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聚成科技数亿大手笔分红遭问询,研发实力也远弱同行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聚成科技数亿大手笔分红遭问询,研发实力也远弱同行)

《港湾商业观察》廖紫雯 张楠

企业在IPO前的大额分红普遍会引发市场的高度关注。江苏聚成金刚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聚成科技”)又添一例。

在针对聚成科技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中,就提到2021年聚成科技分红2.3亿元,未说明分红款的主要流向及用途。聚成科技在过去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55亿元、3342.69万元及2.39亿元,如此对比,2021年的现金分红的确是属于“大手笔”。

上市前大额分红,上市后能否持续?

主要享受到公司大部分经营红利的或许是相对少数人。根据招股书,张福军直接持有聚成科技42.18%的股权,为公司控股股东。此外,张福军及其配偶杨艳红通过苏州新佳合、苏州正福缘、聚成福圆咨询间接控制公司28.12%、7.81%、4.12%股权,也就是说张福军及杨艳红夫妇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82.24%的股权。

市场不少声音对巨额分红提出了疑问。聚成科技认为,这是存在一定理解偏差的,首先,分红属于每个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之一,也是公司股份的合法权利。其次,公司的分红决策严格履行了相关程序,同时也根据审核要求,对分红款的流向、用途等做了详细核查,以分红作为质疑依据欠缺说服力。

在问询函中,聚成科技被要求说明报告期内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取得现金分红金额、最终用途及客观证据,是否存在最终流向发行人客户、供应商或密切相关方的情形,是否存在资金体外循环情形。

聚成科技回复称,报告期内,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管、关键岗位人员中,涉及张福军、李春丽从发行人处获得大额现金分红。张福军、李春丽获得现金分红后,除购买房产及理财产品、缴纳个税、日常消费或结存在账户中,主要用于向发行人持股平台增资以认购发行人股权激励份额、向关联方常熟合融增资、佳合福君咨询增资,不存在最终流向发行人主要客户、供应商或密切相关方的情形(不包括向发行人持股平台增资并认购发行人股权激励份额部分),亦不存在资金体外循环的情形。

的确正如聚成科技所言,对于企业来说,分红无可厚非。但作为一家冲刺IPO的企业,上市前夕的大额分红难免会让投资者们有这样的疑问:公司成功上市之后,是否还能保持单年2.3亿元分红的“气魄”,以更好的回馈广大投资者?

根据聚成科技《关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利润分配政策的承诺》,公司当年盈利、可供分配利润为正且公司的现金流可以满足公司日常经营和可持续发展需求时,公司可以进行现金分红。在符合届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的前提下,如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发生,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10%。

公司甚至提出具体现金分红政策: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进行利润分配时,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 80%;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进行利润分配时,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40%;公司发展阶段属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进行利润分配时,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20%。

“公司的现金流可以满足公司日常经营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现金分红前提如何判断,以及前述不同条件下的分红比例如何界定,或许未来会受到市场的持续关注。

研发实力或成竞争关键

聚成科技所处的金刚线行业中,技术、研发实力属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发明专利数量方面,公司尚处于“追赶期”。

根据披露,截至2022年末,聚成科技有2个发明专利。同期的可比同行中,美畅股份为11个,原轼新材为3个,三超新材为18个,高测股份为29个,岱勒新材为21个。

除高测股份包含光伏切割设备外,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主要产品均为金刚线,且均主要应用于光伏硅片切割领域。聚成科技表示,由于公司及原轼新材成立时间较短,且由于发明专利从申请至授权的周期较长,因此发明专利数量相对较少。而根据最新的披露,公司已拥有4项发明专利。 

随着近年光伏行业下游市场需求增长及公司持续推动金刚线产品的细线化进程、提升产品竞争力,聚成科技的营收持续增长,但公司的研发费用与营收的关联性反而显得较弱。2020-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601万元、1947.76万元和2831.5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38%、4.08%和2.31%。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7.5%、6.8%及5.2%,明显高于聚成科技。

招股书提到,这主要是因为公司研发领域聚焦、研发项目数量整体较少,且公司研发团队精简,而部分同行业可比公司因业务或工艺路径多元化,研发项目更加分散。此外,公司对具备销售条件并形成收入的研发产出产品的成本结转至存货科目并相应冲减研发费用,且股份支付费用全部计入管理费用,亦导致研发费用率相对较低。如剔除上述影响,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存在不利于公司未来发展的情形。

尽管如此,报告期内聚成科技的产品结构本身就相对单一。金刚线产品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99.79%、99.81%和98.76%,且这一细分领域的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且客户集中。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1.32%、66.59%和77.89%,这不是聚成科技独自面对的问题,而是同行业可比公司基本一致的行业特性。这样的背景下,公司的研发、技术实力或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

招股书中指出,由于新产品研究开发、市场推广的整体周期相对较长,如果未来公司现有产品的市场需求发生较大波动或公司无法及时响应市场对新技术的需求,新产品无法顺利推出,则将对公司持续经营产生不利影响。(港湾财经出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三超新材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