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建发合诚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建发合诚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建发合诚(603909)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建发合诚隶属于工程技术服务业,报告期内主要从事勘察设计、工程管理、试验检测、建筑施工、综合管养、工程新材料六大业务,公司聚焦交通、市政、房建工程领域,主要集中在公路、桥梁、隧道、市政、房建、水运、城市轨道等工程细分专业领域。

  (一)公司资质

  公司已取得公路、水运、市政、建筑等土木工程行业资质共60余项,现涵盖工程全产业的咨询、勘察、设计、监理、检测、施工、养护、维养等全类别资质,实现建筑/市政行业甲级资质全覆盖,具备工程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的各项资质和能力。

  (二)主要业务

  1.勘察设计: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提供工程设计及咨询服务,主要包括:项目策划、投融资咨询、规划方案、前期咨询、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勘察测绘、全过程咨询、工程总承包及数字化运维。公司从事勘察设计的专业领域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工程、公路与轨道交通、风景园林、新能源开发利用等。

  2.工程管理: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咨询单位受建设单位(或政府监督部门)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以及批准的工程建设文件,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工程实践经验、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方法,采用多种服务方式组合,为委托方提供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或局部解决方案。涵盖工程监理、工程代建、项目管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质量安全监督、一房一验、第三方飞检等,公司目前主要从事的工程管理项目主要为工程监理、项目管理、质量安全监督项目、一房一验、第三方飞检等。

  3.试验检测: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据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对公路、水运、市政、房建、铁路工程所用材料、构件、工程制品、工程实体的质量和技术指标等进行试验检测。公司试验检测业务涵盖的工程领域包括:公路、水运、市政、房建、铁路、城市轨道等行业,开展的检测业务内容主要为:工程材料及构配件检测、地基与基础检测、桥梁施工监控及结构定期检测、桥梁动静载检测、隧道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隧道质量检测、交竣工验收检测、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钢结构工程检测,以及高速公路项目、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铁路项目的第三方检测监测服务。

  4.建筑施工: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通过公开招标或建设单位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以及批准的工程建设文件,综合利用各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按照特定的设计蓝图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进行的为建造各式各样的建筑产品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建筑施工板块作为公司全新的业务板块,公司将主要围绕施工建设阶段,打造智慧工程管理平台解决施工中不断出现的技术难题,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5.综合管养:是指将各类基础设施与现代信息(GIS、BIM与物联网等)技术相结合,通过获取基础设施结构状态参数,用数字化、信息化及专业化的手段,为基础设施提供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维修养护服务,保障结构安全及运营顺畅,提高结构物耐久性与适用性。公司综合管养对象涵盖基础设施所涉及的桥梁与隧道结构物、公路路面与市政道路、港口码头及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各类工程。公司业务不仅涉及基础设施日常巡检养护、沥青路面与园林景观养护,更扩展到城市更新所涉及的结构病害处治与改造加固、特殊结构顶升、平移与纠偏、综合维养数字化与信息化等。通过多年积累已形成各类基础设施更新的快速解决方案,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及应用,融合新材料、新工艺与新技术,形成各自专业且独立领先的技术体系,可有效进行全国的推广及复制。

  6.工程新材料:是指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传统材料性能有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建筑结构加固材料、绿色节能建材产业、环保再生材料具有技术密集度高、产品附加值大、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公司新材料业务目前主要集中在工程新建、工程加固、工程养护等领域,主要产品为水泥基、石膏基材料(轻质石膏砂浆、石膏基自流平)、结构胶粘剂材料、快干混凝土、气泡混合轻质土。

  公司秉持“心护工程,业馈社会”的企业使命,紧抓国家政策热点及行业发展趋势,聚焦市政基础设施和交通优势领域,加速拓展房屋建筑工程相关的设计与施工业务,积极探索城市更新、环境整治以及基础设施智慧运维项目。同时以“工程医院”理念为指引,重点加强工程基础设施“疑难急险”病害防治力量,积极开展工程基础设施的健康检测、病害诊断、修复加固、应急抢险业务,依托系统化协同增值“1+X”模式,为客户提供综合性、跨阶段、一体化的工程技术服务,打造国内领先的工程全生命周期服务品牌。

  (三)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议标洽谈、客户直接委托获取各项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其中公开招投标及客户直接委托是公司承接业务的主要模式。

