或纠纷时的解决机制,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
其中,刘建三担任公司董事长、王绪华担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范明和王健担任公司董事,孙远奇担任公司监事会主席,韩帮银和李雪梅分别于报告期前退休。
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公司存在多实控人情形的潜在影响一方面致使:协商决策流程长,延误战略与融资,降低运营灵活性。同时,实控人间分歧或引发矛盾、争夺控制权,威胁公司稳定。若特殊治理机制不完善,或被质疑治理有效性,影响IPO审核。
此次IPO,泰鹏环保计划募资2.41亿元,其中1.81亿元用于多组份纺粘非织造新型环保复合滤材生产项目(二期),6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产能消化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的纺粘非织造布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2.26%、87.28%和90.62%,针刺非织造布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7.78%、69.86%和57.7%,高温过滤材料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0.00%、51.34%和60.75%,其他非织造材料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7.13%、93.3%和97.6%。
账面情况,报告期内,泰鹏环保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724.16万元、4622.66万元和7976.46万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分别为9762.4万元、7835.13万元和9243.19万元,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9762.45万元、8046.91万元和1.07亿元。近几年公司账面呈回暖。
2022年5月-2025年5月,泰鹏环保连续四年进行股利分配,分别分配金额2366万元、1183万元、1183万元和1820万元,合计6552万元。根据持股比例,7名实控人可通过四次分红获利至少3760万元。
一边是期内持续分红,账面回暖,另一边泰鹏环保还在计划补流6000万元,这样左手分红右手补流的行为似乎需要向大众回应募资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6月,泰鹏环保曾递表深市主板。根据前次申报IPO的招股书显示,泰鹏环保计划拟募资5.74亿元,其中拟使用4.05亿元用于多组份纺粘非织造新型环保复合滤材生产项目;7917.7万元用于聚酯纤维及其非织造先进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项目;9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此次闯关北交所,泰鹏环保不仅募资额大幅缩减,还砍掉了偿还银行贷款项目。(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