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金:具身机器人发展驱动线缆需求 看好国内线缆厂配套成长)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报称,近年来,具身机器人行业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国内电缆厂在行业0-1阶段即开始配套主机厂进行研发和小批量送货,同时具备较好的本土化配套及成本优势,例如宇树等头部主机厂实现小批量出货、开始意识到线缆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对于机器人本体的重要性;具身机器人线缆行业进入壁垒高、市场潜力足,有望随头部主机厂同步放量,建议关注国内线缆厂配套成长机遇。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线缆是机器人的血管和神经系统,具身机器人线缆要求或更高
机器人线缆是指机器人在运动环境下使用的,满足高柔韧性、高物理性能等特殊要求的线缆,按功能可分为动力线缆和信号线缆。按照下游应用,机器人线缆可分为工业机器人线缆和具身机器人线缆。横向对比二者,发现具身机器人线缆需要更好的柔性、又快又准的信号传输能力以及轻量和集成化,整体技术难度更高,并且行业处于0-1阶段、尚无明确的行业标准。
具身机器人发展驱动线缆需求,看好国内线缆厂配套成长
中金指出,23年以来观察到具身机器人领域存在着明显的政策与产业共振,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形态的具身机器人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机器人主机厂逐渐意识到线缆对于机器人性能和使用寿命具备显著影响。国内电缆厂在行业0-1阶段即开始配套主机厂进行研发和小批量送货,同时具备较好的本土化配套及成本优势,看好宇树、智元等国内主机厂批量化带动中国本土供应链配套成长,国内线缆厂有望成为国内主机厂的主力供应商、远期或凭借成熟供应能力向海外主机厂配套。
技术、认证为中短期壁垒,远期降本能力同样关键
中金认为,机器人线缆壁垒中短期看技术和认证,远期需考虑成本。1)技术:线缆厂需要具备从实验室环节的材料选型和结构设计、到批量化生产的工艺实现的复合能力,其中工艺实现know-how壁垒最高。2)认证:工业机器人客户认证需1-2年,具身机器人线缆或面临更高要求,同时具身机器人主机厂多与线缆厂进行前置合作研发,具身机器人线缆或具备更高的客户粘性。3)成本:远期看下游有明显的降本需求,成本会成为行业核心竞争要素,提升原材料国产化率和生产良率或为主要降本途径。
标的方面
看好国内线缆厂配套机器人产业链享放量红利,推荐:已有具身机器人项目量产落地的万马股份(002276.SZ)。产业链其他公司还包括:鑫宏业(301310.SZ)、新亚电子(605277.SH)、金杯电工(002533.SZ)、起帆电缆(605222.SZ)、华菱线缆(001208.SZ)。
风险因素
具身机器人商业化不及预期,技术发展不确定性,政策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