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繁荣大模型创新生态 上海加码布局智算产业)
上海正加码布局智算产业!
在3月28日召开的2025年“智算申城”高峰论坛上,上海市智能算力资源统筹调度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该平台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下,由上海仪电集团牵头搭建,以市场算力需求为导向,实现跨市域、跨资源池、跨厂商的异构智能算力资源调度和交易,形成多元参与、多方协同的灵活供给格局,服务和保障本市高校、科研院所、中小企业的智能算力和科学计算需求。
目前,上海市智能算力资源统筹调度服务平台已和三大运营商、多家云算力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并探索接入西部对口合作地区优质算力,共同支撑和繁荣上海大模型创新生态。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兼大装置事业群总裁杨帆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蓬勃发展,算力供给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紧缺,通过调度平台可将分散在不同产业主体的算力统一分配和利用,将大幅提升整个算力的利用效率。据透露,商汤科技将加入调度平台,更好地服务上海智算产业上下游应用与研发推进。
2022年,作为商汤大装置重要载体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上海临港AIDC正式投入运营,已成为亚洲最大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之一。目前,上海临港AIDC算力总规模达23000PetaFlops。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指出,上海正顺应智能化变革机遇,将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引领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带动构建具有竞争力的智算产业生态。面向未来,上海将充分利用超大城市的综合优势,加快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上海高地”,为智算产业发展打开新机遇、开拓新领域。
据张英透露,上海将打造先进高效的智算能力,加快推进高性能智算集群建设,打造安全、可靠的算力底座;开展近几年新建智算中心项目后评估工作,提升智算中心上架率。提供普惠便捷的智算供给,支持构建功能完善、开放共享的市级智算资源调度服务平台,实现全市算力统筹调度,逐步探索接入异地/异构算力,降低智算使用门槛。营造开放共享的智算生态,搭建更多协作交流平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算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形成长期、稳定、共赢的产业生态体系。
近日印发的《上海市关于促进智算云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2027年)》(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上海市智算云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智算规模力争达到200EFLOPS,其中自主可控算力占比超70%;打造若干综合型智算云平台和一批垂直型智算云平台,形成一批智算云标杆应用;培育1—2家战略型企业和20家高成长企业,吸引国内外头部云商在沪扩大投资。
论坛上,上海电信正式推出公共算力服务门户——算力超市,并基于门户下智算单卡/多卡产品,助力个人与政企用户便捷获取高效算力资源,配套提供热门模型镜像及API接入服务,推动上海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高地。
在智算标准方面,2024年,上海市算力网络协会完成了《智能计算中心网络服务能力要求》、《算力调度适配层技术要求》、《智能计算中心网络工程技术标准》等3项团标,以及《上海算力网络高质量发展白皮书》、《上海绿色算力高质量白皮书》和《上海市智能算力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报告》的编制和发布工作,为本市智能算力和算力网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标准支撑和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