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机构点评汇总:算力调优)
【华西计算机】恒为科技:算力调优&训推一体机打开AI成长空间
恒为科技:算力和网络可视化前端平台型厂商
恒为科技从网络可视化和信创业务中,延展出智算可视化和训推一体机产品,并积极参与营造智能算力发展生态,与多家主流AI芯片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4.98亿元,同比+7.68%,归母净利润实现0.32亿元,同比-29.23%,受大环境影响,今年政府侧与运营商侧项目实施进展缓慢,展望Q4我们认为公司整体收入增长有望加速。
智能系统:智算中心&训推一体机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算力角度看,算力需求激增,第三方算力运维市场发展空间广阔;政府大力支持智算中心建设,积极出台政策支持;面对算力层的供需结构矛盾,各国积极发展算力层基础设施建设;跨区域、跨集群、跨架构的算力调度调优能力日益重要。
公司智算可视化方面,公司网络可视化与智能计算业务相结合满足智算可视化技术要求。根据恒为科技公众号,恒为科技正与多家算力投资机构合作建设、合作运营多个千P以上智算中心。
公司在智算解决方案、智算可视化运维方面的技术实力,将助力提升智算中心的增值能力。
布局训推一体机,打开下游应用想象空间。
根据恒为科技公众号,依托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地位和丰富资源,恒为科技和推想医疗将在人工智能医疗训推一体机、多模态大模型算力系统联合实验室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网络可视化:份额领先,拐点已至
全球网民数量持续增长,5.5G时代或将到来,网络流量迎接新发展时代;算力网络、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骨干传输技术进一步演进升级;移动通信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移动基站和 Wi-Fi 热点规模创新高;千兆光网发展进入快车道,对网络可视化提出更高需求。
网络可视化需求扩张,公司龙头地位稳固。
公司智算拥有20多年的技术沉淀,在行业积累、产品迭代、设备能力等方面一直保持业界领先。
公司在汇聚分流设备领域市场份额领先。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收入为10.47、19.67、28.2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1/3.70/5.59亿元,EPS为0.44/1.16/1.75元,对应2023年11月14日35.35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80.00/30.56/20.24倍,看好公司智算可视化+训推一体机生态布局,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国信通信】Vertiv:数字能源基础设施隐形冠军
Vertiv(维谛技术):全球关键数字能源基础设施提供商。
Vertiv成立于2016年,2020年在纽约交易所上市,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韦斯特维尔市,主要提供电力、冷却和IT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和服务,下游主要涉及数据中心(70%)、通信网络(20%)以及商业和工业环境(10%)三大领域。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实现49.98亿美元,同比+23.8%;营业利润6.11亿美元,同比+872.1%;调整后净利润2.28亿美元,同比+355.2%。
AI产业与数字经济驱动数据中心快速增长,未来数据中心年均复合增速或有望超20%。
经我们测算,Vertiv业务领域可触达的市场总规模在2023年有望超800亿美金,2023-2028年复合增速在7.4%-9.4%%。
结构拆解,数据中心相关领域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为575亿美金,2023-2028年复合增速为10%-12%,是公司后续高增长的主要来源,其中包括电力系统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为229.2亿美金,2023-2028年复合增速为7%;冷却市场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为166亿美金,2023-2028年复合增速为16%。
数据中心领域,Vertiv提供从电力系统、冷却到服务等全套解决方案。产品组合完备+产品实力领先推动公司在众多细分市场保持全球市占率第一:目前在数据中心领域,电力环节中公司三相不间断电源(UPS)产品全球市占率第一;在冷却环节,Vertiv是全球冷却市场的领导者,在液冷领域也提供多样化先进解决方案; 在服务领域,公司提供完备的售前售后服务,常年领先市场。
