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植物医生销售费用10倍研发费用:曾抽查不合格,30家门店未办证件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植物医生销售费用10倍研发费用:曾抽查不合格,30家门店未办证件)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近期,北京植物医生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植物医生)的深市主板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近几年国产护肤品牌越来越受到大众追捧,植物医生也在较快时间内开启大规模扩张。不过在2024年,公司收入规模略显停滞,此外“重营销轻研发”等问题也遭市场不少诟病。

1

毛利率明显低于同行

天眼查显示,植物医生成立于2016年,自设立以来,公司致力于高山植物护肤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聚焦于“植物医生”品牌,推出洁面水乳、防晒、精华及精华油、面膜等多品类产品。

从2022年-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1.16亿元、21.5亿元和21.55亿元。其中,水乳膏霜作为最主要的产品类型,各期收入占比保持在55%左右,精华及精华油、面膜的收入占比分别在22%左右和17%左右,彩妆、身体护理等其他产品作为收入的有益补充,占比较小,保持在6%左右。

报告期内,植物医生主要产品中水乳膏霜、精华及精华油销量较为稳定。2024年,精华及精华油产品售价同比降低11.91%,面膜产品售价同比降低17.59%,主要因为售价较低的精华及精华油产品中上述系列销售占比有所提升;以及公司对面膜给予了较大的促销折扣。

得益于所处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植物医生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趋势,不过毛利率略低于同一时期的同行可比公司均值水平。

报告期内,植物医生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1.17亿元、21.51亿元和21.5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8亿元、2.29亿元和2.42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亿元、2.14亿元和2.25亿元。

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5.22%、60.34%和58.90%,同一时期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66.69%、68.28%和70.47%。不难看出,最近三年植物医生与同行毛利率均值差距均在7个百分点以上。

对于毛利率的差异性,植物医生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低于贝泰妮、珀莱雅和丸美生物,主要系销售模式不同所致,由于经销模式下,公司需为经销商留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因此毛利率低于直营模式,从而使得公司整体毛利率不及上述三家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仅就直营模式而言,报告期各期,公司直营模式毛利率分别为70.02%、73.62%和71.16%,与珀莱雅、贝泰妮、丸美生物较为接近。

具体而言,在销售模式层面,植物医生以经销模式为主,直营模式为辅。报告期各期,公司分销售模式主营业务收入构成较为稳定,其中经销模式收入占比在64%左右,直营模式收入占比在36%左右。

截至2024年末,植物医生品牌线下连锁门店共4328家,其中授权专卖店3830家、直营终端门店498家。

行业竞争层面,中国化妆品市场在品牌层面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2024年度,前三大品牌欧莱雅、兰蔻和雅诗兰黛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5%、3.8%和2.3%,前十大品牌市场占有率合计也仅为22.0%。

根据同一数据来源,2024年植物医生产品零售额在中国化妆品市场国产品牌中排名第8,在中国护肤品市场国产品牌中排名第7。

上述现象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大型日化集团通常采用多品牌运营策略,在不同细分赛道和价格带进行覆盖,从而巩固其集团层面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在护肤、彩妆等细分领域,众多新兴品牌借助社交媒体、内容电商和精细化运营迅速打开市场,呈现出新品牌活跃涌现与频繁更迭的现象。

2

销售投入高于研发费用10倍

报告期各期,植物医生的销售费用金额分别为7.03亿元、7.39亿元和7.4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3.21%、34.37%和34.47%,公司销售费用主要包括职工薪酬、场地租金及物业费、品牌及广告宣传费和电商运营费用等。

详细而言,销售费用中占比最高的为职工薪酬,各期占销售费用的40%左右,场地租金及物业费约占各期销售费用的27%左右,品牌及广告宣传费占各期销售费用的13%左右,电商运营费用占各期销售费用的13%左右。

其中,受外界关注较高的是,2024年12月,植物医生官宣青年偶像王俊凯成为其品牌全球面膜防晒代言人。而因官宣代言人的热度,植物医生期内的品牌及推广费也处于不低的水平。

据了解,植物医生的品牌及广告宣传费主要包括公司通过明星代言、互联网及平面广告、终端网点促销活动等方式促进渠道销售和塑造品牌形象而发生的费用支出。期内植物医生品牌及广告宣传费用分别为1.06亿元、1亿元和8943.28万元,占各期销售费用的15.04%、13.53%和12.03%。

植物医生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合理控制相关费用支出,整体呈现平稳下降趋势。

而同一时期,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7377.39万元、7587.63万元和6633.45万元,占当期收入的3.48%、3.53%和3.08%。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植物医生当期销售费用与研发费用之间存在近十倍的差距。

截至2024年12月末,植物医生共计有3535名员工,其中73.58%为销售人员,14.74%为管理人员,5.23%为生产人员,3.68%为研发人员。

眺远营销咨询董事长兼CEO高承远表示,从行业经验来看,植物医生当前的高销售费用模式短期内能维持增长,但长期存在隐患。过度依赖营销补贴和渠道扩张,导致单店坪效持续下滑,线上流量成本攀升却未能沉淀品牌忠诚度。这种‘重投放轻产品’的策略,在功效护肤时代难以建立竞争壁垒,一旦竞品加大技术投入,市场地位易被颠覆。

同时投资者还需要注意公司逐年攀升的存货。报告期各期末,植物医生的存货分别为1.99亿元、1.92亿元和2.23亿元,占当期流动资产的18.62%、15.32%和15.95%;各期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分别为725.24万元、730.27万元及747.72万元,占当期存货余额的比例分别为3.52%、3.66%及3.24%。

2024年末,公司存货余额同比增长15.75%,公司方面表示主要系抖音小店模式下适当加大了备货量;推广期备货较多且单位成本较高,使得期末存货金额有所增加。

报告期各期末,植物医生的应付账款分别为3.35亿元、3.08亿元和2.91亿元,占当期流动负债的51.44%、44.53%和45.84%,应付账款主要由应付货款和应付物流费构成。

截至报告期各期末,植物医生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41亿元、5.01亿元和3.81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分别为2.01亿元、2.82亿元和2.39亿元,货币资金分别为2.01亿元、2.82亿元和2.39亿元。

此次IPO,植物医生计划拟募资9.98亿元,其中5.26亿元用于营销渠道及品牌建设项目,2.64亿元用于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09亿元用于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和9989.87万元用于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植物医生完成现金分红1亿元。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植物医生的实际控制人为解勇,解勇直接持有公司8.33%股份,通过本多投资间接控制公司70.81%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合计控制公司79.14%股份对应的表决权。根据持股比例计算,实控人通过分红至少7000万元落袋为安。

3

32家店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曾抽查不合格

内控方面:根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5月31日,植物医生尚有32家因提供到店护理服务而需办理卫生许可证的子公司、分公司(直营门店)尚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公司部分直营门店若涉及为顾客提供到店护理服务,则相应门店属于实施卫生许可证制度的“公共场所”,如未依法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卫生防疫机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的行政处罚。

根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8月8日,“植物医生”共计有投诉量290条,已完成219条,消费者投诉问题包括产品质量、欺骗消费者、售后服务、出现安全事故等。

在2022年重庆市药监局发布的“关于7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的通告中,经检验,北京植物医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植物医生(广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DRPLANT紫灵芝多效驻颜洁面乳被检出菌落总数项目不合格,规定要求为≤1000CFU/g,该批次产品菌落总数检验结果为21000CFU/g,超标21倍。(港湾财经出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信证券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