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002531 证券简称:天顺风能 公告编号:2025-070
天顺风能(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重大遗漏。
天顺风能(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2025年11月04日15:00-16:30通过线上交
流的方式召开了2025年三季度网上业绩说明会。关于本次业绩说明会的召开事项,公司已于
会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69)。现将召开情况公告如下:
一、会议召开情况
理、董事会秘书朱彬先生;职工董事、副总经理、海工装备事业部生产运营总经理胡静波先生;
财务负责人陈丽娟女士。
二、互动交流情况
如何改善长期亏损情况呢?转型海工业务,海工业务工厂产能会不会铺的太高了?以后出现
产能过剩情况呢?原有的陆上业务收缩,产能利用率低,该如何处理?
答:公司原有陆上板块规模相对较大,转型过程也相对长一些。目前陆上风电装备事业部
主要经营目标是减亏、保持适当的生产经营规模。海工业务产能利用率仍在爬坡过程中,营收、
利润不及预期。目前各项影响海风的限制性因素在逐步解除,未来行业发展速度会逐年向好。
地的投产情况如何?公司的三季报低于预期,阳江基地的投产能否给四季度注入一针强心剂,
让天顺风能四季度大放异彩,争取年报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
答:德国基地主要生产XXXL的超大型单桩基础,同时还将涉及漂浮式风电结构件的制造。
工厂定位瞄准未来欧洲海上5-10年的风电场需求,采用全自动化生产产线。该项目是公司在海
外的首次重大项目投资,公司对该项目各项投资支出、讨论都会更加审慎。目前德国基地尚在
建设中,请留意公司公告。阳江基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还在调试设备,未正式全面投产。
资影响或是其他原因?
答:公司目前正在进行由陆向海的战略转型,陆上风电装备主动控制规模,原有陆上装备
资产规模较大,折旧摊销较高,影响业绩。未来装备板块制造重心为海工装备制造,海工产能
利用率仍在爬坡过程中,目前营收、业绩不及预期。随着各项影响海风的限制性因素解除,预
计未来行业发展速度会逐年向好。
是公司原因导致的?与同行大金重工比较,公司海工业务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答:公司此前主要经营陆上风能装备制造,相关基地均无码头、港池等海工装备生产必备
条件。2023年公司开始着手布局海工装备制造,先后完成江苏、广东等省基地建设。友商海工
基地建设已有近15年,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目前来看,江苏、广东两省海风建设正在加快,
公司在射阳、揭阳、汕尾、阳江几个海风建设集中地区均有海工基地落子,未来将充分发挥属
地优势,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目前公司龙源射阳项目、华润连江项目、瑞安项目因海上风
电场开工延后,暂缓交付。
若融资采用什么方式融资?业绩这么差管理层是否想过让贤,让有能力的人来管理。公司是
否考虑出售部分或全部资产?
答:公司经营正常,制造板块有序回款、电站运营稳定回笼现金。目前主要通过银行信贷
融资,未来将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开展融资业务。
量这么低下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的欠款又该怎么解释?三季报计提损失是欠款烂账还是折
旧?公司用这么多贷款一年的利息大概多少钱?这么干会不会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在整个
风电行业普遍收入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天顺风能的管理层把利润干到了大幅度下降,你们
认为管理的怎么样?
答:基于对全球海上风电市场发展以及未来需求的看好,公司从2023年起积极扩张海上装
备制造板块业务,布局并建设海工产能。海工交付需要具备港池、码头等必备硬件,好的产能
是订单承接和交付的基础。三季报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计提减值准备。贷款利息请详
见公司三季度报告。
答:公司氢能装备制造业务目前仍处于早期孵化阶段。从业务进展来看,当前主要处于技
术研发、产品试制阶段,尚未进入实质性的规模化生产环节。鉴于氢能行业整体仍面临技术成
熟度提升、产业链协同完善、商业化应用场景拓展等多方面挑战,该业务距离实现规模化投产、
形成稳定商业化产出仍有较长的培育周期。
问是什么原因造成贵司营业收入逐年下降?而风电筒塔的同行公司,近年营收却是稳步提升。
贵公司未来对营收提升有什么举措?能否重新回到全球塔筒领先企业地位?
