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全面预算管理办法
第三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有效贯彻落实国家能源集团长源电力股份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战略目标,科学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持
续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国资委《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企业内部控
制应用指引第 15 号——全面预算》《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及相
关应用指引和本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本办法。
第二条 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以下简称预算管理)是以战略
为导向,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完整
的管理控制指标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采取计划、分析、控制、
协调、监督、评价、激励等手段,统一调配公司人、财、物等各
项资源,对各责任主体的经营活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并对其进
行考核、激励,使各责任主体的目标与公司战略目标高度协同,
从而实现公司既定目标。全面预算主要包括业务预算(经营预算)、
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本部、所属内部核算单位、全资
及控股子公司(以下简称各单位),代管单位参照执行。
第四条 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量入为出,综合平衡;
(二)效益优先,确保重点;
(三)科学管理,提高效益;
(四)规范运作,防范风险;
(五)目标控制,严格考核。
第五条 管理要求:
(一)预算目标的制订要与公司战略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全
面落实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以净资产收益率、
投资回报率为统领,以业务预算和投资预算为基础、以目标倒逼
各项预算平衡优化为手段进行编制,做到科学合理、效益优先、
积极稳健,实现价值最大化。
(二)预算编制要坚持投资与回报挂钩的原则,推动实现
“投资带动产量、产量提升效益、效益产生现金、现金支撑投资”
的良性循环。
(三)预算管控要覆盖公司经营管理活动各个方面,构建层
层对下控制、逐级向上负责的预算管理体系,实行事前计划、事
中分析和控制、事后评价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
(四)预算管理责任制的制订要做到权责对等,奖罚并重。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
第六条 公司统一组织预算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预算管理责
任制,建立由公司、所属各单位构成的分级预算管理责任体系。
第七条 公司董事会是公司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
董事会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审批公司年度财务预算方案,批准公司年度预算目标
及影响年度目标的预算调整事项;
(二)在股东会授权范围内,决定公司对外投资、收购出售
资产、资产抵押、对外担保事项、委托理财、关联交易等事项。
第八条 公司经理层是预算管理重大事项的管理机构,在公
司决策事项清单范围内,履行相应程序。
主要职责包括:
(一)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
并向董事会报告预算工作;
(二)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三)批准不影响公司年度预算目标的其他预算调整事项;
(四)审议或批准预算管理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五)根据董事会或者审计与风险委员会的要求向董事会或
者审计与风险委员会报告公司重大合同的签订、执行情况、资金
运用情况和盈亏情况。
第九条 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是预算管理的专门议事机构,
在公司总经理的领导下对公司董事会负责。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
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副主任由公司总会计师担任,委员由三总师
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是预算管理
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办公室设在财务部,在预算管理委员会领导
下开展工作,负责预算管理的日常事务。公司各部门是预算管理
的执行机构。
第十条 预算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一)组织、协调和落实公司预算管理工作;
(二)审核公司预算管理制度及相关办法;
(三)确定并下达公司预算编制原则、边界条件、定额标准
和要求;
(四)审查、平衡年度预算建议方案,并提交经理层审议、
董事会决策;
(五)组织下达分解(调整)预算,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
行中的问题;
(六)监控、考核预算执行情况,督促公司及各单位完成预
算目标。
第十一条 财务部(预算管理办公室)职责:
(一)组织公司预算的编制、审查、汇总、平衡、上报、下
达工作;
(二)组织实施公司预算,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控制
和监督,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三)审查、汇总预算调整事项,提出调整建议;
(四)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落实预算、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
析、控制、监督及考核,向公司绩效考核管理部门提出考核建议;
(五)负责预算管理的其他工作。
第十二条 公司本部各部门是业务预算的责任部门,负责本
部门分管业务预算的编制和各单位业务预算的审核,执行批准的
预算方案,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定分管业务预算的管理细则;
(二)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分管项目的审核评价,提出项目
建议,编制本部业务预算并审核各单位业务预算,配合财务部做
好财务预算的综合平衡;
(三)按照授权审批程序,严格执行预算,对部门分管预算
内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控制和监督;
(四)提出预算调整建议;
(五)具体业务预算的相关责任部门和配合部门如下:
序号 业务预算 责任部门 配合部门
公司本部固定资产购置、更新改造、业
务招待费、车辆购置及使用费、出国(境)
费预算编制和各单位三公经费预算事项
的审核
工程建设部
公司年度投资计划,包括固定资产投资 生产管理部
支出和股权投资支出,对外捐赠预算 科技信息部
