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义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一、项目概况
为满足市场对高端新能源材料、金属包装材料、交通运输材料的需求,优化
公司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河南义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义瑞
新材”)拟投建“年产 72 万吨铝基新材料智能制造项目”
(以下简称“本项目”)。
项目建设期约 2 年,总投资为 152,006 万元,项目达产后,运营期平均净利润为
二、项目具体方案
(一)投资概算
本项目建设期为 2 年,合计总投资为 152,006 万元,具体如下表:
单位:万元
序号 投资内容 投资金额 占比
合计 152,006 100%
(二)项目产品方案
本项目主要产品方案如下:
序号 产品名称 年产量(吨)
合计 720,000
(三)项目组成
本项目的主要生产设备采用新建方式。主要建设热轧车间;新增 10kV 配电
站(车间内)、综合水泵站(含净循环水泵站、废水处理站等)、压缩空气站,行
政生活福利设施利用原有设施。
(四)生产工艺
半连续铸造扁锭-扁锭铣面-扁锭加热/均热-热轧-检查包装入库。
(五)物料供应情况
本项目所需的扁锭由明泰铝业其它子公司提供,不足部分外购,所需的辅助
材料如乳膏、设备润滑油、设备液压油、过滤纸等在周边市场供应较为充足,拟
由企业从市场外购解决。
(六)建设地点
本项目厂址位于河南明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1+4 老厂区东侧、义瑞新材现有
场地进行建设。
(七)实施进度计划
本项目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是 1+4 热轧机的交货周期。本项目自本可行
性研究报告批复,开始建设之日起至设备验收结束,大约需要 2 年。
(八)项目的效益分析
本项目达产后经济效益指标具体如下:
指标 单位 数值 备注
营业收入(不含税) 万元/年 1,388,857 运营期平均
净利润 万元/年 19,707 运营期平均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15.30 税后
项目投资回收期 年 8.2 税后,含建设期
三、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产业发展方向
国家一直重视铝工业,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多次就铝工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出
“鼓励类”十六款“汽车”第 2 条“轻量化材料应用”包括“高
年本)》中第一类:
强度铝合金”,第 3 条“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包括“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第
九款“有色金属”第 4 条:
“新材料”包括“交通运输用轻合金材料”,
“新能源、
半导体照明、电子领域用连续性金属卷材、真空镀膜材料、高性能箔材”的鼓励
政策和市场需求。本项目定位符合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和国家产业政策。
(二)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项目建设的最基础条件和根本动力。我国铝材的消费与国民经济
发展密切相关,根据铝板带材消费量和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一元线性回归
分析,目前我国经济进入“速度下台阶,效益上台阶”的新常态,“十五五”期
间,我国经济着重优化结构调整,提质增效,GDP 增速暂定为 4.5~5.0%,预计
到 2030 年,我国铝板带材的产能将达到 2000 万吨以上。
在“双碳”大背景下,新能源市场需求强劲,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等市场
蓬勃发展,对动力电池、储能电池、3C 电池需求越来越大,新能源用铝材已成
为产业链上快速增长的新兴领域。
(三)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公司发展战略
明泰铝业坚持审慎投资原则,近年来不断提升明晟新材、明泰科技、泰鸿新
材等现有项目的运行效率,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助力公司产销量早日达到
板、储能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产品的认证工作,扩大动力电池壳、水冷板等产品
的销售,通过产品创新,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企业的发展战
略。
从铝加工发展趋势看,铝加工材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资源和市场越来越
向少数规模企业和优势品牌集中。本项目的建设,产出产品种类更为丰富,产能
提升幅度更高,建成投产后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四)本项目产品市场前景看好
铝塑膜用铝:铝箔制铝塑膜是制造软包电池的主要材料,软包电池主要应用
于 3C 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储能电站及固态电池等。随着固态电
池发展,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中国软包电池行业市场供给
量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固态电池被视为解决传
统液态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瓶颈的终极方案,也是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的战略
高地。作为固态电池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铝塑膜的市场需求正随着固态电池的
