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英大基金董事会成员“大换血”!二季报披露之际却在更正一季报

来源:机构之家 2025-07-24 12:24: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英大基金董事会成员“大换血”!二季报披露之际却在更正一季报)

【来源:机构之家】

7月23日,英大基金一则董事变更公告引发行业关注。公告显示,张彤宇、马涛不再担任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职务,与此同时,股东方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委派范育晖、李斌、周泽、郑磊四人出任新董事。经职工大会选举,范育晖不再担任职工董事,由张海英接任该职。

图片来源:英大基金官网

此次调整后,英大基金董事会成员规模扩容至9人,而仅最近12个月内,董事会成员的变更比例已超过50%,如此高频且大规模的人事震荡,在公募基金行业实属罕见,不禁让人对公司治理的稳定性打上问号。在这场“四进两退”的剧变,董事会成员“大换血”中,职工董事范育晖从代董事长转为正式董事,重返核心决策层显得尤为关键。

图片系英大基金董事会成员任职情况

图片来源:Wind

作为英大基金的“老人”范育晖,2018年12月加入英大基金担任副总经理,分管专户子公司英大资本;2020年1月接替朱志升任总经理,全面统筹公司运营;2023年1月代行董事长职责,同年2月成为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公司战略决策中扮演核心角色;直至2023年7月乔发栋正式出任董事长后,范育晖暂离核心决策层。此番以非职工董事身份回归,标志其角色从“业务执行者”向“战略制定者”转变,国网英大集团强化对旗下基金公司管控的明确信号,通过核心人员的战略卡位,集团或意在重塑英大基金的发展路径,强化与集团整体战略的协同性。

权益产品不足2%

然而,人事调整能否扭转英大基金的发展困境,仍需打一个问号。从业务结构来看,公司长期陷入“偏科”困境。截至2025年6月30日,英大基金资产管理规模613.85亿元,非货规模457.11亿元,在162家公募基金中排名第78位,长期徘徊在行业中游。细究规模构成,债券型基金以446.11亿元的规模占据总规模的73%,成为绝对主力;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权益类产品萎缩,混合型基金仅3.32亿元,股票型基金6.39亿元,两者合计不足总规模的2%。这种“重债轻股”的业务结构,不仅让公司难以分享权益市场增长红利,更使其暴露在债券市场波动的单一风险中。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支撑起这600多亿规模的基金经理团队,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英大基金旗下共计11名基金经理,其中7名任职年限不足3年,团队平均管理年限远低于行业4.88年的水平。

与此形成呼应的是,公司旗下产品的持有人结构呈现出高度“机构依赖”特征。Wind数据显示,英大基金旗下多数产品机构持有比例超过90%,部分基金甚至高达99%。这种高度集中的机构占比意味着产品稳定性脆弱,容易因大额赎回引发流动性风险。

表格系英大基金旗下产品机构投资者占比

数据来源:Wind

雪上加霜的是,在基金行业二季度报告密集披露的关键节点,英大基金还因信息披露问题陷入争议。公司发布公告称,更正英大领先回报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1季度报告,将“4.5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章节中的净值增长率相关内容进行更正。

作为投资者判断产品业绩的核心指标,净值增长率的披露失误,不仅违背了“基金管理人的董事会及董事保证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的承诺,也暴露出基金托管人广发银行复核工作的疏漏。在监管对信息披露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这类失误无疑会削弱市场对公司的信任度。

图片来源:英大基金官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网英大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