  (四)行业情况说明

  1.行业业务链

  工程技术服务业是指为经济建设和工程建设项目决策、管理与实施提供全过程咨询与技术服务,是以高层次智力密集型技术为基础的智力服务行业,其服务内容贯穿于土木工程行业始终。

  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项目决策、工程建设、项目运营等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依托自身雄厚的技术实力与品牌优势,为建设项目提供综合性、跨阶段、一体化的工程技术服务。

  2.行业相关性

  (1)交通强国战略引领,深化改革促创新发展

  2023年末,交通运输部在年度工作会议上明确了2024年的工作重点,聚焦于扩大有效投资,加速构建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全国各省市积极响应,纷纷设定了年度投资目标,特别是经济发达省份和风险较高的地区,其目标增长率均较2023年的实际增速有显著提升。

  进入2024年,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的必要性,并宣布将连续多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以支持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和城乡建设的绿色转型。5月,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部务会议上提出,要重点推进交通运输设备的大规模更新,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7月,中共中央在三中全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强调了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的紧迫性及重要性。

  自2019年至2023年的五年间,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18万亿元。根据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仅2024年上半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就达到了1.7万亿元,投资规模的高位运行凸显了交通投资在稳经济中的“压舱石”地位,为经济的整体复苏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并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创新驱动发展注入了新动力(300152)。

  2019-2023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

  (2)宏观调控政策显效,推动建筑业产业优化升级

  随着2024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在这一背景下,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在1至6月份达到了138,312亿元,同比增长4.8%,显示出建筑业的稳步增长。

  2024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新策略,强调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并统筹考虑消化存量房产与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紧接着,从4月底至5月初,各地政府迅速响应,通过放开需求端的限购政策,提振了市场信心。

  2024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在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明确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方针,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新政策,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盘活存量商品房和土地资源。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与国家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相连,并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和市场需求的逐步回暖,建筑业有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9-2023年建筑业总产值统计(亿元)

  (3)交通强国及城市更新,带动基础设施养护需求扩大

  公路养护:

  2023年4月,国家交通运输部颁布了《五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对国省干线公路中新评定为四、五类的桥梁实施全面治理,确保每年至少完成1000公里的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这一计划体现了国家对提升公路桥梁安全与耐久性的坚定承诺。

  2024年5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国家公路现代养护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国家公路养护工程试点工作的正式启动。该试点工作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旨在探索养护工程的新模式,加强管理与技术创新,提升养护工程的决策水平。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流量的持续增长以及早期大规模建设道路逐步进入修复期,公路养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理念已由“重建设轻养护”转变为“建设与养护并重”,标志着道路养护全面时代的来临。根据《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至2023年末,我国公路总里程已达到543.68万公里,公路养护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

  目前,我国已构建起覆盖全国的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对存量道路的养护需求日益增加。得益于“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的推动,预计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保持增长态势,带动新增道路养护需求的扩大,推动公路养护市场迈向规模化、高质量的发展黄金期。

  2019-2023年年末全国公路里程及公路密度

  城市更新:

  2024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其他四个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通知》,要求各地需定期对污水管网进行排查与修复,以加快管网改造进程。随后,住建部在4月印发了《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聚焦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改造,分类推进相关基础设施设备的更新工作

  2024年7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该计划强调了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五大重点任务: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城市洪涝治理、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以及绿色智慧城市建设,并辅以相应的政策支持。同时,福建省自2024年8月1日起试行城市体检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规范性。

  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顺畅运作与持续繁荣的基石,对经济转型、民众福祉和城市安全防线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持续对城市地下管网、抗震加固、水利治理等关键领域进行投入和改进,不仅将增强城市的韧性,也将为城市体检、城市更新、城市生态修复等细分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4)城镇化进程及历史文化保护,驱动建筑修缮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其他五个部门发布了《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该方案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历史建筑为依托,旨在推动消防展示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

  2024年6月,城市建设司发布数据,2024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4万个。

  2024年8月,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结合最新发布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介绍了房屋定期体检制度、房屋保险制度、房屋养老金制度的建设计划。另外,该行动计划强调了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确保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和地域特色得以保留和弘扬。

  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深入实施,我国城市建设正经历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老旧小区的改造与维护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对于城市中心区域的老旧建筑,其修缮和改造不仅关系到城市形象的重塑,更是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措施。同时,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传承,这不仅是对城市历史记忆的维护和文化身份的强化,也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关键因素。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工程检测、维修加固、加固材料等相关行业正迎来新的市场机遇,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2024年上半年主要经营成果

