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88772 公司简称:珠海冠宇 转债代码:118024 转债简称:冠宇转债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上交所网站(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3、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5、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人民币1,448,211,529.77元。公司2024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为基数分配利润。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如下: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30元(含税)。以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总股本1,127,568,192股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数6,518,498股后的股本1,121,049,694股测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336,314,908.20元(含税),占公司2024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78.15%。2024年度公司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
如在本议案通过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因可转债转股、回购股份、股权激励等致使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总资产 20,953,156,563.69 21,508,452,722.78 -2.58 19,826,295,791.76 19,807,591,713.3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7,147,240,270.98 6,974,456,021.59 2.48 6,631,609,038.43 6,631,547,548.59
营业收入 11,541,072,032.26 11,445,622,179.58 0.83 10,974,407,342.03 10,974,407,342.0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30,354,744.97 344,189,429.16 25.03 90,946,653.43 91,005,991.5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348,991,938.87 231,107,929.51 51.01 18,189,529.40 18,248,867.5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443,697,179.56 2,603,121,617.96 -6.12 1,880,634,643.96 1,880,634,643.9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6.10 4.96 增加1.14个百分点 1.44 1.44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38 0.31 22.58 0.08 0.08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38 0.30 26.67 不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12.64 10.05 增加2.59个百分点 7.13 7.13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1-3月份) 第二季度(4-6月份) 第三季度(7-9月份) 第四季度(10-12月份)
营业收入 2,548,830,423.39 2,798,378,801.62 3,170,266,044.74 3,023,596,762.5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996,303.22 91,791,336.52 166,192,980.34 162,374,124.8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16,309,604.11 42,301,575.68 154,198,158.33 168,801,808.9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17,841,098.63 218,258,547.18 822,320,027.82 785,277,505.93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54,107.20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0.8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3,035.47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5.03%。公司净利润增长,主要系客户份额提升、持续精细化运营带来的成本费用管控优化、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升增加汇兑收益等综合因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