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海航美国并购成功案例:安全审查并非中企海外并购的拦路虎

来源:美通社 2016-08-18 17:1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上海2016年8月18日电 /美通社/ -- 海航集团近日得到微信公众号“研客A股”的报道,“研客A股”以海航集团境外并购作为案例,对中企海外并购热潮做了深入分析。报道《反垄断与安全审查并非中企海外并购的“拦路虎”》原文如下:

自2013年起,全球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并购浪潮,与此前几次并购浪潮由西方主导不同的是,本轮并购浪潮唱主角的是中国买家,这是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发挥影响力的必然。

近年来每年都能看到如中国化工、复星、万达、海航等中国买家在国际并购市场“一掷千金”购得海外优质标的。中国企业为何会成为本轮并购中的主角?反垄断与安全审查真的是无法逾越的“拦路虎”吗?

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国企业成为本轮并购中的主角

自2010年起,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步入下行通道,GDP增速从2010年一季度的12.2%一路减速到2016年一季度的6.7%。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 --  消费、投资和出口几乎同时减速,国内投资回报率同步下滑。投资需求下降及消费能力不足带来了各产业产能的普遍过剩,面临国内业务的下行风险,中国公司开始寻求纵向整合,通过海外投资向产业价值链上下游迈进。

过去十年,伴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主角的角色,人民币保持升值态势。自2007年初至2015年年中,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超过20%,对主要贸易对手的一揽子货币升值超过40%。人民币在近年获得的高币值也提高了中国企业向海外收购的能力。但随着人民币由升值预期转换为贬值预期,更促使中国企业加速出海,规避潜在的汇率风险,海外并购活动也会保持异常活跃。

生产、贸易、资源配置及资本的全球化促使中国企业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这是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中国政府也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中国企业成为跨国企业。为便于中资企业出海,中国政府不断简化相关行政审批程序。另外“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也需要更多中资企业向外投资。中国的政策性银行、丝路基金等都会为出海的中国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在微观层面上,对外投资有利于中国企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整合,获得更先进生产技术及知名品牌效应,在业务上实现多元化,增强抗风险能力。

反垄断审查需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征程中,在“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均持积极态度,而标的国家的反垄断审查和国家安全审查被认为是跨境并购需核心关注的问题。

对于跨境并购,由于各国反垄断法的差异,审查标准迥异导致审查结果不同,审查时间对交易的成败具有决定性影响,从而给并购带来不确定性;国家安全审查往往由于缺乏透明的审查标准而成为标的国实行投资保护主义的工具。但反垄断与安全审查真的是无法逾越的“拦路虎”吗?

跨境并购使得相关市场的集中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一方面可以促进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和技术进步,但同时也可能因为经济力量的集中而形成垄断,产生排除或限制竞争的效果,进而危害经济民生,因此,控制并购可能对市场竞争产生影响,多数国家的政府机构都会对达到一定规模的跨境并购进行反垄断审查。

跨境并购中,不重视反垄断规制风险的企业,往往会遭受到有权政府机构的调查、交易受阻、诉讼、甚至刑事处罚。

在大型并购交易中,提前做好政府审批的各种准备是关系到交易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买卖双方在交易的准备阶段就需要让外部法律顾问、经济学家、政府公关机构顾问等参与到交易风险评估中来:交易是否带有反垄断规制的风险,如何减缓该等风险,有无主动措施,如何和审批政府机关进行积极沟通等等,都需要提前落实。从交易的一开始就需要注意遵守反垄断法律法规,尤其是交易双方是竞争者且双方在市场上占有份额较大的情况下,双方在接触和商讨可能交易阶段就需要注意。双方在向彼此披露价格、市场情况及敏感性的竞争信息时,需要特别小心。大型并购交易事先做好反垄断机构要求采取措施的准备,比如细分业务、剥离资产等通过反垄断机构的审批。

从中国企业近几年并购的实例来看,越来越多的跨境并购已经为后来并购者提供了丰富的反垄断审查经验,积极应对反垄断审查,其已经不能成为阻碍跨境并购的“拦路虎”。

2016年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两单引人注目的跨境并购,青岛海尔收购GE家电业务通过美国、墨西哥的反垄断审查;海航集团旗下天海投资收购英格麦克通过中国、美国、南非、印度、巴西、加拿大、土耳其、墨西哥的反垄断审查,无需进行欧盟法域下的反垄断申报,作为代替需通过奥地利、意大利、波兰、斯洛伐克的反垄断审查。