  2024年上半年,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房地产、基础建设等领域需求疲软,行业竞争态势愈发激烈。在此形势下,公司聚焦“双轮驱动”&“两域建设”发展战略,围绕“新建工程业务促增长、以在役工程业务谋未来”的工作主线,重点打造“建发合诚工程医院”品牌,积极拓展除建筑施工、建筑设计之外的关联方业务,全面加强成本管控和收款管理,公司整体经营规模及效益均有所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52亿元,同比增长197.5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03.89万元,同比增长65.9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0.11亿元,同比增长1.77%;

  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4,375.6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86.3%;完成新签合同额34.17亿元,同比减少62.7%。

  (二)2024年上半年开展的重点工作及成效

  1、筑牢基础,推动“建发合诚工程医院”建设

  2024年上半年,公司重点打造“建发合诚工程医院”品牌,致力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建发合诚工程医院为在役工程(已建成工程)提供一站式的检测、设计、维护服务,即按照工程建造的年代、功能类型定制体检方案,及时查找和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消除已发现的安全隐患,提倡风险防控从传统的被动应对向更为积极的主动预防转变。

  在此期间,公司成功举办了以“力出一孔、利出一孔”为主题的品牌建设行动学习研讨活动,明确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建了以“五个专业科室-六个项目组”为基础的生态型组织架构,确立了以“客户经理、解决方案专家、交付专家”为核心的“铁三角”工作模式,确保服务的高效与专业。为了进一步优化客户体验,建发合诚工程医院推出了《工程医院客户手册》和《工程医院导诊指南》,为客户提供清晰的服务指南,以规范专项业务的服务流程,确保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粘性。

  建发合诚工程医院以专业的技术和周到的服务为在役工程(即已建成工程)保驾护航,为客户带来了更高的价值和更优的体验,也为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带来更加安全、稳固的基础设施。报告期内,建发合诚工程医院已落地道路、桥隧、建筑结构等项目56项,累计新签合同超一亿元。

  2、积极布局,拓宽协同业务范围,突显优势业务核心竞争力

  2024年上半年,公司坚持“区域聚焦,城市深耕”的经营策略,依托公司优势业务,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在福建、辽宁等优势省份的市场领先地位。同时,公司将战略重点放在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川渝以及华中等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积极布局,以实现业务的深度拓展和战略性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发挥咨询业务优势,紧跟地方政府专项债、万亿国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府资金投向,成功承接排水防涝、城中村改造等重要项目,累计设计合同额超4000万元。同期,公司获得多项灯塔项目,如工程监理承接东南沿海地区最大直径盾构隧道、福建省内第一条公路盾构隧道—厦金大桥(厦门段),国家首批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厦门翔安欣安雅苑项目;工程检测承接复杂海洋环境下深海超长大直径灌注桩成孔检测-宁上高速东吾洋特

  大桥;勘察设计首个以设计施工双资质承揽的EPC项目——“2024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中心景观大连未来魔方深化设计与施工工程。这些灯塔项目的获得进一步推动公司工程咨询业务实现提质增效。

  面对不断变化的房地产市场环境,公司采取了扩大协同的策略来适应和把握机遇。一方面,积极寻求建发集团内部业务协同的机会,主动跟进美凯龙(601828)场馆改造业务及其他行业集团业务机会。报告期内,公司承接了建发新兴能源泰国厂区设计大总包项目。另一方面,在巩固原有关联方业务,如工程监理、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展房地产相关领域的新业务。这包括加速布局第三方飞检服务、一房一验、试验检测、建筑材料供应等业务,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增长点。在此期间,公司已成功组建了第三方飞检及一房一验的专业团队,并已承接了12个一房一验项目(含两年房修维保)和6个第三方飞检标段,新业务的拓展符合预期目标。

  报告期内,公司勘察设计、工程管理、试验检测等工程咨询业务作为公司传统优势业务,在行业发展增速放缓的形势下仍保持增长态势,完成新签4.65亿元,同比增长16.63%;建筑施工、综合管养等工程施工业务受房地产行业影响,完成新签29.52亿元,同比下降66.3%。公司新签合同额完成34.17亿元,同比下降62.7%。各业务板块新签合同额情况如下:

  3、多措并举,提质增效初显成效

  2024年上半年,公司围绕运营效率提升、成本精细管控、应收款高效回收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旨在实现经营稳步增长和全方位提质增效的年度工作目标。

  (1)优化运营资源:公司持续优化职能中心,并设立了海西、华东、东南三大集群联络处,紧密联动建发房地产集团各集群、事业部和城市公司,不断提升服务效能。

  (2)强化成本管控:公司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目标,对各业务板块的项目履约流程和关键成本要素进行了深入梳理和识别,优化了目标成本清单,并持续完善成本管控体系。目前,公司已初步实现了成本的全周期动态管理。此外,公司强调精准用工,严格控制费用,减少运营成本,持续推进公司降本增效。

  (3)强化收款管理:近年来,公司不断强化应收款管理,开展多形式应收款催收,确保经营现金回流顺畅。报告期内,公司在合同系统中建立收款周期模型,用以指导合同全生命周期的收款履约计划。同时,通过嵌入合同应收款预警机制,确保每一笔应收款项有效跟踪、及时回收。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回款达到27.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5%。

  (4)强化数字升级:为了提高决策的效率和质量,公司成功上线了运营平台1.0版本,同时持续优化业财一体化系统,通过技术升级和流程再造,不断提高核算效率,确保运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完成31.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7.87%,工程咨询业务与工程施工业务收入均实现增长,其中:勘察设计(含建筑设计)、工程管理、试验检测等工程咨询业务实现收入2.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13%;建筑施工、综合管养等工程施工业务实现收入28.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4.12%。具体如下:

  4、持续投入,技术创新提升品牌影响力

  2024年,公司不断加强工程技术标准化建设及专家型技术人才团队建设,依托在建的典型项目作为实践平台,持续改进和优化技术标准化体系,确保公司“三级技术管控、重点研发专项”的双创新体系有序发展。

  此外,公司积极推进与学术机构的合作,如“华侨大学研究生工作站”,以及以行业专家命名的工作室,例如“程志虎钢结构专家工作室”和“李文滔路面创新工作室”。公司还成立了多个以技术专家命名的专业创新小组,例如“杜秋桥梁创新小组”、“林康钢结构创新小组”和“蒋坤隧道创新小组”,以促进技术攻关和创新思维的交流。为了进一步激发团队的创新潜力,公司组织了多样化的活动,包括“华大土木创新微课堂”、“灯塔项目一线共创”、“赋能大讲堂”、“主题案例共享”,以及技术骨干兴趣小组和技术成果汇报会,旨在推动知识共享、技术交流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在报告期内,公司荣获3项“第四届GHDA环球人居设计大奖”,成功推动了7项重点内部研发项目和15项纵向研发项目及标准,获得了13项知识产权,并计划申报2项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这些成果不仅增强了公司的技术服务能力,也显著提升了其品牌影响力。

  近两年,公司建筑施工业务主要以承接控股股东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为主。2024年上半年,公司建筑施工新签合同额28.0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7.31%。这一变化与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的弱复苏走势密切相关。在市场需求疲软的大环境下,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在土地购置和新项目投资方面采取了更为审慎的策略,这直接导致了对建筑施工服务需求的减少。因此,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建筑施工新签合同额相较于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为应对这一市场变化,保障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

  发挥优势:公司将充分利用在工程管理、试验检测和勘察设计等工程咨询领域的专业优势,积极拓展业务版图。在市场开拓上,将进一步扩大在福建、辽宁等优势省份的市场份额,并逐步将拓展重心向经济大省倾斜;在业务选择上,将紧跟政府的投资方向,特别关注国家支持的民生工程,如“三大工程”、地下管网、水利治理和抗震加固等项目,以及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重点工程。这些举措旨在加强公司在非关联方工程咨询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扩大协同:一方面寻求建发集团内部业务协同的机会,主动跟进美凯龙场馆改造业务及其他行业集团业务机会;另一方面,在稳固发展现有工程监理、建筑设计及建筑施工等关联方业务的基础上,着力加速第三方飞检服务、一房一验、试验检测、建筑材料供应等新增关联方业务落地,以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共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客户服务:2024年初,公司战略性地增设了建发房产集群联络处,旨在及时获取控股股东在房地产开发业务的最新动态与本土市场资讯,通过设立属地化服务机构实现靠前服务,从而提升服务的响应速度和品质,为客户带来了更高的价值和更优的体验。

