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刚刚,爆买!港股,见证历史!

来源:券商中国 媒体 2025-08-15 20:24:1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刚刚,爆买!港股,见证历史!)

南向资金狂涌!

南向资金正加速流入港股,8月15日,南向资金净买入约358.76亿港元,刷新历史最高单日净买入纪录,今年累计净流入达9389.21亿港元,已远超去年全年8078.69亿港元。

展望后市,有券商机构预测,全年南向净流入规模有望超过1.2万亿元,将为港股资金蓄水池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另外,港股稀缺性资产越来越集聚也有望吸引外资回流。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Laura Wang)团队表示,在全球多头基金连续两个月净买入中国股票之后,预计重返中国股市的趋势将“更为强劲”。

南向资金爆买

8月15日,南向资金净买入约358.76亿港元,刷新历史最高单日净买入纪录。其中,沪港股通净流入约197.12亿港元,深港股通净流入约161.65亿港元。

全天南向资金成交金额约1796.22亿港元,为近三周高位,相当于恒指当日成交额的57.44%。

港交所数据显示,今日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阿里巴巴14.54亿港元,净买入腾讯控股14.07亿港元,净买入美团12.47亿港元。

Wind数据显示,本周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约381.21亿港元,流入规模环比上周骤增约75%。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9389.21亿港元,已远超去年全年8078.69亿港元。

个股方面,近7天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小米集团36.28亿港元,阿里巴巴33.04亿港元,中国人寿13.53亿港元,腾讯控股10.50亿港元;大幅净卖出快手23.56亿港元。

市场层面,今日港股三大指数调整,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0.98%,报收25270.07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59%,报收5543.17点;国企指数跌0.98%,报收9039.09点。

其中,券商板块逆势爆发,截至收盘,中信建投证券、中国银河、中金公司分别大涨10.98%、9.48%、8.50%。

消息面上,A股市场成交额攀升至2.3万亿元人民币,两融余额同步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实现双破2万亿。此外,多数券商财报预告显示业绩大幅增长,一级与二级市场持续回暖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支撑。

另外,港股半导体板块亦集体走强,截至收盘,英诺赛科、华虹半导体、贝克微分别大涨17.38%、5.21%、5.08%。

方正证券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坚定看好半导体两大方向:自主可控与端侧AI。方正证券指出,自主可控是半导体最强主线,从AI算力到制造再到封测,国产供应链正在加强配套。

银行股集体调整,截至收盘,民生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均跌超3%。

后市如何演绎?

有分析指出,南向资金的创纪录流入是基于港股估值优势、产业升级红利及政策托底的综合反映。尽管外部扰动仍存,但中期来看,港股在科技产业周期上行、中报业绩验证及流动性宽松的三重支撑下,仍具显著配置价值。

展望港股后市,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研报称,港股有望继续延续牛市走势,增量资金继续流入和资产结构性优势是两大驱动因素。年内后续港股资金流出整体压力或相对可控,全年南向净流入规模有望超过1.2万亿元,为港股资金蓄水池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国泰海通进一步表示,港股稀缺性资产越来越集聚也有望吸引外资回流。近年来外资持续流出港股市场,当下外资配置中国资产的比例已降至历史低位,接下来外资或将边际改善。后续A股赴港融资节奏或加快,这或也将吸引国际长线资金,其主要缘于两大因素:

一是从市场特性看,相较于A股市场受本土资金主导和制度约束,国际资金更倾向于配置港股;

二是从资产供给看,过去港股缺乏能代表中国产业优势的硬科技、特色消费等核心资产,A股核心资产登陆港股,有望为国际资金提供更多选择。

中信证券认为,半年报业绩期将是港股行情是否延续的重要节点,随着南向资金持续流入,预计市场将逐步由流动性驱动转向业绩驱动,超预期的业绩及指引上修个股将可能继续受益。

中信证券还指出,“反内卷”政策变化将成为行业定价的核心变量,建议关注直接受益的光伏、稀土、锂及快递领域,以及高景气度的医药与科技板块。此外,在内地低利率环境下,稀缺性及业绩稳健的优质龙头企业将迎来价值的重新评估。

责编:战术恒

排版:刘珺宇
校对:姚远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腾讯控股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