答:陆上风电业务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增速趋于稳定,叠加风机大型化、塔筒混塔
化的影响,钢塔市场规模逐步缩小。基于上述原因,公司目前正在做由陆转海的战略转型,战
略收缩陆上装备制造业务,不再以规模为导向;未来聚焦海上风电基础制造业务,海上风电业
务目前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未来还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资产收益率跌至0.78%。公司管理层考核机制是否与公司盈利质量或股东回报挂钩?未来是否
会考虑引入与ROE、现金流或股价表现挂钩的激励计划,以强化管理层与中小股东的利益一致
性?此外,公司是否有股份回购或分红提升计划,来对冲股价持续低迷(当前市盈率-797倍)
对投资者信心的冲击?
答:感谢您的批评与建议。未来公司会考虑将高管薪酬与公司盈利情况相挂钩。目前公司
将经营资金用于业务拓展,暂无股份回购计划。
证市场参与绿证出售等。
答:公司围绕电力交易、碳资产管理、绿证交易等核心能力进行团队构建,组建了具备电
力市场化交易实操经验的专业队伍,将充分挖掘绿色资产价值。
利率仍为负值。这次战略调整带来的“阵痛期”预计还会持续多久?请董事长分享一下,判
断战略成功的关键里程碑指标是什么?比如,是德国工厂的投产效率,还是特定海风项目的
交付规模?
答:公司目前初步完成陆转海战略调整,正在蓄力获取海工订单,发展海工业务。海工业
务三季度6.6亿营收,较半年度有较高提升。海工新产能从投产到达产需要一个过程,期间固
定成本分摊较高,会短期压制毛利率。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开拓欧洲、日韩及东南亚等海外市
场,以分散风险并寻求增长。订单的获取与交付、毛利率提升是判断战略成功的关键指标。
重工(净利8.87亿)差距显著。公司曾凭借风塔业务起家,但当前叶片、模具、海工等业务
占比提升,是否意味着公司战略重心已发生转移?面对中船科技、日月股份等对手在海上风
电和大型化零部件领域的加速扩张,公司如何重塑差异化竞争力?是否考虑通过技术并购、
合资模式或拓展高毛利服务业务(如风电场运维)来提升附加值,而非单纯依赖资本开支扩
产?
答:公司装备制造板块正在从陆向海转型,战略收缩陆上塔筒和叶片制造业务,不再以规
模为导向;战略重心将转移至发展前景更加广阔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环节。公司在业务规划阶
段会做充分的市场竞争分析,明确目标市场和目标产品,确保差异化竞争优势。
电市场的竞争核心会是什么?是天顺风能正在布局的“风-氢-储”全链条能力,是海外本地
化制造的优势,还是风电场开发运营的轻资产模式?公司如何构建自己差异化的护城河?
答:全球风电市场竞争中,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的核心是产能,而产能落地高度依赖稀缺资
源——海工基地需同时具备港池、码头及毗邻的大面积建设用地,这构成关键竞争壁垒。在差
异化布局上,公司秉持“宽处谋布局、高处争独特”策略,针对各海工基地的目标市场与核心
产品进行精准定位,通过错位选择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时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下降54%。这是否意味着公司在销售回款机制或客户信用政策上存
在结构性缺陷?请问公司如何评估当前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是否有针对性的催收策略或资
产证券化计划来改善现金流?在‘双碳’政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公司是否考虑引入更严格
的客户预付款机制,以避免盈利沦为‘账面数字’?
答:应收款规模大,主要是风电国补占比近一半,其余主要系制造板块的应收款。应收款
属于货物交付后客户未付的尾款,基于行业特性的付款节点,2-5年不等质保期等都会产生账
面应收款,作为行业内主要企业,我们与客户、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互信的战略合作关
系,是相对健康、良性的商业循环。
感谢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本次举办的业绩说明会。2025年,公司将继续开拓进取,努力保
持公司经营的稳定,以回报投资者和全体员工。公司对长期以来关注和支持公司发展并积极提
出建议的投资者表示衷心感谢。
后续欢迎大家继续通过电话、邮件、互动平台等方式与公司进行交流。公司指定的信息披
露媒体为《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敬请广大投资者及时关注相关公
告并注意投资风险。
天顺风能(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