积极布局模块化数据中心以及前瞻液冷技术。
模块化数据中心由于其省时低成本的优势被视为未来数据中心发展趋势,Vertiv 在全球近800个地方出货超1500个模块化解决方案,累计超过150MW;算力提高、政策指引与节能低碳趋势下,液冷数据中心有望较快发展,Vertiv开发了全系列高密度、整体数据中心冷却解决方案,最近携手壳牌发布最新浸没液冷一体机,积极响应新的需求变化,丰富技术储备,等待时机爆发。
根据彭博一致预期,预计公司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68.4/74.4亿美元,净利润3.9/6.8亿美元。
Vertiv作为全球领先的关键数字能源基础设施提供商,其发展路径对我国厂商有重大借鉴意义,目前我国头部电源和热管理厂商已在上述方向上积极布局,如科华数据发布WiseMDC系列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科士达布局大型UPS以及IDM微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英维克深入液冷解决方案全流程研发,申菱环境推出数据中心散热三大全新解决方案:天枢-液冷温控系统、天玑-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天辰-蒸发氟泵相变冷却系统。
推荐关注数据中心电源主要供应商【科华数据】、【科士达】,及冷却厂商【英维克】、【申菱环境】。
【中泰建筑】华阳国际:装配式设计、BIM 软件研发双轮驱动,有望受益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提速
布局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左手拓市场、右手揽人才。
公司成立于2000年,于2019年在深交所上市,为深圳首家上市建筑设计公司。
业务板块:2018-2022年,公司总营收从9.16亿元增至18.25亿元,CAGR+18.81%。
23H1,公司建筑设计业务营收占比77.4%,毛利率达31.34%,造价咨询、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1.60%、20.32%;市场布局:23H1,公司华南区域营收占比82.19%。
公司布局重点省会城市,稳扎稳打经营华中、华东市场,方案创作中心落子香港地区,吸纳高水平海外方案设计团队;人才结构:2022年,公司发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2021-2025年行权条件对应2020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0%、38%、59%、78%和99%。
新型工业化叠加国产替代双轮驱动,装配式设计、BIM 软件迎“蓝海”。
行业变革:2020年8月28日,住建部等9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传统建筑业商业模式存在产品非标、现场浇筑2大痛点,装配式建筑从设计、制造两个维度破解行业痛点,其中设计环节起决定作用;国产替代:装配式设计看百亿空间,国产替代逻辑下BIM软件需求迎扩容。
我们测算:中性情形下,2025、2030年装配式PC结构建筑设计市场需求分别有望达到99亿元、154亿元;公司积极参与国产BIM软件研发,经历14年BIM先行探索、10年BIM正向设计推广、6年BIM应用软件研发,BIM项目实践超3000万平方米。
有望受益深圳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速,携手中望有望实现BIM软件国产替代。
城中村改造:中性情景下营收弹性预计27%。
自2007年大冲旧改项目,公司深耕深圳城市更新领域16载,截至23M7,公司城中村改造实践遍布深圳、广州、东莞、长沙、合肥等全国多个超大特大城市核心地段。
我们测算,中性情况下,公司由城中村改造贡献的营收弹性有望达27.3%;保障房建设:深圳有望率先探索,催化装配式建筑需求。
根据经济观察网2023年10月26日披露,《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近期已传达到各市政府、各部委直属机构。
该文件提出,“支持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率先探索实践,具备条件的城市要加快推进”。
23H1,公司建筑设计业务新签额9.39亿元,同比高增19.85%,其中新签装配式设计合同5.98亿元,同比大增73.26%。
携手中望、打造国产BIM解决方案。
截至2022年末,公司与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打造的中望智城BIM软件开发稳步推进,已实现基础构件创建和编辑,支持插入自定义构件并支持二三维视图联动。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16.15/18.07/20.58亿元,yoy分别-11.53%/+11.91%/+13.88%,实现归母净利润1.72/2.03/2.42亿元,yoy分别+53.49%/+17.99%/+19.25%,对应EPS为0.88/1.04/1.24元。