财务部
人工成本和职工教育培训支出、离退休
职工支出专项预算的预算编制、负责从
定员的角度对各单位委托运营费、外委
服务费进行审核并发表意见
损益性预算(包括保险费、折旧和摊销、
财务费用、投资收益、税费、资产和信
算、还贷预算、资产负债预算、现金流
量预算、汇总公司本部费用预算
财务部
工程建设部
负责材料费、修理费、水费、技术服务
费、试验校验费、污水处理费、技术监
安全环保部
督费、安装调试试验费、技术改造计划、
供电(热)煤耗、厂用电率、其他能耗
财务部
指标;负责组织委托运营费、外委服务
费业务预算的编制
年度科技创新及数智化项目投资计划、
研发费用预算
发电(供热)量、售电(热)量、售电
(热)平均单价、电热费回收、购入电
市场营销部 生产管理部
燃料与采购部
交易费、电量交易费、非电产业项目业
务预算
煤炭采购数量、价格、热值差、厂内费
市场营销部
财务部
采购数量、价格及库存
党团活动经费、企业文化经费、精神文
单位费用审核
资本运作、资产重组、资本运营、董事
会费、信息披露费预算等
根据公司下达的年度预算,做好相关业
务核算入账工作,同时监控预算执行情
况,将预算控制与财务信息系统核算相
结合,确保预算的过程控制
第十三条 其他相关职责:
专项及阶段性工作按对口管理的原则,由相关专业部门负责
编制专项业务预算,并对专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管理、控制和监
督。
第十四条 各单位应根据公司预算管理要求,参照公司预算
组织体系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开展预算管理工作。
第三章 预算管理的内容
第十五条 公司预算管理涵盖企业生产、经营、基本建设和
资本运营等各个经济活动环节和领域,要充分应用预算管理信息
系统等信息化手段提高预算编制、分析、监控和考核等管理效率。
第十六条 预算管理的内容包括:
(一)业务预算,包括业务量(价)预算、燃料量(价)预
算、生产消耗预算、费用预算、人力资源预算等;
(二)专项决策预算,包括资本性支出预算、融资预算、关
键绩效指标预算和其他相关专项预算;
(三)财务预算,包括损益性预算、资产负债预算、现金流
量预算。
第十七条 业务预算是指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各
种预算,包括发电量(价)、售热量(价)、供电(热)煤耗、
标煤量、标煤单价、材料修理费、管理费用和人工成本预算等。
第十八条 专项决策预算是指公司重大的或不经常发生的,
需要根据特定决策编制的预算,主要反映公司投融资情况等。
资本性支出预算是与项目投资决策密切相关的专门决策预
算,具体反映投资的时间、规模、收益以及资金的筹措方式等。
融资预算是指预算期内借入借款、开具承兑汇票、发行债券
以及对原有借款、债券还本付息的预算。公司发行股票、配股和
增发等,应根据有关计划资料单独编制预算。
关键绩效指标预算从业务预算、资本性预算、融资预算、财
务预算等关键预算数据中提取,用以衡量绩效完成情况。
其他相关专项预算指投融资预算、关键绩效指标预算以外的
需要专门决策的补充预算。
第十九条 财务预算是指与企业资金收支、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等有关的预算。包括损益性预算、资产负债预算、现金流量
预算。其中:
损益性预算是反映公司预算期内利润目标及其构成要素情
况的预算。
资产负债预算是反映公司预算期末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总量及变动情况的预算。
现金流量预算是反映公司预算期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
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情况的预算。
第四章 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第二十条 预算编制的主要依据:
(一)国家法律、法规、财经政策、公司的制度和有关规定;
(二)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环境及行业发展形势;
(三)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
(四)公司相关业务预算;
(五)公司核定的成本费用标准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六)重组改制、收购兼并等重大事项安排等;
(七)公司关于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第二十一条 预算应根据公司总体要求,结合企业自身实际
情况,可采用零基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等方法编制。
第二十二条 公司各部门及各单位要加强预算编制的协同
性,按照业务驱动财务的原则,根据公司管控要求和内外部经营
环境,合理加压,积极稳妥编制各项预算,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
先进性和准确性。各单位应从各个部门、各个单元、各个环节和
各个岗位的业务实际出发,编制形成涵盖全员、全业务、全要素
的全面预算。
第二十三条 预算编制按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
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
第二十四条 公司所属各单位年度预算编制、审批的程序为:
(一)编制年度预算草案
总体经营目标和预算编制原则和要求,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实际
情况,提出年度预算目标。
部汇总并编制企业预算草案,提交本单位预算管理决策机构审查。
决策机构的审查意见对预算草案进行修改完善,直至预算管理决
策机构审查通过后上报公司审查。
各单位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调整、整体平衡,汇总(合并)编制形
成公司预算草案,报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
(二)审议年度预算方案
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公司预算草案,结合本部有关职能
部门的专业预算,汇总、平衡后形成公司年度预算及分解建议方
案,履行经理层相应审议程序后报董事会审批。
(三)年度预算下达
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经批准的年度预算分解方案,向各
单位下达主要年度预算指标。
(四)年度预算分解及上报
各单位根据下达的预算指标,调整预算草案,形成分解预算
方案和年度预算报告。
第二十五条 所属各单位应根据公司批准的年度预算方案,
分解编制季度预算和月度预算,以实现预算进度控制,确保年度
预算目标的实现,并将分解方案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六条 所属各单位编制预算应形成预算报告,预算报
告包括预算编制说明和预算报表。
预算编制说明的主要内容包括:预算期外部市场环境及经营
形势的分析、预测;预算编制的依据、方法和标准;预算期内利
润构成要素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资产、负债、所
有者权益变动情况;预算执行面临的风险以及影响预算完成的重
大因素等。
预算报表包括:损益性预算表、资本性收支预算表、资产负
债预算表、现金流量预算表等主表及其附表。
第二十七条 各单位应按公司统一印发的报表格式和编制
要求编报年度预算报告。预算报告主要包括:
(一)预算报表:损益性预算表、资本性收支预算表、资产
负债预算表、现金流量预算表等主表及其附表;
(二)预算编制说明:预算期外部市场环境及经营形势的分
析、预测;预算编制的依据、方法和标准;预算期内利润构成要
素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变动情况;预算执行面临的风险以及影响预算完成的重大因素等;
