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全产业链推进产业发展 2024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4100亿元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4-09 21:10:1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全产业链推进产业发展 2024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4100亿元)

4月9日,在2025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开幕主论坛上,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徐徕在致辞中指出,2024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4100亿元,年增长近300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竞争的焦点赛道之一。浦东新区坚持“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产业链体系化地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徐徕透露,2019年以来,浦东累计获批1类创新药21个,占上海的比重为四分之三,累计获批创新医疗器械31个,占上海的比重为58.5%。其中,今年已获批上市2款1类创新药和4款创新医疗器械。

据介绍,浦东在细胞基因产业方面也保持先发优势,全国共有6个上市的CAR-T细胞治疗药品,浦东占3个;创新产品“走出去”方面,浦东已有3款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在海外主流市场获批上市,一大批创新医疗器械走向国际市场。此外,浦东还致力于成为跨国药企创新产品首发地,已有2款全球同步研发的产品率先在我国获批上市,实现“同步研发、同步临床、同步注册”。

张江作为生物医药创新引领核心区,目前已成为生物医药产业链条最完整、生态最优良、人才最集聚、创新最活跃的区域之一。论坛上,《2025张江创新药企全球竞争力TOP15》正式发布,从上市产品、在研产品、临床试验和医药交易四大维度展开全面评估,评选出迪哲医药、和黄医药、君实生物、宜明昂科等15家“张江本土培育”企业。

宜明昂科董事长、CEO兼CSO田文志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扎根在张江,源于张江构建了完备的生物医药生态体系。在这里,可以只有一个创意( idea),早期的抗体发现、动物的体内药效安全评价乃至抗体的中试生产等都有专业公司协助。

田文志介绍,公司开发的靶点均着眼于全球市场,“在研的一款新药有望明年年底递交上市申请,目前行业内尚无产品获批上市”。

在2024年发布的《浦东生命科学产业生态服务图谱1.0》基础上,张江持续汇聚破解产业协同的壁垒,激活创新势能。论坛现场,浦东生命科学生态合作伙伴共同体启动,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浦东生命科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均在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科研处副处长刘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共同体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实践中有价值的问题,并与张江的企业进行资源对接,“此前已有案例落地,一款呼吸训练的装置,从我们提出需求到与张江的企业对接,再到原型机落地,仅耗时约2个月”。

作为浦东新区打造的国际生物医药产业交流会议平台,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以构建全球创新共同体为使命,搭建产学研深度融通的国际化桥梁。浦东生命科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自组建以来,统筹浦东新区生物医药服务工作,不断加强专业服务力量,“希望通过国际化会议平台,能够链接到全球资源,共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和黄医药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