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股东护航,溢价发行,威海银行30亿定增剑指何方?)
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晓燕
在金融市场持续变革的大背景下,银行的资本补充策略备受关注。7月31日晚间,在港上市的威海银行发布重磅公告,宣布将定向增发内资股和H股,预计募资30亿元。这一举措不仅是威海银行自身发展的关键布局,也为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范例。
此次威海银行定增方案的一大亮点是溢价发行。与部分国有大行相对市场股价折价发行不同,威海银行内资股和H股发行同价,均定为人民币3.29元/股,或等值港元。截至7月31日收盘,威海银行报2.92港元/股,折合人民币为2.68元/股,定增价格溢价约23%。这一溢价发行策略,充分体现了威海银行对自身价值的高度自信,以及市场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认可。它向投资者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威海银行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增长空间,值得以更高的价格参与投资。
从发行数量来看,威海银行董事会通过议案,建议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7.58亿股内资股及不超过1.54亿股H股,分别募集资金不超过24.94亿元、5.06亿元。在发行对象方面,内资股发行对象可能包括山东高速集团及其控股子公司山东高速,其分别为威海银行控股股东及主要股东。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同日公告称,将以3.29元/股股价认购威海银行不超过1.06亿股内资股,认购总额不超过3.48亿元,投资完成后,山东高速持有威海银行股权比例将保持在11.6%不变。而H股的发行对象为具有认购本行H股股份资格的投资者,具体发行对象根据市场情况及本行情况决定。
威海银行此次定增募集资金有着明确的用途,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该行核心一级资本。核心一级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支持业务发展的关键。通过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威海银行能够增强自身的资本实力,提高风险抵御能力,为业务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当前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充足的核心一级资本可以使银行更好地应对各种潜在风险,确保在经济波动时仍能保持稳定运营。
此次定增是在威海银行新帅上任不足一年做出的重大决策。2024年9月,威海银行换帅,孟东晓接棒董事长,张文斌接棒行长,12月6日,两人的任职资格同时获批。新领导班子展现出了积极进取的发展姿态,新帅正式上任仅6天,威海银行就宣布拟将公司名称从“威海市商业银行”变更为“威海银行”,这一更名举动被视为银行战略调整与品牌升级的重要信号,体现了银行突破地域限制、拓展业务版图的决心。
从威海银行的经营业绩来看,其发展态势良好。2024年,威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93.16亿元,同比增长6.64%;实现归母净利润19.92亿元,同比增长2.99%。截至2024年末,威海银行资产总额4414.638亿元。同时,威海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在不断优化,同期末,不良贷款率1.41%,较上年底下降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56.07%,较上年底增加近4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威海银行在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也为此次定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当前银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各级银行补充资本的需求愈发迫切。今年以来,银行补充资本的速度明显加快。例如,今年6月,财政部通过发行首批特别国债向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注资5000亿元,通过定增A股股票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而城商行阵营补充资本的压力更为突出,如“千亿级”泸州银行在今年6月中旬抛出了H股定增筹资18.5亿港元的补充一级资本方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威海银行此次30亿定增的意义更加凸显,它有助于威海银行在竞争中抢占先机,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此次定增完成后,威海银行的资本实力将得到显著增强,这将为其未来的业务拓展和战略布局提供有力支持。银行可以凭借更充足的资本,加大对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资本实力的增强也有望提升威海银行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客户和合作伙伴,进一步拓展业务空间。
尽管威海银行在港股上市后经常出现0成交的情况,但此次定增有望成为改变这一局面的契机。随着定增的完成,更多投资者的参与将增加股票的流动性,使威海银行的交投更加活跃。这不仅有利于提升银行的市场形象,还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交易机会,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