(三)其他相关资料。
第五章 预算的执行控制
第二十八条 各单位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各单位
应将预算指标进一步分解、落实到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
节和各个岗位,形成全员、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
第二十九条 各单位应将年度主要预算指标进一步分解至
季度和月度,并按月滚动更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对预算的
执行过程实施有效控制。
第三十条 各单位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
预算的控制与执行。
第三十一条 各单位要严格按预算安排支出,坚决杜绝无预
算支出、有预算超支。对于未纳入年度预算但确需发生且不影响
公司整体预算目标的支出,一律由有关职能部门提出申请,经财
务部门审查后提交公司经理层审批。
第六章 预算的分析与反馈
第三十二条 公司各单位应建立健全预算分析制度,加强预
算执行的实时控制,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议,对预算的执行情况
进行全面分析,反映存在的问题,查找形成的原因,提出改进管
理的措施和建议,确保预算目标的完成。
第三十三条 预算分析按照职责分工由有关职能部门共同
完成。各职能部门负责对本专业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专业分析;预
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预算的总体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撰写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第三十四条 预算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预算期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及所做的主要工作
性指标完成情况;
况;
(二)影响预算指标完成的主要因素分析
供电煤耗、固定成本、财务费用等项目重大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和
其他影响利润的因素;其中,重点分析外部市场因素变化、政策
性因素变化和各项成本费用对利润的影响,如电力市场变化、煤
电联动政策的执行、煤炭市场变化、排污费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变化、利率和汇率变动等,固定成本应分别对材料费、修理费、
职工薪酬、折旧费、其它费用、购入电热费、研发经费投入率等
逐项进行分析。
本金投入、融资等;资金使用情况包括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科
技环保等固定资产投资、权益投资、还本付息等;资金节余或缺
口形成的原因。
重大变化;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指标的变化;不良资
产及资产减值准备情况等。
分析预算期内各单位的资金流入、流出情况,对主要项目实际金
额与预算金额的差异,资金节余或缺口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三)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影响利润预算完成的主要因素,资产质量及财务状况变化趋
势,现金流量状况、偿债能力及融资风险等。
(四)解决措施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建议
针对主要困难和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
措施或改进建议。
(五)年度预算完成情况预测
年度预算完成情况预测的依据、结果;与年度预算的差异及
原因分析。
第三十五条 公司实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制度。月度预
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于每月结束后 7 日内上报公司;年度预算执
行情况分析报告于年度结束后 15 日内上报公司(年度决算完成
后再将调整后分析报告随决算报表一同上报公司)。对于预算执
行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各单位预算管理决策机构及公司
反映。
第七章 预算的调整
第三十六条 公司正式下达的年度预算指标,在执行过程中
原则上不做调整。如出现重大变化确实需要调整的,由各单位提
出申请,并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公司统一组织调整。
第三十七条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并且造成重大影响时,相关
预算单位可以申请调整预算指标。可以调整的情况为:公司决定
追加(或缩减)生产、营运任务;组织结构、业务经营模式、经
营范围发生重大调整;生产条件、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家
相关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不可抗力的影响;其他导致预算执行结
果产生重大偏差的情况。未按审批程序获准调整的预算项目,实
际执行过程中不得背离原预算要求。
第三十八条 预算调整方案如果不调整公司年度预算目标,
则经公司经理层会议批准后即可执行;如果影响年度预算目标则
按照年度预算的审批流程重新履行审批。对不履行预算调整审批
程序而擅自调整的项目,在预算考核评价时一律视作预算外项目
处理。
第八章 预算的监督考核与问责
第三十九条 预算监督按照“分级管理、分级监督”的原则进
行。公司对各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各单位应建
立单独的监督、评价制度,对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各单位财务部门应充分应用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加强预算执行情
况的监督,审计部门对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有关
职能部门对分管的专业预算和相应的成本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进
行监控。
第四十条 公司将所属各单位的主要预算指标纳入资产经
营考核范围,并按照公司资产经营考核办法,每年考核兑现一次。
第四十一条 公司建立月度和年度经营预算管理考核制度,
考核包括预算管理工作和考核指标两方面内容,对各业务部门和
所属各单位预算执行、完成情况等进行考核,月度进行滚动考核,
年度汇总考核。
第四十二条 所属各单位应根据本制度建立预算考核制度,
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与本单位的业绩考核挂钩。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各单位应根据本办法制定本企业的预算管理
办法。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由公司财务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国家能源集团
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办法(第二版)》(国长电
制度〔2024〕176 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