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人,根据相关规定,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并出具本持续督导半年度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概述 1、保荐人制定了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明确了现场检查的工作要求。 2、保荐人已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该协议已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3、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与公司的日常沟通、现场回访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并于 2024年 8月 7日对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 4、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根据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具体内容包括查阅公司章程、三会议事规则等公司治理制度、三会会议材料;查阅公司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内部审计等内部控制制度;查阅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的资金往来明细及相关内部审议文件、信息披露文件;查阅公司募集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程序文件、募集资金专户银行对账单、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对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公开信息查询;查询公司公告的各项承诺并核查承诺履行情况;通过公开网络检索、舆情监控等方式关注与公司相关的媒体报道情况。
二、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问题。
三、重大风险事项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主要的风险事项如下: (一)核心技术风险 1、知识产权风险 2、核心技术泄密与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3、技术升级替代风险 4、研发失败和成果转化风险 (二)经营风险 1、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2、业绩持续下滑风险 3、毛利率波动风险 4、新产品研发风险 5、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6、产品质量控制风险 7、第一壁(FW)和核用泵产品量产风险 (三)财务风险 1、技改专项拨款资金债务偿还可能影响公司现金流的影响 2、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余额较高及发生坏账的风险 3、应收账款未约定信用期的风险 4、存货跌价风险 5、税收政策变化的风险 (四)行业风险 1、资质延续的风险 2、豁免披露部分信息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公司价值判断的风险 3、军品暂定价格与审定价格差异导致收入波动的风险 (五)宏观环境风险
四、重大违规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4年上半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 主要会计数据 | 本报告期 (1-6月) | 上年同期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35,081.91 | 43,741.38 | -19.80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5,093.33 | 4,758.89 | 7.03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4,690.77 | 4,335.40 | 8.20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6,457.88 | 571.00 | 1,030.99 |
主要会计数据 | 本报告期末 | 上年度末 | 本期末比上年同期末增减 (%) | | --- | --- |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86,914.84 | 183,692.67 | 1.75 | | 总资产 | 241,487.30 | 236,439.88 | 2.13 |
主要财务指标 | 本报告期 (1-6月) | 上年同期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 --- | --- | --- |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47 | 0.44 | 6.82 |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47 | 0.44 | 6.82 |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43 | 0.40 | 7.50 |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 2.73 | 2.69 | 增加0.04个百分点 |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 2.52 | 2.45 | 增加0.07个百分点 |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 6.01 | 4.54 | 增加1.47个百分点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50,819,120.93元,同比下降 19.80%,主要系核工业设备及部件收入下降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上升,主要系微波器件收入占比提高,核工业设备中部分技术难度大的定制类项目毛利率较高,导致本期综合毛利率有所回升;同时因享受先进制造企业增值税进项加计抵减政策,导致本期其他收益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系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所致。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同期上升主要系本期实现的净利润上升所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上期变动不大。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根据公司 2024年半年度报告,核心竞争力情况如下: (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领先的市场地位及技术优势 2、保持稳定的高素质研发人才队伍 3、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4、客户资源优势 5、业务资质优势 6、丰富的项目经验优势
