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通领科技分红4000万再补流近亿,递表前沦为上千万被执行人)
《港湾商业观察》廖紫雯
日前,上海通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领科技)于北交所披露相关招股书,保荐机构为长江证券。
通领科技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汽车内饰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门板饰条、主仪表饰板、中控饰板等,主要应用于乘用车领域。
此次招股书披露,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净利均出现一定增长,净利增幅大于营收增幅。报告期内,公司存在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均值、销售费用率高于同行均值、应收账款较高,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下降等情况。
01
补流近亿元,递表前分红4000万
2021年-2023年、2024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通领科技实现营收分别为8.46亿元、8.92亿元、10.13亿元、4.9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08.46万元、6456.36万元、1.12亿元、6459.52万。
2024年1-9月,通领科技实现营收为7.55亿元,同比增长7.34%;实现净利润为9843.39万,较去年同期增长25.06%。
通领科技表示,2024年1-9月,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较多主要在于公司海外项目逐步量产,且海外项目毛利率较高所致。
报告期内,通领科技主要产品为汽车内饰件,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88.89%、92.72%、95.22%及96.00%,其中,汽车内饰件产品主要为门板饰条、主仪表饰板及中控饰板。
本次通领科技拟募资5.16亿,其中1.62亿拟投入武汉通领沃德汽车内饰件生产项目,1.10亿拟投入上海通领智能化升级项目,7912.49万拟投入研发中心升级项目,6,928.70万拟投入上海通领汽车门板总成生产项目,9500万拟补充流动资金。
2023年5月,通领科技以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0元(含税),共派发现金红利1638万元,该次股利分配已于2023年5月实施完毕。该次股利分配金额占2022年度净利润的比例为25.37%。
2024年5月,公司以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共派发现金红利2340万元,该次股利分配已于2024年6月实施完毕。该次股利分配金额占2023年度净利润的比例为20.96%。
2021年度至2023年度,通领科技累计分红比例为17.20%。
股权结构方面,通领科技实际控制人为项春潮及其子项建武、项建文。截至2024年12月4日,项春潮、项建武、项建文分别直接持有公司14.15%、8.73%、7.85%的股份,实际控制人合计直接持有公司30.73%的股份。
项春潮与其一致行动人共持有公司3551.29万股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可控制公司75.88%的表决权。项建武、项建文、沈岩州、陈梅红、王洲、张娜、徐进、郑跃、郑锡平、沈岩翔、吴圣考、杜忠虎、许良聪、张春和、董益晓、潘玉清、朱珍朋、陈永秀、项春光、林建光、张丽芬、项小兰、钟晓群系项春潮的一致行动人。
其中,项建武、项建文为项春潮之子,郑锡平为项春潮之配偶,张娜为项建武之配偶,项春光为项春潮之弟,项小兰为项春潮之姐,张春和为项春潮之妻之兄之配偶。
02
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均值,销售费用率偏高
招股书介绍,自成立以来,通领科技一直高度重视研发工作,在产品设计、模具开发、工艺创新及智能化生产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并形成了多项专利及核心技术,保持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通领科技的研发费用主要由职工薪酬和直接材料构成,各项目的占比基本保持稳定,报告期各期合计占比分别为72.59%、72.22%、73.93%和71.42%,其中职工薪酬的比例在50%以上。
详细数额来看,报告期各期,通领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3450.93万元、3667.58万元、3993.97万元及1786.1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08%、4.11%、3.94%及3.64%。
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4.72%、4.42%、4.55%、4.12%。公司表示,研发费用率处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范围内,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不存在较大差异。
此外,报告期各期,通领科技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90%、1.68%、1.84%和1.82%,同行业可比公司销售费用率均值分别为2.19%、1.55%、1.38%、1.32%。
公司表示, 2023 年度和 2024 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略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如下:(1)岱美股份、常熟汽饰、新泉股份规模较大,2023 年度和 2024 年上半年可比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较大,规模效应下销售费用率有所下降;(2)公司 2023 年度和 2024 年上半年外销收入增长迅速,支付给居间商的销售服务费相应增加。综合来看,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变化符合行业特征和业务发展趋势,不存在异常情况。
03
前五大客户占比较高,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下降
报告期内,通领科技对前五大客户(集团合并口径)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08亿、5.62亿、6.23亿、2.91亿,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0.39%、63.34%、61.79%和59.63%。
其中,报告期各期,公司第一大客户为上汽集团,营收占比分别为26.65%、30.63%、21.17%、23.03%。
通领科技表示,主机厂出于维护产品质量稳定性的考虑,对零部件供应商的遴选具有严格的标准,实施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进行认证并建立相对封闭的配套供应体系。零部件供应商通常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并经过较长的周期才能通过主机厂的合格供应商认证,一旦进入主机厂的配套体系,便可与主机厂形成长期合作的战略格局。该模式在保证零部件供应商和主机厂合作稳定的同时,也会导致零部件供应商的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
同时,通领科技指出,虽然公司目前与主要客户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但若出现与主要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发生变化或终止、主要客户经营情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主要客户的需求下降、主要客户转向其他供应商采购或主要客户对其供应商认证资格发生不利变化等情形,公司的经营业绩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客户集中度较高可能会带来经营稳定性的潜在风险,因为过于依赖少数客户的业务会增加企业在客户拖欠或减少采购量等情况下的风险。此外,客户集中性较高也存在回款风险,即公司垫付资金时需要承担的风险。为了规避这些风险,公司需要积极寻找新的客户来源,加强与现有客户的沟通交流、风险管控等措施。
2024年6月末,上汽集团对公司的应收账款达1.49亿,占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合计数的比例为30.06%,坏账准备达480.40万。
报告期各期,公司坏账准备合计达808.18万元、1498.54万元、1551.74万元、972.87万元。
整体而言,报告期各期末,通领科技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3.75亿、4.02亿、4.81亿、4.75亿,占当期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61.99%、56.59%、57.39%和57.88%;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3.91亿、4.26亿、5.05亿、4.94亿。
张新原指出,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占流动资产比重较高可能会对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产生影响,因为大量的应收账款会减少公司的现金流量和流动资产,导致公司难以及时偿还短期债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需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包括加强对客户的风险评估、优化经营流程、及时催收等措施,以提升应收账款回收效率和降低回款风险。此外,公司还需控制账期和账款金额,避免过高的账期和账款额度加重企业负担。
通领科技表示,2021年-2023年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和账面价值逐年增加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逐年增长,应收账款同步增加,2024年6月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和账面价值有所减少的主要原因系公司的收入存在一定的季节性,上半年的收入占比低于下半年,因此2024年6月末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和账面价值均有所下降。
同时,通领科技指出,未来,若公司主要客户的经营情况或资信情况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将面临应收账款无法按期收回或无法收回而导致发生坏账的风险,并将对公司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各期,通领科技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30次、2.18次、2.17次、1.96次,持续下降。
此外,据天眼查显示,2024年1月10日,通领科技成为被执行人,执行金额为1144.6万元,执行法院为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2023年12月27日,公司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于2023年12月27日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监局罚款30,000元,公司已及时整改并缴纳了罚款。根据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4年1月24日出具的《证明》,确认公司已主动履行完毕上述行政处罚并完成了相应整改,该处罚裁量为“从轻”。(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