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25:《2025年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预见2025:《2025年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粮科技(000930);西王食品(000639);梅花生物(600873);新和成(002001);保龄宝(002286);金龙鱼(300999)等

本文核心数据:玉米深加工行业规模、竞争格局、发展前景预测等

产业概况

1、定义

玉米深加工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等方法对玉米进行多级加工,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具体产品包括玉米淀粉、淀粉糖(如葡萄糖、果糖)、酒精(如燃料乙醇、食用酒精)、氨基酸(如赖氨酸、谷氨酸)、维生素(如维生素C)、有机酸(如柠檬酸、乳酸)、生物材料(如聚乳酸)、饲料添加剂(如玉米蛋白粉)等。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饲料、能源等多个领域。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的完整布局与多元应用

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布局从上游到下游高度衔接,形成完整体系。上游主要包括原料供应(玉米种植、收储与贸易)和加工设备制造,经过初级加工阶段(玉米淀粉生产、胚芽油提取、蛋白粉和纤维等副产品生产)向中游延伸。中游是产业链核心,主要进行玉米深加工,涉及发酵类产品(如燃料乙醇、赖氨酸、谷氨酸)和化工原料(如聚乳酸、木糖醇)。下游则涵盖广泛的消费领域,包括食品饮料、饲料、能源化工以及医药和日化产品,推动玉米深加工在多行业实现高附加值应用。

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图谱布局完整,上游以种植与原料供应为主,代表企业包括大北农、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苏垦农发、荃银高科、丰乐种业等种业企业,以及厦门象屿、天康生物、中粮科技等贸易与设备企业;中游以深加工为核心,覆盖玉米淀粉、发酵产品及化工原料生产,主要企业有中粮科技、西王食品、梅花生物、新和成、保龄宝、金龙鱼等;下游环节广泛分布于食品、饲料、能源、化工、医药等消费领域,企业众多,构成了多元化、精细化的产业生态。

行业发展历程:历经工业化生产和产业链延伸的过程

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经历了从初级加工到高端转化的全面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前,以简单的食品加工和饲料为主,技术较为落后;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在国家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背景下,淀粉、淀粉糖等初级加工产品开始实现工业化生产;90年代末至2010年前后,产业链迅速延伸,发酵类和高附加值产品(如赖氨酸、谷氨酸、燃料乙醇)成为发展重点,行业规模快速扩张;2010年至今,行业向绿色化、高端化、全产业链方向转型,高附加值产品(如聚乳酸、生物材料)成为新增长点,同时龙头企业竞争力增强。

中国玉米深加工政策从技术研发到市场推广,再到生态建设,逐步完善产业链支持体系。政策的演变体现了对新兴技术创新的持续推动和对消费升级趋势的敏锐把握,为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快速崛起提供了重要保障。未来,政策将进一步支持玉米深加工在多场景、多领域的应用,加速行业高质量发展。

行业政策背景:聚焦绿色化、高附加值和循环发展

“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重点围绕绿色化、循环化和高附加值发展展开布局。规划强调推动生物制造、生物基材料(如聚乳酸)和生物能源(如燃料乙醇)的开发,促进玉米深加工产品在食品、饲料、工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和非粮原料利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推动产业向科技创新和环保方向转型。

行业市场规模:规模整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2019-2023年,中国玉米深加工市场规模整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通过测算玉米深工业加工玉米需求量、产品转化率和产品单价,可以看出,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尤其在2021年之后增长明显。2024年市场规模初步统计突破2000亿元,反映出玉米深加工行业在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下游应用拓展以及政策支持推动下的快速发展和良好前景。

行业原料供需:玉米工业加工消费量稳步增长

玉米深加工行业在玉米消费量方面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工业加工消费量随玉米总消费量的增长而逐步增加,占总消费量的比重维持在20%左右。近年来,玉米深加工需求保持稳中有升,但占比相对稳定,表明深加工行业在玉米整体消费中的地位较为稳固。

行业竞争格局:龙头企业占据全产业链及高附加值领域优势

在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中,企业根据其市场地位和规模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包括中粮科技、梅花生物和新和成等龙头企业,它们在全产业链模式、氨基酸和维生素等领域具有显著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第二梯队由西王食品、保龄宝和金象生化等企业组成,这些企业在玉米油、功能糖和结晶糖等特定产品领域或区域市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第三梯队则包括金龙鱼、鹏程生化、成福食品、诸城兴贸和嘉吉生化等企业,它们在细分市场或特定区域运营,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相对较小。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发展趋势:推动低碳转型、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和提升生物制造技术水平

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未来将围绕绿色化与循环经济、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和生物技术创新三大方向发展。通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低碳环保转型;加速开发聚乳酸、功能性糖和生物基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满足健康与环保市场需求;同时依托生物制造技术的突破,提高原料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实现产品结构优化。

2、发展前景: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

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绿色化转型、高附加值产品需求增长以及生物制造技术的持续突破,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预计未来年均增长率约为7%,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到2030年有望突破3000亿元。随着政策支持和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行业在食品、饲料、生物基材料等领域将持续释放潜力,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生物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市场调研分析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西王食品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