现价对应PE为17.17/14.55/12.20倍。
从市盈率角度看,公司当前价值较可比公司价值低估,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东吴通信】亨通光电:光电缆行业龙头守正出奇
全球信息与能源互联领先企业,业绩未来可期加速发展:公司专注于在通信和能源两大领域为客户创造价值,目前公司主营光通信、智能电网、海洋能源与通信、工业智能以及铜导体业务。
公司近年来稳健经营,2023年H1实现营业收入231.77亿元,同比增长4.85%;实现归母净利润12.49亿元,同比增长45.27%;可喜的是,2023年H1公司销售毛利率同比回升0.62pct至16.85%,销售净利率同比回升1.19pct至5.38%。
公司在行业低谷期所受冲击较小,体现了过硬的经营管理能力。
行业前景分析:
1) 海上风电:国内外市场需求高企,G7集团承诺将在2030年前将海上风电累计容量共同增加150GW,国内规划重点建设五大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2) 海洋通信:全球数据中心迎来数量与规模双重发展,海底光缆建设迎来新机遇。
3) 光通信:光缆市场格局稳固。
5G基站、千兆光网建设平稳进行。
数据、算力产业催动高端光模块新需求。
4)智能电网:基本盘稳固提升,电网智能化投资占比逐年提高,政策出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亨通光电2023-2025年营业收入为501.48/547.32/597.1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48/24.66/28.84亿元,EPS分别为0.79/1.00/1.17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16.79/13.26/11.34倍,对比公司与同行业其他公司来看,处于行业估值的平均位置。
但我们认为,随着AI时代的快步到来,全世界范围内算力需求大幅增加,数据基站中光模块的需求也将迎来爆发。
目前公司光模块技术尚有待市场认知,并未反应其合理的估值。
且我们判断整体行业随着通信基站建设的回暖,海风项目推进速度重回轨道,产业链估值未来具有一定的抬升空间。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华创医药】药明联合:ADC外包服务龙头,综合实力强劲
药明合联(WuXi XDC)是药明生物和合全药业成立的合资公司,是专注于抗体药偶联药物(ADC)及更广泛生物偶联药物市场的全球领先合同研究、开发及制造组织(CRDMO),也是一家致力于提供全面综合服务的公司。
据Frost & sullivan,按22年收入计,公司在ADC等生物偶联药物CRDMO中排名全球第二及中国第一,截至22年底,公司有94个进行中的整体项目,占同年全球生物偶联药物外包整体项目总数的35%以上。
生物偶联药物组合多样,市场潜力巨大。
生物偶联药物是利用连接子将载体和有效载荷进行连接,达到靶向递送有效载荷的目的,提升治疗效果。
其中最主要的一类为ADC,已有15款获批,根据前三季度销售额今年有望出现五款“重磅炸弹”药物。
此外,ADC作为一类“高效、靶向化疗”,还正在显示出与IO联用的潜力,现有的IO疗法中,近一半方案可能从IO+化疗升级为IO+ADC,相关适应症市场有望实现100-200%扩容。
据Frost & sullivan统计及预测,2022年全球ADC销售额达79亿美元,并有望以30%的年复合增长率于2030年达到647亿美元。
除了ADC,载体和有效载荷还可以替换为其他形式的药物,并且有望拓展肿瘤以外的多种适应症,进一步拓宽应用场景。
生物偶联药物开发复杂,高度依赖外包。
生物偶联药物开发的复杂性及高技术性导致大多数公司依赖外包合作伙伴进行开发。
据Frost & sullivan,截至2022年底,全球ADC发现、开发及制造外包率已达到约70%,超过整体生物制剂34%的外包率。
随着生物偶联药物特别是ADC药物研发热度不断攀升,合作交易及资金投入增加,全球ADC外包服务市场规模有望稳步增长。
据Frost & sullivan,2022年全球ADC外包服务市场规模约为15亿美元,并有望以28.4%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30年110亿美元。
全球ADC外包服务市场呈现出相对集中的格局,2022年按收入计排名前五大及前十大参与者合计分别占50.0%及74.3%的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21.85、38.39和56.03亿元,同比增长115.8%、75.7%和45.9%;归母净利润为3.65、6.75和9.93亿元,同比增长134.2%、85.0%和47.2%,EPS为0.31、0.57和0.84元。
由于ADC研发处于高速增长期,公司作为行业龙头,随着早期项目推进及后期项目进入商业化,收入有望迅速增长。
根据可比公司法,给予药明合联2024年约35倍PE,目标市值257亿港元,目标价约21.82港元,参考现金流折现估值法,通过绝对估值得出的结论交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