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三代制冷剂配额分配方案出炉 多品种四季度涨幅明显)
巨化股份、永和股份、三美股份......国内涉及制冷剂生产的企业,终于等来了第三代制冷剂的配额分配方案。
根据国家生态环保部11月6日印发关于《2024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通知,我国HFCs(第三代制冷剂氢氯烃类)生产和使用的基线值,以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为单位,分别为基线年(2020—2022年)我国HFCs的平均生产量和平均使用量,再分别加上含氢氯氟烃(HCFCs)生产和使用基线值的65%。据此,确定我国HFCs生产基线值为18.53亿tCO2、HFCs使用基线值为9.05亿tCO2(含进口基线值 0.05亿tCO2)。
生产配额总量直接约束我国HFCs生产总量控制目标,根据2024年国家HFCs生产基线值,设定2024年HFCs生产配额总量为18.53亿tCO2;进口配额总量为0.1亿tCO2;内用生产配额总量8.95亿tCO2。
配额总量中本次分配的部分为基线年HFCs的平均生产量和平均使用量,进口配额总量,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的HFC-23生产量和使用量等。对于配额总量中暂未分配的部分,生态环境部将在2024年期间根据履约工作进展和相关行业需求,及时商有关部门研究分配方法,包括用于增加配额发放量、半导体等重点行业HFCs使用量等。
同时,HFCs生产单位可按《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有关要求,向生态环境部申请调整HFCs生产配额和内用生产配额。
调整的原则包括:同一品种HFCs配额可在生产单位间进行等量调整;2022年12月31日后依法依规投产的受控用途HFCs生产设施,允许通过配额调整获取配额。不同品种HFCs配额调整须遵循:仅可在申请2024年度配额时进行调整;调整不得增加总二氧化碳当量;任一品种HFCs的配额调增量不得超过该生产单位根据本方案分配方法核定的该品种配额量的10%;HFC-23不参与调。
分配方案还同时公布了HFCs生产单位名单、HFC-23生产和副产单位名单、HFCs进口单位名单等,其中,涉及氟化工上市公司包括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东岳集团、东阳光、昊华科技等。
对于氟化工企业来说,HFCs的配额分配至关重要。为了争夺更多的配额,国内氟化工企业在基线年(2020—2022年),几乎是不计成本的拼产销量。因此,“生产一吨亏一吨,一亏就是三年”成为行业的真实写照。
譬如,第三代制冷剂主要产品R32,各企业根据自身产品的不同,报价集中在1.2万元——1.4万元/吨,而成本价一般在1.8万元/吨。也就是说,每卖一吨,就亏损约4000元——6000元。
第三代制冷剂的价格战,也直接影响到相关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比如,巨化股份2019年的净利润是8.99亿元,2020年净利润降至0.95亿元;三美股份2019年净利润为6.46亿元,2020年净利润降至2.22亿元;永和股份2019净利润为1.39亿元,2020年净利润降至1.02亿元。
2023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第三代制冷剂分配方案进入倒计时,氟化工产业链获得资本市场广泛关注,部分券商甚至认为“氟化工有望迎来行业拐点”、“黄金十年”。
其中,国泰君安研报指出,国内制冷剂配额约束下供给刚性,制冷剂或迎景气周期。供给端:国内三代制冷剂冻结期将开始并逐渐削减。自2024年后,国内第三代制冷剂供应总量将只减不增。需求端:预计未来空调、冰箱、冰柜和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将持续拉动制冷剂需求增加。公司认为:配额约束下,三代制冷剂供给端过剩的局面有望缓解,随着下游空调、汽车等领域需求逐步增长,三代制冷剂有望迎来景气周期。
据百川盈孚数据,2023年4季度(截至11月6日,含税价):R32均价16704元/吨,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28%。R134a均价26704元/吨,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11%;R125均价25987元吨,环比增长17%、同比下降24%。另外,制冷剂的源头萤石,也在今年四季度大幅上涨,其中,多家企业对97%萤石湿粉的报价,达到4000元/吨,创下历史新高。
“第三制冷剂配额分配的正式方案相比草案略有调整(如进口配额的略微调整),但框架、总量和配额执行方式基本相同,政策符合预期。”对于刚刚落地的分配方案,开源证券指出,自10月份以来,HFCs制冷剂行情显著超越前三季度,已呈现明显拐头向上趋势,行业拐点已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