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创新: 关于2025年前三季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及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的公告

来源:证券之星 2025-10-29 00:25:1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代码:300300        证券简称:海峡创新      公告编号:2025-063
           海峡创新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5 年前三季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及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海峡创新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根据《企
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等相关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对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各类资产进行了全面检查和减值测试,对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对存在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计
提了资产减值损失,对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进行评
估和分析,确认了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一、本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及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情况
概述
  经对公司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资产,
如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账款、存货、合同资产、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含一
年内到期的长期应收款)、固定资产、使用权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等进行全面清
查和减值测试后,2025 年前三季度计提及确认的各项损失共 31,348,475.79 元。
具体明细如下:
类别            资产名称             2025 年前三季度计提金额(元)
              应收账款                         730,325.27
信用减值损失        其他应收款                      1,759,627.29
              小计                         2,489,952.56
              固定资产                          52,038.79
              长期股权投资                    -28,504,458.52
资产减值损失
              合同资产                       5,940,039.42
              小计                        -22,512,380.31
              交易性金融资产                   -11,326,048.04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小计                        -11,326,048.04
合 计                                     -31,348,475.79
      注:损失以“-”号填列
       二、本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及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的确
 认标准及计提方法
       本公司对于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及合同资产等应收款项,无
 论是否存在重大融资成分,本公司均按照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
 备。
       (1)对于存在客观证据表明存在减值,以及其他适用于单项评估的应收票
 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款项融资、合同资产及长期应收款等单独进行
 减值测试,确认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单项减值准备。
       (2)对于不存在减值客观证据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
 款项融资、合同资产及长期应收款或当单项金融资产无法以合理成本评估预期信
 用损失的信息时,本公司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将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应收款项融资、合同资产及长期应收款等划分为若干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
 期信用损失,确定组合的依据如下:
        (1) 应收票据
组合名称     确定组合的依据       计量信用损失的方法
                       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计信用损失率,该组合
组合一      银行承兑票据
                       预期信用损失率为 0%
                       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计信用损失率,计算预
组合二      商业承兑汇票
                       期信用损失
        (2)应收账款
组合名称          确定组合的依据       计量信用损失的方法
                            按账龄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
组合一           账龄组合
                            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3)其他应收款
组合名称         确定组合的依据               计量信用损失的方法
                                   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 12 个月内
组合一          账龄组合
                                   或整个存续期预计信用损失率,计
                               算预期信用损失
       (4)应收款项融资
组合名称       确定组合的依据          计量信用损失的方法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
                            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
银行承兑汇票     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
                            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
                            预期信用损失
       (5)长期应收款
组合名称       确定组合的依据          计量信用损失的方法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
           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   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
组合一
           营活动形成            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
                            用损失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
                            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
组合二        其他
                            和未来 12 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
                            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6)合同资产
组合名称       确定组合的依据          计量信用损失的方法
                            按账龄与整个存续期资产减值损失率对照
组合一        账龄组合
                            表,计算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
 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
 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
 后的金额。
       产成品、库存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在正常生
 产经营过程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确定其可变现净值;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所生
 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
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
货,其可变现净值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若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
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后,如果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导致存
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予以转回,
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使用权资产、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减值迹
象的,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测试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
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减值损失。可收回金额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
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资产减值准备
按单项资产为基础计算并确认,如果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
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是能够独立产生现金流
入的最小资产组合。
  商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至少在
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
  本公司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对于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自购买
日起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难以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的,将其分
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组合。本公司在分摊商誉的账面价值时,根据相关资产组或资
产组组合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获得的相对受益情况进行分摊,在此基础
上进行商誉减值测试。
  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
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
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
值损失。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
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
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确认商
誉的减值损失。
  上述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予转回。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
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金融工具存在活跃市场的,本公司采用
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是指易于定期从交易所、
经纪商、行业协会、定价服务机构等获得的价格,且代表了在公平交易中实际发
生的市场交易的价格。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本公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
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包括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
使用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当前的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
和期权定价模型等。在估值时,本公司采用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
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术,选择与市场参与者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中
所考虑的资产或负债特征相一致的输入值,并尽可能优先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
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使用不可输入值。
   三、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说明
   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单项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
经审计净利润绝对值的比例在 3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 1,000 万元的情况说明如
下:
                                                单位:元
           资产名称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
                         资产减值》相关规定,公司以 2025 年 9 月 30
资产可收回金额计算过程              日为基准日,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充分分析和
                         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
                         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
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依据            《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相关会计制度
                                          -28,504,458.52
提金额
                         存在减值的迹象,预计该项资产未来可收回金
计提原因
                         额低于账面原值。
   四、本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及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对公
司的影响
   公司本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及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合计
公司所有者权益将相应减少。本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及确认公允
价值变动损失事项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确认,为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结果,
最终以会计师事务所年度审计确认的金额为准。
  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及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符合会计
准则和相关政策法规等的相关规定,符合公司实际情况,依据充分,计提后能够
公允、客观、真实地反映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的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
成果,不存在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情形。
  特此公告。
                                海峡创新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峡创新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