  降本增效:公司致力于提升效率与降低成本,通过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严格预算控制,有效降低运营开支;持续优化成本管理体系,现已初步实现了成本的全程动态监控。同时,公司加强了合同应收款的管理,引入了合同应收款的预警系统,保障了现金流的稳定和顺畅。

  通过上述举措,公司旨在积极应对市场挑战,以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和稳健发展,并为未来市场复苏做好准备。

三、风险因素

  1.政策性风险

  公司所属的工程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相关政策及相应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因此,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将受到未来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

  2.人力资源风险

  受土木工程行业人才流失及毕业生就业不饱和等因素影响,行业人才供给已出现结构性失衡的端倪,可能对公司未来人力储备及长远规划产生一定影响;作为技术密集型的工程企业(勘察设计、工程管理、试验检测、综合管养),人力成本是公司经营过程中的主要支出,行业与区域市场薪酬水平的波动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土木工程涉及专业广、学科多,专业人才、技术骨干的培养与输出存在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将对公司人力资源的持续发展提出挑战。

  3.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在工程技术服务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安全事故,公司可能会承担事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公司具备完善的内部控制程序和措施以尽可能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如果公司在工程技术服务过程中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且公司被认定需要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则可能会对公司未来的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

  4.应收账款风险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高。公司应收账款较高主要原因是:①公司工程咨询类业务项目服务期限长,项目完工后还存在较长期间的决算及质保期,故公司应收账款账龄较长;②在实际付款流程中,业主经常是达到付款条件后才启动付款申请审批流程,鉴于审批机关主要是国有企业或相关政府部门,因此流程较长、耗时较多,所以迟于合同约定时间付款属于行业普遍的现象。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打造独具特色的工程全产业生态系统,参建了我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跨海桥隧工程,传承了追求工匠、创新、精品的精神,锻造了优秀的工程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能力,并且拥有著名的品牌、齐全的资质、典型工程的实践积淀。

  1.品牌优势

  公司自成立至今,坚持通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过硬的质量保证和科学的管理体系,树立了公司在行业内的良好品牌形象。公司参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座的三跨连续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海沧大桥、世界第一、中国第一座大断面海底隧道∣翔安隧道等多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跨海桥隧工程,获得了政府和业主的一致认可,打造了完整的工程全产业链。2016年公司成为A股第一家以监理为主业的主板上市公司;2021年公司成为《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厦门建发集团旗下企业。

  2.资质优势

  公司取得“公路、水运、市政、建筑行业”共60余项资质,涵盖工程产业的咨询、勘察、设计、监理、检测、养护、施工、维养等全类别资质,实现市政/建筑行业甲级资质全覆盖,具备工程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的各项资质和能力。

  3.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建立“三级技术管控、重点研发专项”双创新体系,配套系统化的协同机制,搭建“一院一站三中心”科技平台;依托典型工程,强化技术积累与技术研发,积淀工程智慧。公司在科研项目、标准、知识产权、科技奖励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参编《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技术丛书》《BRT病害诊断安全评定与维护技术》等多部专业书籍,主编《大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预警阈值设置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监理标准》《绿色建筑评价规程》等多项地方行业标准,完成《高性能沥青混合材料超薄罩面技术研究》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控成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福建省标准化贡献二等奖∣《海(水)底隧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多项科技奖项。

  4.业务协同优势

  公司一方面打造独具特色的工程全产业生态系统,具有承接全过程工程咨询、EPC、工程总承包、“代建监理一体化”、“检测设计维养一体化”等系统性问题一站式整合服务的优势;另一方面,公司与建发集团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监理、试验检测等专业领域开展业务协同,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

  5.全产业典型工程实践优势

  公司参建厦门市的环岛路、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海沧隧道、翔安大桥、轨道交通一号线、国际会议中心、海峡大剧院、以及大连湾海底隧道、海南清澜大桥等国省市重点工程,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等重量级奖项,积累了丰富的全产业典型工程实践经验。

  6.检测设计维养一体化优势

  公司以“工程医院”理念为指引,大力发展工程基础设施的健康检测、病害诊断、修复加固、应急抢险等业务,依托重大工程与创新平台开展高端技术交流与高端人才培养,现已形成了检测设计维养一体化服务“道路、钢结构、城市桥隧、水下结构物、地下管网、建筑”等专业6项核心技术能力,在建养并重时代具有先发优势。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和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