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科创板四大看点与未来潜力

来源:智通财经 2024-03-07 16:05:1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申万宏源:科创板四大看点与未来潜力)

智通财经APP获悉,申万宏源发布研究报告称,科创板于2019年7月22日正式开市,至今已逾四年。目前科创板已成为拥有超560家上市公司、首发总募资额超8000亿元、总市值超过5万亿元的高科技企业投融资平台,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来说,前期需要进行大量的研发投入,因而短期业绩难免有所波动,但中长期视角看,在未来AI产业浪潮迅猛发展、国产替代渗透率加速、科技创新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背景下,科创板以其显著的硬科技属性、高研发投入强度、优秀的出海能力以及良好的公司治理水平等优势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申万宏源主要观点如下:

一、科创板盈利增速有望于2023年年内触底。

截至2024年2月27日,共有461家科创板公司披露2023年业绩快报,披露率达81%。按已披露业绩快报公司的可比口径计算,2023年科创板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8%,较2022年下降35个百分点,而剔除掉“-U”类公司及大全能源/东方生物/安旭生物等39家公司后降幅收窄至31%。

具体节奏而言,科创板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已于2023Q2触底,虽然2023Q3累计同比下滑47.2%,但降幅已较2023Q2收窄1.9个百分点(剔除特殊公司后降幅收窄至30.9%),其中医药、电子和电力设备为主要拖累。

二、风物长宜放眼量,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短期业绩应给予一定空间。

(1)板块容量有待扩容,目前个别公司对板块业绩影响较大;其次,科创板内部主要行业小公司占比较多,经济基本面偏弱时,小公司往往业绩受损更大,但随着2024年经济基本面的复苏,板块有望迎来修复。截至2024年2月27日,科创板一共569家上市公司,而主板有3201家公司,创业板有1338家公司,板块容量不足,所以会导致单个公司对整体板块业绩造成较大影响。其次,科创板中电子和医药行业小公司数量占比分别为41%和48%,远高于创业板和主板,经济基本面偏弱时,小公司往往业绩受损更大。

(2)科创板的主要权重行业电子、医药、电力设备2023年景气周期性变化是影响科创板业绩最重要的原因。利润端,2023Q3电子、医药和电力设备扣非净利润增速均为负增长,分别为-37.9、-23.9%和-2.1%。

电子:2023年电子全球供应链尚未完全修复,国内消费电子复苏进程低于预期,电子整体景气度处于底部阶段。但2024年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消费电子的创新,AI手机、AIPC以及VR头显等新型产品有望带动电子行业强势复苏。

电力设备:新能源在2020-2022年经历了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高速增长阶段(2022年电力设备扣非净利润增速实现105.5%的高增长),进入2023年,行业在高基数背景下同时还面临产能释放的压力(2021年和2022年电力设备资本开支增速分别高达77.3%和43.8%),业绩增速放缓。

医药生物:医药受国内政策以及美债高利率影响需求有所放缓,但生物制品和中药等细分领域仍有不少亮点。受政策影响,2023Q3医药销售费用增速下行带动医药营收增速回落2.6个百分点至2023Q3的1.3%。细分领域中,中药的扣非净利润增速仍然有24%,其次生物制品受疫情手术需求回升景气度有较大幅度改善。中长期视角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同时二十大报告中也将生物技术作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动能,医药值得战略性重视。

(3)海外风险因素等扰动,既是“危”更是“机”。尽管海外对华的科技制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创板相关公司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这也是我国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的体现。一旦我国企业突破了“卡脖子”难题,那么所谓的制裁也就成为了一纸空文。自2018年《科创板日报》提出我国存在35项“卡脖子”技术以来,通过我国科技企业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有不少突破。

三、科创板四大看点与未来潜力:硬科技属性、高研发投入、优秀的出海能力与良好的公司治理水平。展望未来,伴随着经济基本面持续复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国产替代渗透率加速以及战略性新兴行业和未来产业成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科创板以其硬科技属性、高研发投入强度、高出海竞争力以及优秀的公司治理能力必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1)行业分布硬科技属性显著。科创板中市值占比排名前五的一级行业分别是电子(39.0%)>医药生物(19.5%)>电力设备(11.6%)>机械设备(9.4%)>计算机(8.3%),硬科技属性明显。另外,根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科创板中共有326家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占比57%,均为三大板块之最。

(2)高研发投入强度。以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来衡量研发强度,2023Q3科创板研发强度为10%,分别高于主板、创业板8.1和5.3个百分点,且科创板近几年研发强度均保持在10%上下。另外,2022年年报数据显示,科创板的研发人员比重高达25.6%,分别高于创业板和主板的17.5%和11.6%,同时近几年科创板研发人员增速均保持在30%左右的高增长水平。科创板高研发投入助力我国“卡脖子”领域不断突破,未来国产化率的加速渗透有助于进一步打开科创板公司成长空间。同时对科技产业的政策支持也将为科创板公司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优秀的出海能力。2022年科创板海外营收占比22.2%,为三大板块最高。

(4)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力。科创板ESG评级在BBB及以上的企业占比接近七成,远高创业板的35.4%和主板的41.3%。

风险提示:

(1)本文以科创板2023Q3业绩数据以及披露业绩快报的科创板公司(并非所有科创板公司)做2023年业绩推演,由于统计时间和统计样本与实际口径有所不同,因此科创板最终实际业绩结果可能会与本文有一定差异。(2)技术研发进程低于预期。科创板公司技术研发进程低于预期,可能导致公司亏损的时间和幅度超过此前预期,从而对盈利造成影响。(3)国内经济复苏低于预期,板块盈利修复可能进一步延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申万宏源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