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北证券:可持续航空燃料为航空业减碳赋能 PtL路线未来降本空间广阔)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北证券发布研报称,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作为航空业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抓手,预计将贡献65%的碳减排量。当前全球SAF产能缺口显著,需在25年内实现60倍扩张以匹配万亿级市场需求。政策端,欧盟、英国已出台强制掺混政策,美国通过税收减免刺激供给,中国2024年启动试点加注,产业爆发拐点已至。重点推荐具备原料优势的HEFA路线企业及技术储备领先的PtL路线厂商。
东北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废旧资源换发新生,为航空业减碳赋能
产业链方面,SAF上游原料端由废弃食用油脂、农林废弃物、城市固废及工业废气构成,中游生产分为工艺包技术授权与建设落地两个环节,下游通过供应商供应到全球各大航司。合作模式方面,一般SAF工艺包厂商提供核心工艺技术、催化剂及解决方案,并通过技术许可等方式帮助SAF生产企业优化工艺路径、降低成本或缩短项目周期。当前工艺包供应企业以国外为主,国内如建龙微纳等企业正重点突破SAF异构催化环节的异构化催化剂。生产企业则依托自身原料资源和工程能力承接技术落地,实现SAF规模化生产。当前共有11种SAF生产工艺获得ASTM标准认证,在已批准的SAF生产技术路线中,只有HEFA是目前唯一大规模用于商业生产SAF的技术路线。在SAF被与传统航空燃料掺混减排前必须通过可持续性认证、适航审定两项认证以确保减碳属性和安全性。
政策强烈驱动下,全新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根据IATA测算,SAF需在25年内实现近60倍产能扩张,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人民币级别,尽管当前全球SAF用量仍大幅低于IATA目标值,未来多国强制掺混政策的密集落地已为SAF需求爆发铺平道路。欧洲和英国方面,2025年两地均针对SAF做出强制掺混比例要求,未符合SAF掺混要求的燃油供应商或航司将面临罚款;美国大多数SAF政策更多集中于供给端,而非需求端,且政策特点以鼓励性、支持性为主,主要运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经济手段刺激SAF生产;我国相关部门已经陆续出台了法律政策和标准支持我国SAF行业发展,2024年我国开始推行SAF试点加注,未来我国SAF行业发展空间广阔。除欧盟、英国、美国和中国外,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均已推出相关SAF产业政策,共同推动全球SAF需求持续增长。
HEFA路线核心在于原材料资源,PtL路线未来降本空间广阔
当前我国SAF产业整体处于发展初期,在产产能有限,均为HEFA路线,产能集中在嘉澳环保、海新能科、鹏鹞环保等企业中。我国未来SAF在建产能较多,HEFA路线仍是未来SAF行业最主流的技术选择,原料成本是影响HEFA法SAF生产成本的核心因素,原料制约下HEFA法SAF企业盈利能力核心在于原料获取能力及原料获取价格,山高环能是原料UCO主要供应商之一。中短期内,高成本的G+FT、AtJ、PtL路线如投产一定程度上或推高SAF价格,在此背景下,掌握原材料资源的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其他工艺方面,G+FT、AtJ工艺需要规模化生产降本,PtL依赖技术提升降低原料成本,远期来看,PtL路线降本空间最大。
风险提示:政策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短期产能结构性过剩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