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基石药业理财暴雷,业绩连年亏损,风波不断

来源:中访网 作者:大雪财经 2022-07-07 10:1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作为一家全能型生物制药公司,2021年我们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2022年6月1日,公布基石药业2021年财报时,其创始人、执行董事江宁军博士如此说道。

(原标题:基石药业理财暴雷,业绩连年亏损,风波不断)



“作为一家全能型生物制药公司,2021年我们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2022年6月1日,公布基石药业2021年财报时,其创始人、执行董事江宁军博士如此说道。

但今年以来,基石药业风波不断,先是企业停牌,后是理财暴雷、亏损5000多万。在其新药陆续获批的背景下,去年研发投入逾13亿元,并伴随着亏损加剧、高层人事变动,新帅李伟如何提振内外信心呢?

理财暴雷,前财务副总“登报”怒怼老东家!

6月13日,基石药业前财务副总裁,现创胜集团总裁翁晓路通过《香港信报》发表严正声明,对前东家基石药业所发的公告表示质疑,称公告所述由其向首席执行官推荐并声称该投资“能产生低风险的良好回报”与事实严重不符。并表示,公告发布前基石药业没有就公告中涉及到其本人的内容给其申辩的机会。这一回应,再次激起了投资者对基石药业的热烈讨论,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回溯来看,时间线拉到2021年7月,时任基石药业财务副总裁的翁晓路发现投资机会,向当时的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江宁军建议:使用其闲置资金投资招银国际及招银国际金融的银行集团,在得到江宁军口头批准后,翁晓路安排以基石药业旗下CStone Pharm(HK)的名义与招银国际开设证券交易账户,并于7月7日向招银国际汇款3000万美元。2021年7月14日,基石药业出资约2.33亿港元认购招银国际发行的基金挂钩票据。

2022年5月31日,基石药业发布公告称,在年度审核过程中,公司发现其去年认购的招银国际发行的理财产品,截至今年3月31日,亏损幅度约为名义金额的29%,账面浮亏5481万元。

巨额亏损对一家创新药企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值得注意的是,翁晓路本人于去年12月16日离职。在离职前,将本该在去年年底到期的投资,展期至2022年10月31日。



困扰基石药业的难题:业绩亏损近20亿,研发支出逾13亿元

中国医药市场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尤其是在疫情持续影响、行业变革和竞争加剧的外部环境之下,创新药企的潜力无限。但业绩亏损不断和研发的巨额支出,也困扰着创新药企-基石药业。

5月31日晚,基石药业发布了2021年度业绩公告。据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总收入为2.437亿元,其中包括药品销售收入1.628亿元,授权费收入为0.809亿元,同比减少9.58亿元。同时,数据显示,其年内亏损19.2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6.991亿元。

2021年以来,基石药业的新药陆续获批:普吉华(普拉替尼)、泰吉华(阿伐替尼)、择捷美联合化疗、拓舒沃(艾伏尼布)。但数款药物上市的背后,基石药业在研发投入的方面也十分惊人。2021年度,基石药业研发开支为13.05亿元,是同时期营收的5倍多。(来源|大华观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医药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