(二)核心竞争力变化情况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同行业上市公司及市场信息,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等,未发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变化 单位:万元 | 项目 | 2024年上半 年 | 2023年上半年 | 变化幅度(%) | | --- | --- | --- | --- | | 费用化研发投入 | 2,108.89 | 1,985.24 | 6.23 | | 资本化研发投入 | - | - | - | | 研发投入合计 | 2,108.89 | 1,985.24 | 6.23 |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 6.01 | 4.54 | 增加 1.47个百分点 |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 - | - | - |
公司研发投入根据行业发展及客户需求进行动态变化,本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下降较上期变动不大。
(二)研发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得国内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共 4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 1项。公司累计获得国内专利授权共 121项(其中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专利 72项,外观设计 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 4项。
报告期内,公司在研项目情况如下表所示: | 序 | 项目名称 | 预计总 | 本期投 | 累计投 | 进展或阶 | 拟达 | 技术 | 具 | | --- | --- | --- | --- | --- | --- | --- | --- | --- | | 号 | | 投资规 模 | 入金额 | 入金额 | 段性成果 | 到目 标 | 水平 | 体 应 用 前 景 |
情况说明:根据行业主管部门的保密要求,公司部分主营产品涉及国防武器装备或重要型号 项目,无法披露具体型号、产能、订单、计划、价格、收入、成本、利润及技术、研发等相 关数据及信息。对于以上信息,在本报告中采用代称、打包或者汇总等方式进行了脱密处理。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如有)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新增业务。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查阅了公司募集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募集资金专户银行对账单和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并对大额募集资金支付进行凭证抽查,查阅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程序文件,实地查看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现场,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使用进度,取得上市公司出具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认为: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已建立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并予以执行,募集资金使用已履行了必要的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程序,基于前述检查未发现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公司募投项目资金使用进度不及原计划预期,主要原因是:2022年度:1)在工程前期准备工作阶段,公司“科研生产综合楼”应当地政府要求进行了数次规划调整报批,该流程需与多个相关管理部门对接修订,耗时较长,大幅延缓了项目进展;2)因公共卫生事件、高温限电(2022年 7-9月,因高温天气,电网负担超载,为保障民用电力,四川省经信厅等多部门发布关于“工业企业让电于民”的文件并号召企业节约用电,公司积极响应号召,多次暂停工业生产与工程建设)等超预期因素影响,2022年度公司募投项目在设计阶段、清单报价阶段、招标投标阶段、以及施工打围阶段工作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期间工作不时暂停,减缓了公司项目的进展。2023年度:1)进入 2023年,公司募投建设项目已经开始建设推进,但由于公司募投项目建设方案与本地地铁规划设计线路存在一定冲突,原已建设完成的科研生产综合楼基坑支护工程需要修改设计方案并重新进行施工建造,受影响较大;2)2023年 7月。为保障大型赛事活动的顺利进行,公司在赛事前后暂停建筑工程的施工,避免货运车辆、施工噪音、粉尘对赛事的前期筹备、排练、演练及疏散造成影响。工程进度受到一定影响。保荐人将敦促上市公司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募投项目建设进度,并及时按规定进行信息披露。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 2024年 6月 30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持股情况如下: | 序号 | 姓名 | 任职情况 | 持股情况 | 质押、冻结及 减持情况 | | --- | --- | --- | --- | --- | | 1 | 张亚 | 实际控制人、董事长 | 持有新余环亚 80%的出资份额 | 无 | | 2 | 周文梅 | 实际控制人张亚的配 偶 | 持有新余环亚 20%的出资份额 | 无 | | 3 | 吴常念 | 副董事长 | 持有国之光 48.17%的出资份额 | 无 | | 4 | 蒋世杰 | 董事 | 持有国之光 2.78%的出资份额 | 无 | | 5 | 李泞 | 董事、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 持有国之光 1.39%的出资份额 | 无 | | 6 | 王云法 | 副总经理 | 持有国之光 0.97%的出资份额 | 无 | | 7 | 邹汝杰 | 财务总监 | 持有国之光 1.39%的出资份额 | 无 | | 8 | 曾琛 | 监事会主席 | - | 无 | | 9 | 颜文生 | 监事 | 持有国之光 0.70%的出资份额 | 无 | | 10 | 刘冬梅 | 监事 | 持有国之光 0.70%的出资份额 | 无 | | 11 | 冯开明 | 独立董事 | - | 无 | | 12 | 李中华 | 独立董事 | - | 无 | | 13 | 杨建强 | 独立董事 | - | 无 |
注:截至 2024年 6月 30日,新余环亚诺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新余环亚”)直接持 有公司股份 55,045,218股,河南国之光电子信息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合伙)(简称“国之光”) 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10,160,815股。
十一、保荐人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