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罗永浩又开炮了,“怒喷”西贝预制菜)
靠嘴吃饭的罗永浩,最近火力有点猛,继炮轰俞敏洪和陆虎汽车后,这张大嘴又对准了连锁餐饮行业的知名品牌——西贝!
罗永浩直呼西贝恶心,对方回应亮了!
9月10日下午,近期蹭流量风生水起的罗永浩发布了一条新微博。他表示:
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不得不承认,尽管罗永浩背负诸多争议,可自称初代网红、流量本量的他,还是有着相当强的影响力。
此番言论一出,#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等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网友对此纷纷表达不同意见。
有网友吐槽:“西贝太贵了,还吃不饱,垃圾”,还有网友表示:“哪个连锁店不是预制菜”,认为预制菜早已成为连锁餐饮的标配。
甚至有网友拿海底捞和西贝做比较,认为同样大量使用预制菜的海底捞远比西北要好吃,西北的根本问题不是预制菜,纯粹是水平问题。
而对于预制菜到底该如何定义,网友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预制菜怎么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吧,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很多食材进行了预加工,比如豆腐就是黄豆加工出来的,炸豆腐是基于豆腐再加工出来的……
更搞笑的是,还有网友发现了“华点”,觉得罗永浩重点想表达的是自己能坐飞机了,看来“真还传”的债还得差不多了。
而早在今年1月,西贝莜面村就曾因预制菜占比超80%成为讨论焦点,并因此形成了正反两种观点。
一方认为,在如今的食品加工技术提下,只要预制菜安全健康,有一套符合标准的流程,完全可以接受;
另一方则表示,预制菜市场还不够透明,里面的水太深,到底加了什么“科技与狠活”,老百姓蒙在鼓里,真的很难令人放心。
对于罗永浩的争议言论,西贝餐饮很快便做出了回应。
其客服表示:“店内的招牌菜牛大骨是每天早上现煮的,莜面也是现场手搓的,不存在预制情况。炒菜每天都是新鲜蔬菜到店,现场炒制。”
只能说,这个回应过于笼统,很难得到大众信服,也与过往西贝创始人的言论存在矛盾之处。
首先,西贝仅仅表示招牌菜牛大骨、莜面都是现场制作,但并未表示全部菜品非预制,明显打了个马虎眼,有避重就轻之嫌;
其次,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曾在采访中表示:“好菜全是预制出来的,只要越高级预制程度越高,预制菜是未来餐饮的大趋势。”
既然创始人都在公开场合说预制菜的好,那说明西贝的餐饮体系很可能早已大量引入预制菜。
对此有网友就表示,曾经在西贝网上的旗舰店买过他家食品,简直和店里的味道一模一样。
这也从侧面印证,哪怕西贝采用中央厨房的标准化配送模式,仍有可能在菜品中使用了部分预制菜。
而罗永浩这次炮轰,又可谓是一次十分经典的事件营销案例。
他抓住如今连锁餐饮行业普遍存在的两个最大痛点——预制菜和价格,针对西贝一顿高能输出,引发大众的强烈共情,拿捏了普通人的情绪。
正如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所说,罗永浩靠嘴吃饭的能力是顶尖的。
没了热度,就到处怼天怼地蹭流量,既能在正面得到大量支持,又能在骂声中获得更为广泛的关注。
刘强东曾说:“别和雷军比营销,我们比不过他的”,把这话中的雷军换成罗永浩,也一点不违和。
预制菜并非原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网友针对连锁餐饮使用预制菜的问题各抒已见,有人理解,也有人反对。
如果以客观公正的角度去看待,预制菜本身是无罪的。
采用新鲜原材料和先进加工技术,符合各项标准的预制菜,不仅能保证味道的下限,更是大大提升餐饮行业的效率,甚至可以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没有时间或是不会烹饪的普通人,足不出户便可享受美食。
但面对罗永浩的炮轰,舆论争议的背后却都共同指向了一个问题:
如今的西贝,味道一般、价格偏贵,实在没什么性价比。
1988年创立于内蒙古临河的西贝餐饮,其成功可以总结为:
名字起得好,故事讲得妙,以“中央厨房+标准化”的定位和模式把西贝家常菜,做成了大生意。
“闭着眼点,道道都好吃”,西贝的这段广告语非常霸气,背后是对菜品质量和稳定性的自信。
也许西贝并没有什么太令人惊艳的味道,可带着家人朋友去吃也不会踩雷。
而西北菜主打的牛羊肉、莜面,也十分顺应如今追求健康低脂的饮食趋势,让人觉得吃这顿饭没太大负担。
乘着10年前连锁餐饮以及商业综合体迅速扩张的东风,西贝不仅从一个区域性质的品牌发展成全国连锁的餐饮巨鳄,更是用中央厨房将中餐最难解决的标准化问题给解决了。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商业的饱和与的大趋势,大众逐渐失去对连锁餐饮的新鲜感。
当人们更青睐于街头巷尾的特色美食时发现,西贝的价格才是最大的槽点!
名气越来越大,西贝的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尤其是在口罩期间,西贝还曾因涨价引发争议。
尽管后来道歉,但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价格敏感、不接地气的印象,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而西北贝广为称赞的“标准化”,现在也反过来成了争议的焦点。
尽管根据六部门联合印发的《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通知》,中央厨房配送的净菜、半成品不纳入预制菜范畴。
可当消费者得知西贝的很多菜都来自中央厨房,加热一下就能上桌时,还是会有一种被骗的感觉。
所以,对于包括西贝在内的大部分连锁品牌来说,问题的根本并非来自中央厨房和预制菜。而是与这种模式难以匹配的价格矛盾。
说到底,消费者更希望钱花得物有所值,在这样的环境和服务下,能吃到现炒现做的美食。
西贝的成功,是产品、管理和营销的完美结合,它抓住了消费升级的早期红利,把特色菜做成了标准化大单品。
而如今的争议,品牌形象中质朴的“村”与连锁巨头的“贵”之间出现巨大落差,消费者开始用更严格的目光审视这个品牌:
你是否还配得上你的价格?你的故事是否还真诚?
对于西贝来说,未来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在保持品质和扩张的同时,重新找回那份让消费者觉得值的平衡感。
否则,一旦大家觉得不值,就会有更多的选择来替代它。
当然,罗永浩说得没错。强制要求餐饮行业注明是否使用了预制菜,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罗永浩 #西贝 #预制菜 #餐饮 #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