商业化进程同步激增。随着半固态电池进入量产倒计时及全固态电池渗透率的提
高,预计到 2030 年国内铝塑膜需求量在 10 万吨左右。
电池箔用铝: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铝箔凭借其良好的导电性能被应用在
锂电池的核心部件—集流体上。2024 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产量达 1170GWh,
在全球产量占比达 75.7%,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国。在钠离
子电池中,由于正负极集流体都可采用铝箔,在用量上相较于锂离子电池可能提
升 50%以上。2024 年以来,电池厂纷纷推出搭载钠离子电池的产品,低温性能
不断提升,预计钠离子电池在动力领域及储能领域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扩大。得益
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等新兴产业的带动,预计到 2030 年,将消耗电
池铝箔坯料 150 万吨以上。
《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要求至 2025 年底,
数据中心水冷板:
全国数据中心 PUE 需降至 1.5 以下,新建大型数据中心 PUE 需降至 1.25 以下。
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在于散热技术的革新,液冷材料的选择变得至关重要。铝材
以其独特的性能展现出显著优势。2025—2030 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速将达到
机器人用铝:铝合金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等优良特性,是人形机器人
的关节、骨架、传动系统及外壳等关键部位的首选金属材料。2024 年全球人形
机器人用铝量约为 1.2 万吨,假设单台人形机器人铝材用量为 20—25kg(占整机
重量 30—40%),按 2030 年全球 1000 万台出货量估算,铝材需求将攀升至 20—
单台用铝量约为 5—6kg,届时铝材需求量将达到 1—1.2 万吨。
电池箱包用铝:纯电动汽车重量降低 10%,续航里程便可增加约 6%。电池
包系统重量占整车 20%以上,成本占整车高达 30—60%,新能源汽车较传统汽
车更需要轻量化。在动力电池系统中,电池壳占系统总重量约 20—30%,是主要
结构件,因此在保证电池系统功能安全和车辆整体安全的前提下,电池壳的轻量
化已经成为电池系统主要改进目标之一。预计到 2030 年,鉴于政府对新能源汽
车的明确鼓励措施,中国新能源车行业的前景依然强劲,市场需求量约为 50 万
吨。
罐体料: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啤酒、碳酸饮料、果汁和蔬菜汁饮
料等消费大国,这极大促进易拉罐用量增长,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
国易拉罐市场与行业快速增长,2024 年两片罐产量 550 亿只,增速高达 4%,但
与美国人均饮料罐消费 378 个、欧洲 83 个相比,中国仅为 40 个,还有巨大增长
潜力。初步预测,2030 年我国制罐料用铝板带需求量约 120 万吨。
罐盖料:截至 2024 年底,我国易拉铝盖生产能力超过 600 亿只,消耗罐盖
料及拉环料 35 万吨左右。从目前的铝易拉罐的消费情况看,我国人均消费 40
只左右,与美国的人均 378 只差距甚大,所以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消费水平的
提高,易拉罐用铝量也将进一步增加。初步预测,2030 年我国罐盖料用铝板带
需求量约 40 万吨。
低空经济用铝:铝材被广泛应用于无人机、飞行器结构件及能源系统,在提
升强度、简化重量及增强功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根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35
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到 3.5 万亿元,届时到 2035 年低空经济铝材消费量
达 50 万吨。
汽车车身板:铝板在汽车上主要被应用在发动机罩、行李箱盖、车身顶板、
车身侧板、挡泥板、车门及地板等部件上。2024 年我国汽车车身铝板用量约为
源汽车产量的增加,汽车车身铝化率将会逐步升高,如果 2030 年铝化率达到 30%,
再考虑汽车产量的增长,则 2030 年我国汽车车身用铝板需求 200 万吨以上。
铝挂车厢体板: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物流业蒸蒸日上,物流市场迅速
扩大,对货车的需求也逐步加大,市场的发展需要节能环保高性能的货车。根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多年来我国货车产量维持在 300 万辆以上。我国每
年新增和更新货车数量 300—450 万辆,若每辆车平均用铝板材 200kg,每年的
铝板材用量约为 80 万吨,随着全铝挂车的广泛应用,铝化率逐年提高,铝板材
在货车上的用量将更加可观。
(五)本项目具有明确的可行性
项目紧扣《中国制造 2025》中新材料发展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料、汽车板坯料、罐体罐盖料等市场需求旺盛的产品,契合新能源与汽车轻量化
产业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实施层面,项目依托公司在铝加工领域的深厚积累——
作为国内再生铝龙头企业,现有 160 万吨铝板带箔产能,且 2025 年再生铝产能
将超 100 万吨,可通过自有再生铝车间保障核心原料供应,同时具备自主研发的
保级利用技术与绿色生产体系;选址于子公司现有厂区,紧邻老厂区便于资源协
同,工艺成熟且能提升产品精度与性能。环保与效益方面,项目已配套废气净化、
废水处理等环保设施,排放符合国家标准,达产后运营期平均净利润可达 1.97
亿元,经济效益显著,且可借鉴其鸿晟新材项目"光伏+储能+智能生产"的成熟经
验实现绿色高效生产,进一步夯实可行性基础。
河南明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