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家公司年报未披露终止挂牌 中成、朗顿被强制摘牌

来源:挖贝网 2016-07-01 09:1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挖贝网讯,7月1日消息,昨日挂牌公司2015年年报大限已到,全国股转公司在晚间发出了公告,对未按规定期限披露2015年年度报告的中成新星、朗顿教育实施了强制摘牌。这是全国股转公司首次对挂牌公司实施强制摘牌。

至此,2015年年报披露工作彻底结束。加上之前7家未能按时披露年报而申请终止挂牌的公司,总数达到9家。

2015年年报未披露的9家挂牌公司摘牌进展(挖贝网wabei.cn制图)

4家公司“压哨”披露年报 鑫秋农业最后戴帽ST

按照股转公司此前公告,截至2016年4月29日,共计6945家公司须披露2015年年报,其中,6883家已完成披露工作,62家公司未能按期披露年报。

这62家公司,5月3日起被暂停转让。根据相关规定,在年报披露截止日后2个月,也就是2016年6月30日前相关公司仍未能披露2015年年报的话,公司将被终止挂牌。

为赶上披露年报的末班车,就在6月30日当天,中卉生态(430254)、飞尼课斯(430700)、誉德股份(833033)、鑫秋农业(832268)4家挂牌公司在最后时刻“压哨”披露公司年报,脱离了被强制摘牌的危险。

值得一提的是,鑫秋农业年报千呼万唤始出来,但因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于7月1日起带帽ST,成为2016年度最后一家因2015年年报被ST的挂牌公司。

而此前6月28日,新三板“难兄难弟”哥仑步和展唐科技的年报虽顺利公布,却也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戴上了风险警示“ST”帽子。

两家公司被强制摘牌 中成新星问题多

比起上述4家“幸运儿”,中成新星和朗顿教育的命运则略显悲惨。全国股转公司强制摘牌的同时,也强调这是加强监管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市场产生警示效应。

其实,中成新星被摘牌似乎在多数人的意料之中。这家公司曾经因私募债违约而备受关注,据了解,中成新星2013年发行了6000万元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该债券2016年3月到期,但是中成新星却没有能力完成债券回购,成为了新三板首例私募债违约案例。随后,中成新星相继收到证监会监管关注函、警示函,并于6月6日接受证监会现场检查。

检查完成后,中成新星在6月24日收到了《关于对中成新星油田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公开说明和责令整改措施的决定》。证监会在《决定书》中,指出了中成新星存在的除上述私募债违约之外,未披露公司股东股份被司法冻结、未披露挪用且未及时偿还定增资金、公告存在虚假记载等6大问题。

此般情况下的中成新星,在6月29日晚间发出公告称,经董事会审议,公司决定不予披露2015年年报及摘要。与此同时,中成新星也提出了申请终止挂牌的议案,但议案还未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公司即被股转系统强制摘牌。

另一家朗顿教育从挂牌到摘牌,资产重组从始至终。挖贝新三板研究院数据显示,2014年12月9日蓝盾教育挂牌新三板,20天之后即进入了重大资产重组,直到2016年6月30日朗顿教育的资产重组仍是尚未结束。而之前还按时披露年报的朗顿教育,最终宣布公司从7月1日开始终止挂牌。

终止挂牌公司共9家 “配合公司发展成主因?

与中成新星和朗顿教育的强制摘牌不同,另外7家公司均在6月30日大限之前就已经申请了终止挂牌。但无论强制不强制,9家公司在摘牌原因上却是极为默契,均是配合公司发展。

万洲电气是今年第一个未披露年报且摘牌的新三板公司。今年3月31日万洲电气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股票终止挂牌议案";4月15日,公司公告称因公司年度审计尚未完成,且正在办理终止挂牌事项,故不能按时披露2015年年报;5月12日起万洲电气终止挂牌。对于摘牌,万洲电气给出原因是“配合公司发展战略的规划”。

而在万洲电气之后,华夏科创在6月8日终止挂牌申请获得股转公司的批准,自6月13日起开始终止挂牌。华夏科创给出原因是“为更好落实新阶段发展战略”,公司股票自 2016 年 6 月 13 日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

随后,泽辉股份、宝莲生物、无锡环卫、腾楷网络、扬开电力这5家公司,也纷纷主动向股转公司申请终止挂牌,而对于摘牌原因,5家公司口径一致,都是为了配合公司发展。如无锡环卫表示"为了进一步促进公司健康、稳定、快速发展”,腾楷网络则表示“公司发展战略调整”。

就连被强制摘牌的中成新星和朗顿教育也是如此。中成新星在6月29日的终止挂牌风险性提示中表示,为优化公司运营模式,专注于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从公司实际需要出发,决定终止公司股份在股转系统挂牌转让;朗顿教育则表示,为了抓住教育行业的改革机遇,公司拟尽快开展 A 股上市资本运作,因此申请终止挂牌。

终止挂牌,难道真与公司发展有密切关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