就笔者看来,天海投资通过欧洲四国的反垄断审查也只是时间问题,因为从公开信息来看,欧盟整体上是无需审查的,仅需法域内所涉及的四国审查。从整个收购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来看,天海投资收购英格麦克更具有案例效应。

国家安全审查也并非拦路虎

为了对国外资本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由职能机关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跨境并购中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进行考察,从而决定是否允许外资进入。国家安全审查是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它面对的现实威胁和可预见的挑战,核心是国家安全利益不受损害。

本轮并购浪潮,中国企业对欧美投资热情较高,欧盟国家与美国历史上有一定渊源,就以美国为例说说国家安全审查。

美国国家安全审查的职能机构为美国财政部下属的外国投资委员会,即CFIUS。

2012年CFIUS在年报中给出了对“国家安全”的十二项考虑因素,由CFIUS给出的标准来看,涉及到国家安全的行业或外国人控制的企业进行并购则会存在着国家安全审查通过的不确定性。

而据统计数据和案例显示,CFIUS重点审查的并购行业大部分为制造业、能源行业、信息服务业。有人会说了,中国企业并购中会被CFIUS重点审查,通过的难度非常大,这个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根据荣鼎咨询的统计,2011年之前国有企业占对美交易金额的70%,私营企业对美投资项目数占投资项目总量的70%。由于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在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手中,CFIUS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可能带有国家战略和政治意图而有疑虑,是其“重点防范”的对象。CFIUS还可能认为中国国有企业由于获得优惠贷款,税收减免、返还,享受宽松的环保和劳工政策,相对于美国企业可能存在“不公平竞争”,从而对美国“国家安全”中的“经济安全”有所影响。但这也并不构成所有国企并购项目被否的决定性因素。

在统计的经CFIUS审查的26个中国案例中,投资者为国有企业的案例数量为13个。可见,国有企业收购美国企业也并非不可能。从实际通过的案例来看,中国企业在美国甚至全球“接地气”而通过CFIUS审查则更为重要。比如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和发展公司与民营企业天宝集团联手,收购Nexteer汽车部门;上海锦江国际集团收购州际集团等,中国企业通过与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组建合资公司,降低中国国企在合资公司中的股权比重;或借重其他企业作为收购的主导方,提高收购的成功率。

再比如“国企并购王”中国化工,其明确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后,及时引进美国黑石集团在股权上搞战略合作,早早成为一家外商投资的央企。对于中国化工来说,引进外资参股的战略意义已完全超出了财务意义,得到黑石这个当时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的巨额投资,本身就是对中国化工集团实力的认可和对其未来发展的强烈信心,同时加速了企业与各个国家文化的融合,在其后续的海外并购中应对国家安全审查绝对是加分项。所以后续中国化工在全球并购中大展拳脚,先后收购了法国的安迪苏 -- 生产用于从化肥到香水等各种产品的有机化合物;生产硅胶和硫化物的法国罗地亚集团;澳大利亚塑料集团凯诺斯;巨资收购世界轮胎业巨头倍耐力;战略投资瑞士摩科瑞能源贸易有限公司;联合外资收购德国德国橡塑化机制造商克劳斯玛菲集团;现阶段正在操作收购瑞士农业化工巨头先正达。可见国企海外并购经历国家安全审查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再看海航集团境外并购,因其市场竞争成长起来的基因,发展历程已多次成为美国哈佛等名校的教学案例。其在美国已有多起成功并购,比如2011年收购美国通用电气下的GE SEACO,当时也创下了25亿美元的交易纪录;近两年更是完成多笔跨国并购,涉及美国的收购就有在纽约上市的飞机租赁集团Avolon、美国纽约上州度假中心、纽约曼哈顿地标性写字楼、全球最大的跨国酒店管理集团之一美国卡尔森酒店集团。海航在美国的收购为何能如此大手笔且顺利,看看海航的成长史也许就有答案,也能看出其旗下天海投资收购英迈麦克的端倪。

首先海航是一家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公司,在其发展初期就与境外资本接轨,众所周知的在海航成长初期就吸引了华尔街金融大鳄索罗斯的投资,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航空公司。海航在过去近20 年时间里已购买了300 多架波音飞机,但这项估计对美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就业增加都有积极的影响。而在海航购买波音飞机的融资上,也多次看到美国进出口银行的身影,最为出名的一次是2001年10月30日,海南航空与美国摩根大通银行达成总金额2.5亿美元的购机融资。这项融资是自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中国企业在海外筹集到的最大的一笔融资。该融资项目就由美国进出口银行担任担保人。海南航空用这笔融资购买了5架波音737—800型客机。从海航过往的成长来看,美国社会对海航并不陌生,且早已熟知并有广泛合作。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航控股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