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信证券一年敲定52亿并购,万和证券的海南基因如何激活?)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8月22日,中国证监会一则核准批复,为近三年来规模最大的券商并购案画上关键句号。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96.08%股权的交易正式获得注册生效,这宗交易金额达51.92亿元的并购,不仅刷新了券商行业近期整合规模纪录,更成为监管层鼓励券商“以并购重组做优做强”导向下的又一标杆案例。
从交易脉络来看,这场并购并非一蹴而就。回溯至2024年8月,国信证券首次披露收购意向,当时计划拿下万和证券53.0892%股份;仅一个月后,交易方案便升级为向深圳资本、鲲鹏投资等7家主体收购全部96.08%股权,显示出双方整合意愿的快速升温。此后,交易历经深圳市国资委批复、股东大会审议、深交所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等多道程序,直至2025年4月进入交易所审核流程,最终在8月迎来证监会核准,整个过程历时一年,既体现了资本市场对重大并购的审慎态度,也凸显了交易双方推进整合的决心。
作为深圳国资体系内的头部券商,国信证券的实力为此次并购奠定了基础。截至2024年末,国信证券总资产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5015.06亿元,净资产亦高达1186.92亿元,在行业内稳居第一梯队。而万和证券虽规模不及国信,但具备两大独特优势:其一,作为深圳国资委旗下企业,其长期服务市属国企的经验积累了一批高评级客户资源,与国信证券的客户群体存在协同空间;其二,注册地位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区位属性,使其在跨境金融领域具备天然先发优势,这也成为国信证券此次收购的重要考量。
从交易结构来看,国信证券采用“发行股份换股”的方式完成收购,而非直接现金支付。具体而言,国信证券将向7家交易对手方合计发行6.29亿股股份,其中向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发行3.48亿股,向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发行1.57亿股,其余4家主体获配股份数量在0.09亿股至0.5亿股之间。这种交易模式既减轻了国信证券的现金压力,又通过股权绑定实现了与交易对手方的长期利益协同,同时按照52亿元对价计算,本次收购对应的万和证券市净率(PB)为1.01倍,处于行业合理估值区间,有效控制了收购成本。
监管层在核准批复中提出的要求,为后续整合划定了“红线”与“时间表”。证监会明确要求万和证券与国信证券做好风险隔离,严格规范关联交易,防范利益输送;同时限定国信证券需在一年内联合万和证券制定并上报具体整合方案,明确时间节点。这一要求既体现了监管对金融机构合规经营的重视,也为并购后的平稳过渡提供了制度保障,避免出现因整合不当引发的风险敞口。
对于此次并购的协同效应,市场机构普遍持积极预期。开源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高超指出,收购完成后,国信证券有望通过业务赋能提升万和证券的综合杠杆水平,进而推动其净资产收益率(ROE)改善,同时万和证券的资本实力也将间接为母公司补充资本。更值得关注的是海南自贸港的政策机遇——2025年7月,多部门联合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万和证券作为注册于海南的券商,在获得国信证券的资源支持后,有望率先申请试点资格,为集团开辟国际业务新赛道。
在具体业务整合层面,国信证券已明确三大发力方向。首先是客户资源整合,依托双方同属深圳国资体系的背景,统筹服务市属国企的经验与客户资源,挖掘跨业务合作机会;其次是跨境业务布局,借助万和证券的海南区位优势,提前布局跨境资产管理等创新业务,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最后是渠道网络优化,万和证券近50家分支机构以珠三角为核心、长三角为重点辐射全国,国信证券计划通过优化网点布局、推动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释放渠道协同价值。
不过,市场也对并购后的整合风险保持警惕。多位券商分析师指出,尽管交易逻辑清晰、协同空间明确,但实际整合效果仍存在不确定性。一方面,两家券商在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如何实现人员、财务、业务的顺畅对接,避免内耗,是国信证券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万和证券此前的业务结构与国信证券存在部分重叠,如何在整合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而非简单叠加,将直接影响协同效应的释放效果。
从行业视角来看,国信证券并购万和证券的案例,折当前券商行业整合加速的趋势。2025年以来,券业并购动作频频:4月,国泰海通完成重组更名,标志着行业“世纪合并”落地;8月中旬,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股权也获证监会核准。在监管鼓励“做大做强”与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驱动下,中小券商通过被头部机构并购实现资源优化,头部券商借助整合扩大市场份额、完善业务布局,正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对于投资者而言,此次并购既是国信证券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为观察券业整合成效提供了窗口。若后续整合顺利,国信证券有望在财富管理、跨境金融等领域实现突破,进一步巩固头部地位;反之,若整合不及预期,则可能面临商誉减值、业绩承压等风险。未来一年,国信证券具体整合方案的出台与实施进度,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