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司凯: 关于2025年前三季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的公告

来源:证券之星 2025-10-29 20:08:3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代码:300521        证券简称:爱司凯         公告编号:2025-040
               爱司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5 年前三季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本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情况概述
  (一)本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的原因
  爱司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
板股票上市规则》《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相关会计政策的规定,公司及下属子
公司对2025年9月30日各类存货、应收款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
商誉等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对各类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收款项回收的可能性、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及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和分析,认为上
述资产中部分资产存在一定的减值迹象,本着谨慎性原则,公司需对可能发生资
产减值损失的相关资产进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处理。
  (二)本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的范围和总金额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对 2025 年 9 月 30 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资产(范围
包括应收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商誉等)
进行全面清查和资产减值测试后,计提 2025 年前三季度各项信用减值准备及资
产减值准备共计 1,171,708.31 元,核销或转销资产 327,908.80 元,详情如下表:
        (1)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项目
                                                                         单位:元
                                                         本年减少
类   别      项   目        年初余额          本年计提                                期末余额
                                                    转回      核销或转销
        应收票据坏账准备        260,297.61    70,968.89                           331,266.50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0,727,510.42    -77,213.59                          20,650,296.83
信用减     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    1,036,992.40     37,647.47                          1,074,639.87
值损失
        长期应收款坏账准备    1,641,165.82    -230,292.49                         1,410,873.33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
         资产坏账准备
资产减       合同资产          152,591.35    10,666.41                           163,257.76
值损失      存货跌价准备     11,919,404.71    1,174,317.86           327,908.80   12,765,813.77
          合计        49,641,010.12    1,171,708.31           327,908.80   50,484,809.63
        (2)核销或转销资产项目
                                                                         单位:元
                    项    目                                   金额
                    原材料                                   81,239.47
                    在产品                                   33,063.64
                   库存商品                                   213,605.69
                    合计                                    327,908.80
    二、本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标准及计提方法
         (一)信用减值损失
    坏账准备-77,213.59 元,计提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 37,647.47 元,计提长期应
    收 款 坏 账 准 备 -230,292.49 元 , 计 提 一 年 内 到 期 的 非 流 动 资 产 坏 账 准 备
        本公司对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
    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和财务担保合同等,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
    备。信用损失,是指本公司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
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
 本公司考虑所有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包括有关过去事项、当期事项和前瞻
性信息,以单项或组合的方式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
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和财务担保合同等的预期信用损失进
行估计。
 对于购买或源生时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本公司仅将初始确认后整个
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变动确认为损失准备,并按其摊余成本和经信用调整的
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对于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形成的应收款项和应收款项融资,
本公司运用简化计量方法,即无论是否存在重大融资成分,本公司均按照整个存
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除上述计量方法以外的金融资产,本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金融资产
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经显著增加。如果该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自初始
确认后已显著增加,本公司按照相当于该金融资产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
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
本公司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
备。
 本公司对在资产负债表日具有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选择不与其初始确
认时的信用风险进行比较,而直接做出该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
加的假定。
 对于存在客观证据表明存在减值,以及其他适用于单项评估的应收票据、应
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款项融资、合同资产及长期应收款等单独进行减值测
试,确认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单项减值准备。
 对于合并范围外的应收款项,本公司将出现以下情况的应收款项进行单独评
估信用风险并确认为风险组合较大的应收款项,对其单独且全额计提坏账:依据
公司收集的信息证明该债务人已经出现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债务重组等情形的,
影响该债务人正常履行信用义务的应收款项;与对方存在争议或涉及诉讼、仲裁
的应收款项;或已有其他明显迹象表明债务人很可能无法履行还款义务的应收款
项。
 对于不存在减值客观证据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款项融
资、合同资产及长期应收款或当单项金融资产无法以合理成本评估预期信用损失
的信息时,本公司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将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
款项融资、合同资产及长期应收款等划分为若干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
用损失,确定组合的依据如下:
   项目                         确认组合的依据
应收票据组合1        为商业承兑汇票,以客户的应收款项的连续账龄作为信用风险特征
               “非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10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承兑的银行
应收票据组合2
               承兑汇票,以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信用风险特征
应收账款组合1        以合并范围内关联方往来作为信用风险特征
应收账款组合2        以应收款项的账龄作为信用风险特征
其他应收款组合1       以合并范围内关联方、公司在职员工作为信用风险特征
其他应收款组合2       以其他应收款项的账龄作为信用风险特征
               “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10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承兑的银行承
应收款项融资
               兑汇票,以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信用风险特征
               为客户的合同质保款和质保期服务费,以应收款项的账龄作为信用风
合同资产
               险特征
               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款项,以应收款项的账龄作为信
长期应收款
               用风险特征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合同资产、长期应收款中以应收款项的账龄作为信
用风险特征的,其账龄自款项实际发生的月份起算。
  对于划分为应收票据组合1、应收账款组合2、其他应收款组合2、合同资产、
长期应收款,本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并考虑当期事项和前瞻性信息,编
制应收款项账龄与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如下表),以此为基础计算预期信用
损失。
          账龄                    预期信用损失率(%)
  对于划分为应收账款组合1和其他应收款组合1,本公司与合并范围内关联方
和公司在职员工发生的应收款项一般不计提损失准备,但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债
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员工离职等情况,本公司
按照相当于该金融资产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对于划分为应收票据组合2和应收款项融资,由于银行承兑汇票具有较低信
用风险,一般不计提损失准备,但如果资产负债表日评估信用风险已经显著增加,
本公司按照相当于该金融资产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
备。
     (二)资产减值损失
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及计提方法为:
  对于合同资产,无论是否包含重大融资成分,本公司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
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
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合同资产预期信用损失,如果该预期信用损失大
于当前合同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将其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每个资产负债
表日重新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转回金额,确认为减值利得。
备的确认标准及计提方法为:
  期末生产用的原材料、在产品(产线在制品)、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委托
加工物资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存货期末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成本的,
按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
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期末研发物料类原材料,以及研发在库的在产品根据期末各研发项目的实际
进度和预期后续项目计划评估作为计提跌价的依据。
  ①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用其生产的产成品
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按照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
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为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
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
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②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公司基本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
值孰低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对于生产用原材料,公司在可变现净值测试的基
础上,同时从谨慎性出发采用流动性进行补充计提,具体方法如下:若某一物料
期末库龄一年以上物料的个数/期初物料的个数的结果大于等于 50%,说明该物
料使用率低,则将该物料库龄一年以上的存货全额计提跌价准备。如计算结果低
于 50%,则说明该物料正常周转,不计提跌价准备。
   (三)本次核销或转销的资产
  公司 2025 年前三季度核销或转销资产金额 327,908.80 元,其中子公司杭
州爱新凯科技有限公司对存货中已无使用价值及转让价值的存货进行报废处理,
本次存货报废损失共计 17,959.26 元;母公司爱司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存货中
已无使用价值及转让价值的存货进行报废处理,本次存货报废损失共计
存货进行对外销售,本次对外销售存货转销资产共计 246,669.33 元。
   三、本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的审批程序
  本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事项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
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执行,无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本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
资产减值损失事项已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四、本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对公司的影响
  本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将减少公司 2025 年前三季度营业
利润 1,171,708.31 元。本次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与核销或转销
资产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公司本次资产和信用减值准备计提、转回、核销或转销遵守并符合会计准则
和相关政策法规等的相关规定,符合公司实际情况,依据充分,计提后能够公允、
客观、真实地反映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公司的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
果,不存在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情形。
   特此公告。
      爱司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爱司凯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