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监事会召集人洪伟南退休,国信证券迎高管退休潮

来源:机构之家 2025-04-22 12:17: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监事会召集人洪伟南退休,国信证券迎高管退休潮)

【来源:机构之家】

4月21日,国信证券(002736.SZ)发布公告称,公司监事会收到洪伟南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到龄退休,洪伟南辞去公司第五届监事会召集人、职工监事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洪伟南,1964年出生,硕士学历,具备审计师专业职称。其职业生涯始于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红岭中路营业部,早期曾深度参与证券发行等关键业务。加入国信证券后,洪伟南历任投行总部副总经理、国信财务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图片人物系 洪伟南

之后,洪伟南逐渐转型至公司合规与审计领域,先后担任稽核审计部高级经理、监察稽核总部主任审计师、稽核总监等职务,成为公司内部审计体系的中坚力量。自2021年9月起担任职工监事,2024年3月升任监事会召集人。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4年11月,国信证券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临时会议已决定免去其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的职务,由李媚接任。这一安排或是其退休前的前置铺垫,意味着他已开始逐步淡出公司管理一线。

接替洪伟南出任职工监事的任福宾,出生于1980年,曾在深圳证监局办公室、机构一处任职。离开监管系统之后,任福宾加入国信证券子公司国信弘盛担任党支部副书记,之后出任国信证券合规管理总部总经理、人力资源总部总经理等职务,现任合规管理总部总经理。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国信证券有多名高管退休。例如原监事会主席李保军、原副总裁、董秘谌传立、原首席信息官刘汉西。目前,副总裁陈华出生于1965年,合规总监陈勇出生于1964年,均已到或接近退休年龄,或在不久的将来退休。

2024年合规问题频发

从合规角度来看,2024年是国信证券近年来监管问题暴露颇为集中的一年。机构之家根据新浪财经的数据统计,2023年公司及相关人员共有8起违规记录,而2024年这一数字激增至18起。进入2025年不足四个月,已新增2起。这一系列违规事件不仅揭示了公司在多个业务条线上的内部控制薄弱,也反映出其合规体系在人员管理、制度执行与风险识别等方面的潜在问题。

具体来看,2024年的18起违规事件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首先,违规事项的业务覆盖面广泛。2024年,国信证券的违规行为涉及投行业务、经纪业务、资产管理、场外衍生品、证券顾问服务等多个领域,显示出公司合规管理的多方位挑战。

其次,私募资管业务受到重罚。因国信证券资管新规整改不实、通道业务特征突出、主动管理不足等问题,被深圳证监局责令暂停新增私募资管产品备案3个月。资管条线责任人袁超、马谦、凌铃也被分别谈话或警示,责任压实至具体个人。

最后,投行业务上的违规问题突出,主要包括:未勤勉核查持股平台披露(如埃夫特IPO项目)、保荐项目上市首年即亏损(如利尔达项目)、募投资金使用监管缺失(如奥普特项目)等。

营收净利连续两年增长

国信证券近日披露了2024年年度报告,整体业绩表现稳健,延续了2023年的增长趋势。从利润表数据来看,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1.67亿元,同比增长16.46%;净利润82.1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7.84%。至此,国信证券已连续两年实现业绩的“双增长”。

盈利质量同步改善。2024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达8.23%,较2023年提升1.66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0.72元,同比大幅增长33.33%。这一系列核心财务指标的回升,预示着公司盈利能力正逐步修复。

从收入结构来看,经纪业务依旧是传统“压舱石”,全年手续费净收入55.78亿元,同比增长28.11%,占总营收的27.66%。然而,拉动营收增长的主力则是投资业务,2024年投资净收益高达82.54亿元,同比飙升54.93%,贡献了国信证券40.93%的营业收入。

成本端的表现亦颇为关键。2024年国信证券营业支出为55.01亿元,较2023年的60.46亿元减少5.45亿元,成本压降主要来源于其他业务成本的大幅缩减(减少7.31亿元)。与此同时,最为核心的管理费用则出现小幅抬升,全年达45.46亿元,同比增加2.02亿元,增幅为5%,增长幅度小于营收、净利,表明成本控制有所成效。

资产负债表方面,截至2024年末,国信证券总资产达到5,015.06亿元,较2023年增长8.33%;净资产亦提升至1,186.92亿元,同比增长7.45%。客户资金存款同比猛增55.97%,由538.29亿元跃升至839.59亿元,反映出客户交易活跃度显著增强。与此同时,融出资金也由558.82亿元提升至702.26亿元,增幅为25.67%,进一步夯实利息类资产的稳定收益来源。

值得关注的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年内出现阶段性波动,全年较2023年减少6.8%至1,825.45亿元。从季度数据拆解来看,资产规模经历先降后升:分别为1980亿元、1842亿元、1792亿元与1825亿元,前三季度呈小幅减仓态势,至第四季度才有小幅回补,或与四季度市场行情及自营盘调仓策略有关。

截至年末,国信证券资产负债率小幅上升至76.33%,较2023年提升0.19个百分点,处于合理范围。风控指标方面,风险覆盖率虽回落13.07个百分点至277.64%,但仍显著高于监管红线。资本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与净稳定资金率分别为15.76%、351.69%、158.66%,分别较2023年上升2.21个百分点、83.77个百分点和25.15个百分点,显示公司整体资本充足、流动性充裕,抗风险能力稳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深圳国际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