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三生国健:60%自免管线已进入III期临床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4-01-30 17:0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三生国健:60%自免管线已进入III期临床)

近期,A股迎来业绩预告的密集披露期。1月26日,科创板上市公司三生国健(688336.SH)公告,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营收9.5亿元至10.50亿元,同比增加15.08%至27.20%;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到3.2亿元,同比增加427.41%到549.12%。

三生国健表示,受益赛普稳定增长、赛普汀持续快速放量增长,以及取得与沈阳三生制药合作的抗体肿瘤及眼科管线授权收入部分款项等因素影响,公司营业收入相比上年同期涨幅较大。

大幅上升的业绩对三生国健近期的股价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而记者了解到,除了2023年不俗的商业化表现之外,作为一家创新药企,公司还有更多研发端的重大进展并非业绩预告所能体现。

2021年,三生国健首次提出将聚焦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研发领域。两年时间,其管线中披露的5款主要自免药物临床进度进展迅速。据悉,目前已有3款药物正在或已经完成III期临床,占比达60%,另有一款药物已经完成II期临床,III期临床指日可待。

具体来看,抗IL-17A单抗608治疗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Ⅲ期临床研究已经达到主要疗效终点(PASI 75和sPGA 0/1)、全部关键次要疗效终点(PASI 90、PASI 100和sPGA 0)和所有次要疗效终点。

抗IL-4Rα单抗611在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受试者中开展的III期临床试验已于近日成功完成了首例受试者入组。无独有偶,抗IL-1β单抗613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受试者中开展的III期临床试验,也完成了首例受试者入组。

此外,抗IL-5单抗610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重度哮喘II期临床研究已达到主要终点。

据介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仅次于肿瘤的全球第二大疾病种类,具有患者基数大、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许多患者终身服药,因此相关药物的市场规模巨大。

以银屑病为例,该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且无法根治。中国银屑病患者预计2030年将达到690万人,其中20%至30%的患者患有中重度银屑病。Frost & Sullivan测算,中国的银屑病药物市场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1.5%,估计于2030年将增至94亿美元,其中生物药占比将接近50%。

再来看特应性皮炎(AD),数据显示,中国的AD药物市场从2017年的4.6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9%,之后将快速增长至2030年的71亿美元,2021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7.5%。2021年,生物药物占中国AD药物市场的10.9%,估计于2030年将增至75.9%。

而除了已经或即将进入III期临床的适应症之外,记者还从三生国健了解到,相关自免产品在过去一年中还有多个新适应症获批进入临床。

去年12月,608获批开展用于强直性脊柱炎和放射学阴性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炎两个临床试验。611获批开展用于儿童及青少年中重度AD的临床试验,并于再早些时候获批开展用于治疗中重度慢阻肺(COPD)的临床试验等。

业内人士表示,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往往有相似的分子信号通路,共享治疗靶点,使得同一款药物具备治疗多种疾病的潜力,可开发多种适应症。

从国际大药企的经验来看,这样的策略有可能会带来药品销售指数级的增长。

资料显示,2022年,诺华的IL-17A单抗司库奇尤单抗(可善挺)全球销售额将近40亿美元;赛诺菲的IL-4R单抗度普利尤单抗(达必妥)的全球销售额更是超过86亿美元,成为全球最畅销的药物之一。(CIS)

校对:杨立林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三生制药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